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国强种”,孙中山100年前为交大人这样题词!
发扬蹈厉之气概,
勇敢振奋之精神。
枕戈以学,吾道犹存。
强种御侮,伟哉国魂。
1922年,南洋大学最大的学生体育社团——技击部成立十周年,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为之欣然题词“强国强种”,勉励交大学子强健体魄,振兴中华。技击,即武术,是一种用于搏击的武术,是我国传统体育项目之一。交大技击部正式成立于1912年,以“发扬国粹、强健身体”为宗旨。今年,正值交大技击部成立110周年,就让我们跨越岁月沧桑,一起来回顾百年前交大技击部的故事吧。
1922年,孙中山先生为南洋大学技击部成立十周年亲笔题词“强国强种”。
题词刊于1922年南洋大学技击部编《南洋大学技击部十周年纪念册》内页,封面由实业家、清末状元张謇题署。
技击一部 唐公始创
1910年春,一位外籍教师在试验机器机车时,机车轮转如飞。这时,附中学生向绍洪以只臂挡之,车轮立即停止,一时技惊校内外。众人方知向绍洪精熟南拳,臂力过人,能运气,气到之处刀剑不能入。
此时正值“国学大师、工科先驱”唐文治先生掌校,智、德以外,极力推崇体育运动。有感于日俄之战,两军相蹙、血肉互搏之际,日本军人以“击刺之术”战败强俄,唐校长早已有意于发展中国传统的技击之术。此时听说校内竟有此等人物,喜不自禁,立即聘请向绍洪担任技击教练。一时间学者数十人,这是学校有组织的技击运动的开端。交大由是也成为我国开展技击运动最早的学校。
任职交大期间的唐文治。其笃信“发奋有为之精神,必寄于发奋有为之体魄”,倡导体育甚力,致交大有“科学好、中学好、体育好”的“三好学校”之称。
向绍洪因功课繁重,不久辞去技击教练之职。唐文治遂延请全国武术大师霍元甲高足、上海精武体育会著名拳师刘振声、张富有、赵连和三人轮流来校教授北拳。三人离职后,又聘请温州高僧仓演、肃谦两人教授蛤蟆功。并特拨一间校舍,作为学生练习拳术的专门场所。1912年,学校技击部正式成立,英文名称定为Nanyang Boxer,当年会员即达百余人。
交通部上海工业专门学校时期(1912-1921)的技击部成员合影
传习国术 刘师震南
1913年春,仓演、肃谦两僧离校,精武体育会刘震南来校传授心意六合拳,深州李存义授形意功。数月后,两拳师离校,唐文治力邀湖南刘世杰传授白水功。1914年春,刘世杰得军界要职离校,唐文治复请刘震南来校执教直至1930年,前后长达14年之久。
刘震南(1860-1934),字寿山,山东德州人,人称“震南天”,长期担任交大技击部教练。
刘震南来沪后创办中华国技传习所,广收门徒。武术名家顾留馨、唐豪、任志傲皆出其门。图为刊登在《南洋大学技击部十周年纪念册》中的中华国技传习所招生广告。
刘震南少习武术,熟谙武当太行拳、心意六合拳、形意拳等,曾中武举。少年时代参加义和团,中年在张家口一带经营镖局。辛亥革命前夕来沪传道授徒,从学者甚众。据传身怀点穴绝技,曾在南京路因目睹巡捕房印度阿三欺负黄包车夫,当场把阿三点得呆若木鸡。
技击部历届成员合影(其一)。中立者右为校长唐文治,左为技击教练刘震南。
刘师初来校时,诸人纷纷欲与之一较高下。洋教练莫礼逊曾与之过招,其以蛮力进攻,刘震南顺势引其落空,莫礼逊重重倒地。莫氏不服再战,愈加用力冲撞,结果跌得更惨,终不敢再试。
美籍体育教员莫礼逊(W.R.Morrison,后排右一)与他的棒球队员。
刘震南任侠好义,不计名利,深为学生所爱戴。当时洋教练莫礼逊月薪高达数百元,而刘震南薪俸只有三十,且不供住宿。他乘人力包车,每日准时来校,从不迟到早退。他曾说:“唐校长知我为人正派,不以我为江湖卖技之流,而付我以消除‘东亚病夫’之称的重任,因此薪金虽薄,非所计也。”这一时期的南洋大学技击部蜚声沪上,可与霍元甲创办的精武体育会相颉颃。
1919年,刘震南60岁生辰时,南洋大学技击部赠予其“南山之寿”纪念盾牌。
精武体育会由武术大师霍元甲1910年创设于上海。图为精武体育会会徽。
高徒辈出 名震南北
1914年,技击部成员周仁山自中学毕业,留校专任附小(今南洋模范中学)拳术教练,技击运动扩展至全校学生。10月,技击部拍摄了会员搏击照片6张,送至美国巴拿马世博会陈列,颇得外国人赞赏。
1915年唐文治在校推行“强迫运动”,中院将技击列入必修项目之一。学满四年,考试优良,发给毕业证书。至1922年技击部成立10周年,毕业者有黄照临、鲍国宝、伍渊、陆定一、朱麟五等18人。其中鲍国宝相传得刘震南点穴真传。
