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书卷有声第三期∣一本好书,致敬山河——读《这里是中国》

书名:《这里是中国》

著者:星球研究所,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

版本:中信出版集团 2019年9月第1版


书卷有声第三期∣读《这里是中国》




《这里是中国》是近年来不可多得的一本地理科普书。当我第一次摸到这本书就被震撼到了。没错,是摸到,因为它的封面采用浮雕起鼓工艺,根据海拔同比例制作了凹凸手感,在方寸纸面上便可触摸到中国地理的“肌理”,高山、丘陵、沙漠、盆地、平原、河流一目了然、清晰可辨。单从封面上折射出的这份匠人精神,就值得一个大大的赞!

翻开目录,细节的精致考究令人耳目一新。为了呈现中国地理的三级阶梯,目录设计将不同章节分别印制在不同的页面上,并根据长短依次分开,层次分明,直观醒目。

徐徐阅读书籍的正文部分,我的心中只有一个感受:美!太美了!设计之美整体编排采用了“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的方式,这不仅是中国地势的大格局,而且中国的地理环境从第一级阶梯到第三级阶梯,呈现出一种从荒原到人间的变化,思路清晰,引人入胜。摄影之美:书里涵盖191位摄影师的365幅作品,每一幅都是妥妥的大片。仅一篇文章中的用图,就是从几千张摄影师投稿中选出最合适的几十张照片,甚至有不少摄影师专程重新拍摄图片,才得以将最美的中国呈现给大家。科学之美:书中的每一个数据都有权威的出处,严谨准确的表述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即便历经岁月,仍然不失光彩。这离不开科学工作者们多年来测量、分析、研究中国的每一寸土地,最终汇聚成对中国最细致的了解。人文之美:这本书最令人感动的地方在于,它不仅仅是一本地理书,更是将中国的历史和文化都融入到地理环境的变化中,让人深深体会到中国人与中国这片土地的相互作用,才成就了今天的中国。

合上书,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本书让我重新认识了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或许我们没有机会走遍祖国的每一个角落,但是在这本书里,可以看到无与伦比的大好山河。最后想用书中一段话来作为总结:“这就是中国,唤醒了沉睡的高山,让那河流改变了模样。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到处都有青春的力量!”


分享人简介



杜丽霞老师,离退休党工委专职组织员。与电光学院离休干部白鹤翔教授(93岁)

欢迎在评论区和我们留言互动哦,留言点赞前三名的读者将会获得图书馆定制文创纪念品一份。


上一期推文书卷有声第二期∣读《游走废墟》中留言的读者Anica、Jerry和雷霆万钧请留言告知我们联系方式,我们将和您联系安排奖品发放事宜。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小伙伴们注意啦~

在校学生、教职工及校友皆可成为“书卷有声”栏目的分享人,书籍自选,内容积极向上即可,一经录用将会获得图书馆赠送的精美奖品一份。分享人需要提供以下材料:

1. 5分钟左右的朗读音频或视频,朗读内容可以是书中的精彩片段,也可以是本人的读书心得。

2. 本人撰写的读书心得,请注明书名、著者、版本等相关信息,并附上书籍书影。

3. 本人简介、联系方式及照片一张。


以上资料请发送至邮箱nklwhtg@163.com,并在主题中标示“书卷有声”。南开大学图书馆拥有作品使用权和剪辑修改权,可以将其用于官方网站、新媒体、展览、海报等宣传,投稿即视为授权。

乘闲取看

书卷有声

循着声音的指引

走进书的世界


往期回顾

书卷有声第二期∣读《游走废墟》

书卷有声第一期∣读《苦难辉煌》

 

-南开大学图书馆-

-nkulibrary-


策划:文化建设与推广部

文案:杜丽霞

编排:王渊

审校:李诗苗

● 投稿邮箱:nklwhtg@163.com


长按二维码,关注南开大学图书馆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南开大学图书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