给“00”后讲党史 | 这是属于交大的红色故事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为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从党的百年伟大奋斗历程中汲取继续前进的智慧和力量,感悟革命先辈和交大楷模的初心与使命,档案文博管理中心在微信公众平台设立“交大党史故事”栏目,专题讲述党在交大的百年奋斗历程和精彩故事,以飨师生校友及广大社会人士。
近期16篇文章汇总如下,详细内容请点击“阅读原文”。
01
救饥救寒运动
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展示的1947年前后中国城市景象
1947年下半年,由于国民党政府热衷打内战搞独裁,国内农业歉收,工商业凋敝,难民和失业工人日益增多。交大党总支发动学生开展救饥救寒运动,成立“救饥救寒委员会”,开展“一周劝募活动”、劝募演讲、义演等活动。日以继夜的募捐,历时2周多的救饥救寒运动,共募得捐款3.5亿多元,寒衣2万多件,并最终发至最需要的难民、贫民、失业工人。救饥救寒运动的成功开展,标志着白色恐怖的冲破和群众运动的再次高涨。
02
抗议九龙暴行大游行
体育馆旧照
1948年1月,港英当局为修建九龙机场,大量拆毁民房,迫害九龙同胞。16日,交大、同济、圣约翰、复旦等74所大中学校学生聚集交大校内开会,讨论成立了“上海市学生抢救民族危机、抗议九龙暴行学生联合会”,当晚举行抗暴晚会,次日全市学生进行大游行。由于上级党组织和交大党总支的正确领导和及时决策,巧妙地抓住了反英的合法性,抗议九龙暴行示威斗争取得了胜利。
03
支援同济学生斗争
举行血债晚会的同济工学院礼堂(解放后为纪念“一·二九”斗争而改称“一·二九大礼堂”)
1948年“一·二九”事件中,同济大学提出“争民主 反迫害”的口号,交大、复旦、暨南等58所学校组成“上海市学生争民主反迫害支援同济联合会”,誓作同济学生后盾。面对数千名武装军警特务,学生们与军警在其美路对峙。之后在和吴国桢谈判中,各代表被逮捕扣留,在地下党组织的多方营救与社会舆论的压力下,以“一律无罪”全部释放。在党组织的教育和穆汉祥的影响下,党员和积极分子重新聚集在一起,组织发展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在血的考验中和上海各校建立起共同战斗的联盟。
04
“民主堡垒”
1948年5月4日,建在交大上院、中院南面大草坪上的“民主堡垒”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破坏《波茨坦宣言》,加紧扶植日本军国主义,这对中国人民和世界和平都是一个严重威胁。红五月来临之际,上海学委决定选择交通大学作为上海学生反美扶日运动的主战场。1948年5月4日,上海学生联合会在交大大操场举行纪念“五四”营火晚会,在交大广场上搭建了题为“民主堡垒”的竹架子,交大的反美扶日运动沸腾起来。随后还举行了欢迎国际学联秘书布立克曼女士的集会、五二〇血案的纪念大会等一系列政治性集会,进一步推动了全市学生反美扶日情绪的高涨。
05
发起“反对美国扶植日本”运动
1948年6月,国民政府军队阻止交大学生参加游行
五四营火晚会、五二〇纪念会等几次大型集会的发动号召及其影响,国民党当局深感不安,严令镇压学生运动。交大党总支决定召开一次大型座谈会,与会专家、教授、新闻界、工商界人士,从不同角度说明反美扶日运动的正义性。交大的种种活动引来当局的压制,交大学生运动面临严峻考验。然而面对国民党的层层包围封锁,国立大学区委和交大党总支负责人及时改变斗争策略,学生自治会组织学生校内游行。大批市民向交大学生鼓掌,表示同情支持。
06
针锋相对“七质八询”
1948年6月11日,《益世报》刊载交大复函市府所询七项问题的全文
上海市市长吴国桢对学生反美扶日大游行进行了打击破坏之后,挑起了一场针对交大学生的“神经战”。在党总支的领导下,交大学生同吴国桢进行了一场有声有色的斗智斗勇。吴国桢相继召开记者招待会,对交大提出七点质询、八点再质询,交大学生自治会对应发出四封公开信,针锋相对。
07
“反美扶日”公断会
1948年6月26日,交大学生自治会召开的反美扶日公断会现场
随着上海政府当局对交大的迫害步步紧逼,学生自治会走向采用集体辞职的策略,党总支为此发动广大学生坚决支持学生自治会,并且组织反美扶日公断会。公断会彻底粉碎了吴国桢对交大的神经战,取得了政治上的重大胜利,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影响。
08
“山雨欲来风满楼”——大撤退后的应对
学生报资料组印行的《论联合政府》
在“反美扶日”运动中颇具影响的交大则更是被镇压的首要目标。交大党总支根据上级党组织的指示,采取了隐蔽转移措施,党组织力量基本没有损失。一批骨干撤退后,党组织通过学生自治会开展各种活动和学习,认清形势,教育群众,继续开展斗争,吸收了一批积极分子入党。
09
调整党组织与发展新党员
上海解放后,“山茶社”社员在交大校园内合影
