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文博系列 | 校史博物馆
1896-2022
交大文博系列
正值2022级新生入学之际,在上海交通大学文化发展基金支持下,学校文博社的学生志愿者以新一代年轻学生的语境和视角,采访各个场馆负责人,结合亲身的参观感受,系统地介绍上海交通大学的文化空间,以期让更多师生及社会大众,了解上海交大在文博事业上的坚持与努力,助力校文博事业进一步发展。
★ 上海交通大学文博系列★
校史博物馆
受访者|校史博物馆馆长欧七斤
整理文字 | 张晨怡
在交大闵行校区,有这样一所2500㎡的博物馆,以宏大的篇章叙述着交大的百廿历史。在这座新校史博物馆里,你可以看到交大缘何而建、何以而兴、为何而盛,可以看到钱学森、黄旭华、顾诵芬、王振义等科学大师在交大的求学记忆……从2016年文博楼奠基到2021年125校庆正式开馆,这座校史馆经历了五年时间的雕琢,背后是交大校史文博工作者们的接续奋斗。
忆往昔,寻访交大文物
在新馆筹建过程中,最大的难题之一就是展品少而散。起初馆藏的展品如历年馆藏、校史收藏、校友捐赠等,仅实物5000余件,文献多、实物少,实物小件多、大件少,典型人物、关键阶段、重要事件的物证展品都存在缺漏,如“两弹一星”校友证章、交通大学第一份毕业证书、交大西迁史文献证物等。
而寻访文物的工作并不是“淘宝一键下单”,需要校史文博的老师们奋力追寻交大百余年的历史遗迹。
比如,在“两弹一星”功勋校友展段实物柜里面,你会看到杨嘉墀院士“两弹一星”的金质奖章,他的交大本科毕业文凭和哈佛大学博士毕业文凭等众多珍贵文物。这些展品的背后,就经历了长达一年的寻觅。
杨嘉墀
“两弹一星”金质奖章
校史博物馆欧七斤馆长在回忆起这段故事时感慨万千,“我在2019年11月学校纪念杨嘉墀诞辰百年纪念活动上结识了他的长女杨西女士,一年里面一直与之保持着密切联络。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在赶赴北京当面交流沟通后,我们惊喜地得到了杨女士的慷慨捐赠。为了随身携带这些珍贵文物,档案文博管理中心张凯主任当即决定退掉飞机票,改乘高铁返程。于是,我们和征集组负责人李弋老师一起用体温小心呵护着它们,在茫茫夜色中返回上海。到达虹桥高铁站已经是22点多,我们没回家,而是直奔学校,将文物护送到库房,在落锁的那一刻才把悬着的心放回原处。”
如今,校史馆内有590件(套)实物展品、1200张上墙照片、124件文献仿真复制、66段影像、30块多媒体和13个重点设计。这些展品和设计的背后,是一代代热爱交大历史文化的校史研究工作者不断努力的结果,更是交大人、交大精神的接续传承。
看今朝,讲好交大故事
2021年4月,校史馆正式开馆,现已成为开展新生入校教育的学习基地,开展师生党史校情教育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集中展现交大形象、交大成就和交大文化、接待校友和各界嘉宾来访的展示基地,赢得了交大师生及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自开馆以来,在保障防疫安全的前提下,接待参观人数已突破8万人次。
漫步在博物馆内,依循着历史的轨迹了解交大的峥嵘岁月,你可以在这里看到交大创始人盛宣怀《愚斋存稿(初刊)》101卷、钱学森先生就读交大期间的水力学试卷、史霄雯烈士印刷革命宣传刊物的手推油印机、吴文俊院士的学籍档案、1926年交大30周年校庆纪录视频、1950年代初交大校牌等诸多镇馆之等诸多镇馆之宝,它们是交大的宝藏,也是交大文化、精神的凝聚。
展品
SHOW
交大创始人盛宣怀《愚斋存稿(初刊)》101卷
