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那地那些事儿 | 十九路军淞沪抗日阵亡将士陵园
十九路军
淞沪抗日阵亡将士陵园
那年那地那些事儿
红色教育基地是开展红色主题教育活动的重要载体,以广州市党员教育基地分类为例,一般分为“理想信念教育基地、党性教育基地、民族复兴教育基地、民族精神传承暨道德教育基地、传统文化教育基地、现代科技暨改革开放成果教育基地”等六种类型,多以纪念馆、博物馆等场地形式呈现,品牌基地资源丰富。本学年人文团学新媒体编辑部每周为同学们推送介绍羊城本土的红色教育基地,传承红色基因,赓续革命文化精神。
十九路军
淞沪抗日阵亡将士陵园
地址: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
水荫路113号
开放时间:
6:30-22:00
门票:
全年免费
交通:
地铁6号线沙河顶站B出口
步行500米
十九路军淞沪抗日阵亡将士陵园是为纪念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在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中阵亡的将士而兴建的纪念性公园。1932年“一•二八”抗战后,由十九路军主要将领发起并筹建,得到了社会各界以及海外华侨的资助,由留学美国建筑师杨锡宗先生负责设计并监造,于1934年竣工,主体建筑均用花岗石砌筑而成,是一座富有古罗马式建筑特色的陵园。
(东门)
陵园最初称为“十九路军抗日阵亡将士坟园”,在抗日战争时期,坟园遭受破坏,1947年曾维修过,但由于历史及各方面的原因,坟园年久失修,日渐残破。1981年广州市成立了墓园管理处,从1991年开始对坟园进行修缮管理,1995年更名为“十九路军淞沪抗日阵亡将士陵园”。目前,陵园占地面积约6万平方米,从北到南分别建有凯旋门、先烈纪念碑、题名碑、抗日亭、将军墓、将士墓、战士墓、先烈纪念馆和展览馆等纪念建筑物,并开辟了水荫路,对园内绿化进行全面改造。
(凯旋门)
(浮雕墙)
(战士墓的石棺)
(将士墓)
(左右滑动查看)
陵园是首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之一,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全国AAA旅游景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广东省首批国民旅游休闲单位、广东省红色旅游示范基地、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广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示范单位、广州市党员教育基地,成为了社会各界和青少年缅怀先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
十九路军是由原粤军第一师为基础转化、组建而成的,前身是邓铿为师长的粤军第一师第四团,将士中多数是广东籍人氏。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九一八”事变,侵占了我国的东北三省。1932年1月 28日,日寇出兵进犯上海闸北。当时驻防淞沪地区的国民党爱国将领、十九路军总指挥蒋光鼐、军长蔡廷锴率全军将士英勇抗击,爆发了震惊中外的“淞沪抗战”。十九路军将士以三万之师拒敌十万之众,苦战33天,打了大小100多场仗,日军损兵折将1万多人,迫使日军三易主帅。
为了使抗日阵亡将士落叶归根,1933年,主要由华侨捐资,在广州市修建了十九路军淞沪抗日阵亡将士坟园。
(蔡廷锴)
(蒋光鼐)
(左右滑动查看)
高耸的先烈纪念碑直插云霄,苍翠挺直的松柏群衬托着规模宏伟的浮雕墙,凯旋门由国民政府行政院长宋子文题写上“碧血丹心”四个大字仿佛在述说82年前那场以三万之师拒敌十万之众的血与火交织的历史。
(1934年竣工的凯旋门)
(八十年代时期的先烈纪念碑)
不管历史的天空如何风云变幻,英烈精神都像灯塔,光芒永恒闪耀,指引中华儿女前进的方向。在今日,革命先烈铁血御侮的爱国主义精神永放光芒,烈士们的光辉业绩永垂不朽。他们用英勇和热血为后世迎来新生,用生命和无畏捍卫了民族尊严,他们的事迹和精神都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力量。我们重温历史,不忘初心,永远铭记烈士的英名和壮举,在缅怀中汲取精神力量,进一步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不忘英烈,才有英雄,不忘过去,才有未来。
特别标注:
该系列为
人文学院团委与人文学院党建编辑组
共同推出
指导老师:
韩宝玉、陈楚敏
往期回顾:
我知道你在看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