1948年秋,蒋介石政府镇压国统区的民主斗争,党总支成员几次充实调整,得到迅速发展。这一时期,交大党员人数迅速增加,至上海解放时,党员总数已从1948年底的40多人增至198人。这就为交大师生战胜敌人,迎接胜利提供了组织上的保证。
10
黎明前的舆论宣传战
执信西斋
人民解放战争在走向胜利,学生们渴望了解战争的真相,交大党总支采取公开和秘密相结合的方法,专门成立了宣传分支,发动各种力量开展大规模宣传工作。通过交大生活出版社编印《交大生活》小报;“每日新闻社”每天传播新华社等进步媒体的解放战争捷报;联合壁报社以墙报形式进行宣传;社团联合图书馆出借进步书刊;美术社以美术形式宣传等等宣传途径和形式,开展有声有色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使全校师生为之振奋,为交大附近学校的学生甚至居民,敲响了黎明前的钟声。在白色恐怖笼罩的上海,交大校园成为传播红色声音的阵地。
11
不放寒假,反对迁台
1948年5月4日,上海市万余学生在交大举行营火晚会
1948年末,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相继取得伟大胜利。国民党当局为了破坏我国解放后的教育建设事业,扼杀交大的革命力量,企图将交大迁往台湾。于是交大地下党组织通过学生自治会,发动又一次护校斗争。针对迁校抓人,学校不放寒假,学期结束后即准备继续上课。为了让学生过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寒假,学生自治会组织大规模文艺活动,通过义演,募集应变经费。
12
保卫校园,加强应变
地下党员朱骏的留守护校臂章
1948年底,面对解放战争强大攻势,国民党政府提出所谓“应变”口号。规定“疏散”人员发给“应变”费,非“疏散”人员也可预支三个月的工资。对此,中共上海市委指示,要利用“应变”口号,保护学校财产和人员安全,配合人民解放军解放上海。学校利用国民党政府的“应变”口号,开展护校应变斗争,共同保卫校园。
13
真假和平辩论会
交大学生自治会编印的《黎明前的号角》宣传册
1949年初,南京国民党当局玩弄“和谈”阴谋,交大党总支决定开展宣传活动,击破“和平”幻想,通过辩论来宣传党的主张,阐述毛泽东《将革命进行到底》的论点,揭露国民党“和平”的真面目,达到澄清思想,提高觉悟,破除幻想的目的。之后,假和谈的惨案消息传到交大,学生们以罢课、举行追悼会、座谈、募捐和慰问死难学生家属等方式支援南京学生的斗争。这场关于真假和平的辩论会,是解放前在交大校园内举行的最后一次全市性大会。
14
至暗时刻 ——“四·二六”大逮捕
1949年,四·二六被捕的部分学生返校后合影
1949年4月,上海在解放前遭遇最黑暗的时刻,国民党当局筹划部署对全市学生运动的血腥镇压,妄图一网打尽高校中的共产党员。交大学生们与军警特务展开一场搜捕与反搜捕的群众斗争。“四·二六”大逮捕敌人带来交大的黑名单有108人,结果被捕的师生有56人。直至5月26日晨,乘解放军解放上海,敌人各自逃命无暇顾及时,16人纷纷冲出牢房分散隐蔽起来,27日苏州河以北全部解放,这批虎口余生的学生重新回到了学校。
15
历史作证,英雄不朽
史霄雯、穆汉祥两位烈士灵柩载归交大校园
1949年的“四·二六”大逮捕发生四天后,已调地区工作担任徐汇分区委委员的穆汉祥被特务盯上而被捕。5月2日化学系四年级学生、学生自治会的主要负责人、“新青联”成员史霄雯在电车上亦遭遇特务而被捕。穆汉祥和史霄雯被捕后,面对严刑拷打宁死不屈,最终被秘密杀害。临难前二人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中国人民解放军万岁!”为了表达敬意,继承革命传统,学校在校园内建起史穆烈士纪念碑,预示着交大学子将永远缅怀先烈们的革命献身精神,交大爱国主义传统将永世流传。
16
迎接上海解放
交大师生庆解放迎接管
“四·二六”大逮捕当天,国民党上海警备司令部下令军队进驻各大学,限令各校3天内紧急疏散。交大党总支团结全校师生员工,顶住搬迁、破坏、疏散等高压,把学校完整地保存下来,交到人民手里,出色地完成了各方面任务。交通大学党的组织从1925年建立支部以来,在十年内战,八年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以顽强的革命斗志和大无畏精神,在如火如荼的学生运动中经受了锻炼和考验,逐渐走向成熟,成为“民主堡垒”。
推荐阅读
4-30
8-18
资料来源 | 上海交通大学党史校史研究室编:《民主堡垒:战斗在交通大学的中共地下党(1925-1949)》,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编辑 | 张雯敏
上海交大档案文博管理中心
微信:sjtu_archives
电话:021-54740138
地址:上海东川路800号
校史 ¦ 档案 ¦ 文博
长按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