1939年思补楼刻本《愚斋存稿》(101卷),沉甸厚重,刻工精细,印制考究,是难得一见的善本。由盛氏后人选辑交通大学创始人盛宣怀自光绪二十年(1894)至宣统三年(1911)间形成的奏稿、电奏和电稿等珍贵文献,汇编而成。
它不仅是研究盛宣怀实业、政治、外交、教育等活动的历史文献,也是研究交大创始时期的珍贵文献,内收办理南洋公学奏折20余份、创设与管理南洋公学的奏折20多份。藏品由盛宣怀之孙盛毓凤先生捐献。
钱学森就读交大期间的水力学试卷(1933年)
1980年,钱学森的水力学老师金悫将一份保存了近50年的考卷捐给了上海交通大学。这份试卷的卷首时间为1933年6月,课程是水力学,考卷书写工整,解题一气呵成,6道题全部解答正确。只是最后一题公式推导中“Ns”漏写了一个“s”,被扣去4分,得96分。
当时交大老师出考题时,总有一两道难度很大的题目,几乎没有学生能全部答对,而钱学森总能以他非凡的智慧和扎实基础,使难题迎刃而解,这令金悫老师颇为惊奇,而这份漏掉下标“s”的96分试卷也就成为老交大优良教学传统中“要求严”的典型反映。
史霄雯烈士印刷革命宣传刊物的手推油印机
史霄雯,1945年考入国立交通大学化学系,曾任学生化学学会会长,参加了中共地下党领导的中国技术协会,加入党的秘密外围组织新青联。先后主办《雄风》《每日文摘》《每日新闻》等刊物,后被当局列入“黑名单”,名列首位,5月20日与交大英烈穆汉祥在闸北宋公园英勇就义,年仅23岁。
这台油印机印制出来的众多革命宣传材料,宣传了反内战的革命思想,传播了新民主主义的先进革命思想,启迪了民智。
吴文俊院士的学籍档案
一百多年来,学校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逾30万各类优秀人才。交大历来重视学生学籍档案的保存和整理,其中,记录历届学生的入学成绩、在校成绩的学籍档案最为珍贵。这里展示的是吴文俊院士的学籍档案表。
展未来,传承交大精神
新校史馆以现代博物馆理念为设计和管理标准,陈展内容丰富、设计理念新颖、建筑气度恢弘、管理运行专业规范,赢得了各方的赞誉,在2021年获评了“上海市博物馆陈列展览精品推介”荣誉。
联想集团董事长、1986届校友杨元庆在参观中赞许道:“这是我至今参观过的全国乃至全世界最好的大学校史馆。”教育部副部长翁铁慧在考察调研交大期间,也数次称赞校史馆内容丰富、设计精致,希望学校能够充分利用校史博物馆丰富的馆藏档案和史料文献,把红色基因继承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
未来,校史馆将不断推出临时展览或专题展览,与常设展览互为补充,常展常新,并对基本陈列内容、展品、设计不断更新跟进,与时俱进,继续征集文物、补充新人物,对多媒体进行更新换代。此外,校史馆也会结合各院系院史、各地相关人物,拓展校地合作平台,开拓校史展览的空间。
在宣讲宣传方面,校史馆针对不同人群先后举办了多场主题教育活动,发布校史相关推送40余篇。如开展“我在交大讲校史”、校史演讲大赛等活动,为广大师生、校友和社会公众提供了一场场文博盛宴。今后,校史馆也会不断提升服务宣教能力,扩大传播手段,更好服务学校教书育人和各项事业发展进步。
这里是新交大人开启学习新征程的起点,也承载着代代交大师生的珍贵回忆,是全体交大人的精神家园,是上海交通大学的文化客厅。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文献传承历史文化,愿交大文化发扬光大,愿交大精神源远流长。
文字:张晨怡
来源:文化守望者
上海交大档案文博管理中心
微信:sjtu_archives
电话:021-54740138
地址:上海东川路800号
校史 ¦ 档案 ¦ 文博
长按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