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吉明:如何破解PM2.5之困,打赢蓝天保卫战?
文章导读
对标国际,目前我国的空气质量与世界卫生组织10微克/立方米的指导值还存在较大差距,部分地区的重污染天数还不时出现。在中国经济大讲堂的演讲中,中国工程院院士、知名环境工程专家郝吉明指出,中国大气污染是世界上最复杂、最严重的,治理起来也是最艰难的。当前,我国大气污染治理进入了一个关键期,进入了一个攻坚期,某种程度上我们也看到了光明,到了一个窗口期。
▲ 来源:中国经济大讲堂
2019年7月,生态环境部发布的上半年全国空气质量报告显示,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0.9%,155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空气质量的好转让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在朋友圈晒蓝天,更有人将其称之为“幸福蓝”。然而六年前的2013年,刷爆朋友圈的却是雾霾、口罩、PM2.5这样的热词。短短的六年间究竟发生了什么,让我们的空气质量有了如此巨大的改变?中国工程院院士、知名环境工程专家郝吉明在《中国经济大讲堂》演讲时指出,环境标准要以保护人体健康为核心,以人为本为基础。我国国务院2013年9月颁布《大气污染防治的行动计划》是第一个针对PM2.5的行动计划,它揭开了我们向PM2.5宣战的号角。
郝吉明在《中国经济大讲堂》的演讲视频(截取)
以下为演讲内容文字整理:
PM2.5为什么要纳入空气质量标准?哈佛大学针对六个城市的研究回答了这个问题。从死亡率来看,死亡率的变化和PM2.5的浓度在统计上有很强的相关性。并且浓度每下降10个微克/立方米,死亡率就可以减少0.13%,这对健康效应还是非常明显的。所以在这个研究基础上,美国首先把PM2.5列入了它的空气质量标准。随后,世界卫生组织修订了环境空气指南,把PM2.5也列入了这个指南当中。
在这个背景之下,中国开始修订讨论我们的环境质量标准。因为环境标准是以保护人体健康为核心的,是以人为本的一个基础。1982年的时候,我们第一次颁布《环境空气质量标准》,那个时候叫做“TSP”(总悬浮颗粒物),就是大气当中的总悬浮微粒是按100个微米以下的粒子。到了1996年修订的时候,我们感觉到真正吸入到人体呼吸系统的,是10个微米以下的粒子,我们把它叫做“可吸入颗粒物”。中国大气污染进入了PM2.5治理时代,是始于1999年。1999年中国决定再一次申办奥运,申办奥运的时候空气质量是一个重要的衡量。在这个情况下,控制哪些污染源,对污染源做解析,就非常重要,所以清华大学开始监测北京的PM2.5。到2012年,我们再次修订《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时候,我们的注意力注意到了PM2.5,把PM2.5纳入我们的环境质量标准,这个标准是牵动全局的标准。在这个标准的基础上对比的话,我们有很多城市空气质量是达不到这个标准的。
这是北京市2013年解析的结果,PM2.5大概28%到36%来自于区域传输。在本地的源当中哪些源占主导?机动车、燃煤、工业生产和扬尘,这四类污染源占了主导。也就是说你污染控制的话主要是针对这四类源,是关键源。另外中国的污染源,去了点源,去了移动源以外,还有面源,还有农业源、生物质燃烧源,这都是大气污染控制的对象。
在这种背景下,国务院2013年9月颁布了《大气污染防治的行动计划》,简称“大气十条”。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回应社会的关注,用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来推动。我们搞大气污染的人经常说,这个“大气十条”有三个“第一”:第一个“第一”是国务院制定的《大气污染行动计划》;第二个“第一”,这是以环境质量为核心的计划,特别提出了全国PM10浓度下降10%,京津冀PM2.5下降25%,长三角下降20%,珠三角下降15%,充分考虑了区域的差异性;第三个“第一”是第一个针对PM2.5的行动计划,也就是说《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揭开了我们向PM2.5宣战的号角。
嘉宾简介
郝吉明,中国工程院院士、知名环境工程专家。他是清华讲坛上的“国家级教学名师”,曾五次荣获国家自然科学、技术发明和科技进步等奖项,是我国环境领域首位当选美国工程院外籍院士的学者,也是迄今唯一荣获国际空气污染控制领域重要奖项哈根-斯密特奖的中国科学家。
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公派留学生,他认为“科学研究要与国家和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为国家发展作出贡献,否则将毫无意义。”在投身我国空气污染研究40多年间,他创造性提出二氧化硫和酸雨控制区的先进理念,主持建立了中国机动车污染控制规划方法。2008年北京奥运会,他作为专家组组长,率领团队为守护奥运的蓝天晴空做出了突出贡献。目前,在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中,他作为多个专项的总体专家组组长,为打赢蓝天保卫战贡献重要力量。
近期热文
“中国大气网”公号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联系授权。违者视为侵权,本公号将保留对侵权者追究版权责任的权利。申请授权可联系汪女士:18813070911。
责编 | 汪茵 统筹 | 谷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