陈虞钦,南洋大学附中学生。参加五卅爱国游行时,在南京路上身中七弹辞世,年仅 16 岁。其生前亦为技击部成员。
1915年,学校将技击列为校运动会比赛项目。技击运动员们在操场上搭台表演,吸引了全场观众,某些田径比赛不得不暂缓举行。1917年春,学校举行20周年校庆纪念大会,技击部20余人在小学操场各献奇技。另每年召开全校性技击大会,校长亲临观看。表演台上遍插彩旗,刀光剑影,观者无不引颈凝目,击掌叫绝。
技击部历届成员合影(其二)
为激发成员“奋勉之观念”,技击部每学期以智、德、体、群四队进行比赛。图为历届优胜队队长。
交大校友、历史学家黎东方(在校学名黎智廉)中学期间曾随刘震南习武:
初学的人,他教骑马势,学得有点基础,他便教教潭腿。等到我们潭腿十二路均踢熟了,他就开始教我们拳。我们学了几套拳以后,便学单刀。……高班次的同学,如大学部的华君寿奎,已经开始练“三截棍”了。大学四年级的一位吴君,在练高级双刀。他把双刀舞得晶光闪耀,虎虎生风,雨点或许打得进去,黄豆确近不了他的身。这样,我们足足跟刘先生学了三年,单刀、花枪、齐眉棍、双刀都学了一点。镖,也练了,不敢说精,二三十步以内还飞得相当准。
交大著名教授、热力工程专家朱麟五(在校学名朱瑞节)也曾忆及在校所学:
我在小学从周仁山老师学南拳,中学一年级从刘师学北拳,如练潭腿、二郎拳、六合拳、长拳、行拳、燕青手等。二年级加练简单器械如青天棍、六合枪、昆仑刀等;第三年始,再提高到较难的武器如三节棍、七节钢鞭(又称九节鞭)等,以及从二人到四人的对打,如“三英战吕布”之类。
中年朱麟五(图左)。晚年朱麟五在西宿舍前练拳(图右)。
技击队每日习武,风雨无歇,练功不辍。当时,和朱麟五一起勤学苦练的还有日后著名的革命家、交大首任团支部书记陆定一等人。
技击部历届成员合影(其三)。前排右一为陆定一,尤擅春秋大刀、子母枪。
技击部历届成员合影(其四)。前排左四为陆定一。
技击部历届成员合影(其五)
技击部历届成员合影(其六)
1921年,张铸校长主持校务,竭力提倡国术。他为技击部添置大批器械,并成立了技击部会集室,用以陈列武器、图书。这一时期,技击部成员增至200余人,成为校内会务最发达、影响最广泛的体育组织之一。
技击部设于会集室
技击部时常应邀表演于沪上和外埠,屡获赞许,名震南北。最知名的一次是1922年初应沪江大学化装演讲团之邀,赴无锡进行表演。蠡跃蛟腾,云合乌逝,表演“为各界所称道”。当地各家报纸更是大加揄扬,称各节目中,“南洋武术最具特色”。
1922年初,技击部朱麟五、陆定一等一行11人应邀赴无锡进行校外技击表演。(左右滑动)
赴无锡表演节目单
自卫卫人 强国强种
1922年,技击部成立十周年,发行《南洋大学技击部十周年纪念册》以倡国技。孙中山先生为《纪念册》欣然题词“强国强种”,饱含勖勉之意与期望之情。校长卢炳田为《纪念册》作序,称“余自束发受书以来,辄慨吾国势力之不张,半由国民体魄之孱弱,故凡关体育之举,无不竭其绵薄提倡而赞助之。非仅偏重乎智德者,今长斯校,此志不渝”。任内一以贯之,继续大力推广技击运动。
1924年,淩鸿勋二次入主交大,明文规定中院一年级学生必须加入技击部。此后技击运动在交大一直延续至抗日战争时期,先后长达30余年,对活跃校园文体生活、普及中华武术运动、矫正社会文弱之风,均起到明显促进作用。
1930年代的技击部成员合影
1927年,交大开男女同校之先河。30年代初,技击部成员中已不乏女生身影。
技击队员操练场面(左右滑动)
“崇德、尚实、重文、健身”理念之下,煌煌交大,百世以来,文理双修,中西兼课,德智体三育并举。自1898年举办首届全校运动会、1901年组建首支足球队,到唐文治时期足球、棒球、篮球、网球、技击蜚声南北,再到2021年东京奥运会“上海交通体育大学”“暑期实践奥运小分队”国际赛场摘金夺银,2022年北京冬奥会“交三代”大放异彩——百廿交大,尽显百廿体育文化传承。纬武经文,踔厉奋发,此百廿之荣光,今日由你来续!
文献来源:《南洋大学技击部十周年纪念册》(1922),王宗光主编、欧七斤编著《上海交通大学史》(第二卷),朱麟五《南洋公学技击简史》,《平凡的我——黎东方回忆录》,章玲苓《领风气之先的交大早期武术运动》等。
文案:崔延平
编辑:张雪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