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21两院院士增选结果出炉!朱彤、陈松蹊等7位大气环境相关学者当选

文章导读

11月18日,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公布2021年中国科学院、2021年中国工程院新增院士名单,中国科学院选举产生65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25名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工程院选举产生84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和20位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中国大气网梳理发现,有11位环境领域相关学者当选,其中大气方向有7位:北京大学朱彤教授、北京大学陈松蹊教授、兰州大学黄建平教授、清华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系姜培学教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大学吴明红教授、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院高翔教授、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杨为民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来源: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中国大气网

相关阅读

祝贺!2021两院院士增选结果出炉,北大朱彤等9位环境相关学者当选


11月18日,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公布2021年中国科学院、2021年中国工程院新增院士名单,中国科学院选举产生65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25名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工程院选举产生84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和20位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中国大气网梳理发现,有11位环境领域相关学者当选,其中大气方向有7位:北京大学朱彤教授、北京大学陈松蹊教授、兰州大学黄建平教授、清华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系姜培学教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大学吴明红教授、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院高翔教授、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杨为民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入选2021中国科学院新增院士名单的环境领域大气方向学者: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朱彤教授


朱彤1983、1986年分别获得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放射化学学士和环境化学硕士学位,1991年获得德国伍珀塔尔大学物理化学博士学位。1999年起任北京大学教授,现任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1999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2000年获聘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2-2016年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项目负责人,2012-2017年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因“对大气化学基础研究及对超大城市空气污染的人体健康及气候影响评估的卓越贡献”,于2019年当选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会士(AGU Fellow)。2020年8月获聘国务院参事。


朱彤长期开展大气化学及环境健康研究,取得了大气污染来源甄别、成因解析及健康危害评估等系列创新成果,主要包括:


●  突破污染物地气交换和区域输送通量测量技术,发现大气污染新来源、新机制;


●  揭示大气复合污染的非均相化学反应成因、阐明华北大气污染的区域输送过程,支撑大气污染治理;


●  识别黑碳是危害健康的关键大气组分之一、发现大气污染危害生殖健康等新型不良影响。


在Science、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美国医学会会刊JAMA等期刊发表SCI论文340余篇,入选科睿唯安"交叉领域"高被引科学家、爱思唯尔环境科学中国高被引学者。


朱彤致力于将基础前沿研究的突破性成果应用于解决我国重大环境问题。


2005年他发起和组织了华北区域大气环境综合观测国际合作实验CAREBEIJING,揭示了北京及华北空气污染形成机制,在国际期刊JGR和ACP上发表3期专刊,进而带领北大团队提出《奥运会北京空气质量保障方案北京周边省区市措施》,得到国务院批准采纳、在华北六省市实施,为保障北京奥运空气质量做出了贡献。他提出和证明了京津冀冬季居民源通过区域输送对北京空气污染的重要贡献,2016年发表在PNAS上,据此提出控制居民散煤的建议,推动了相关政策的实施。2019年他和学院宋宇教授在PNAS发表关于我国大气氨的环境效应论文,据此提出“我国应分区域制定精确氨减排计划”的政策建议,为我国打赢蓝天保卫战提供了科学支撑。


2000年起,他一直推动环境健康领域的学科交叉研究和学科建设。通过开展大气化学与流行病学的交叉研究,揭示了大气污染危害心肺健康的氧化应激和促炎等分子机制,识别出黑碳等多种危害组分,发现大气污染对精神、生殖健康等的新型不良影响,提出以健康驱动空气污染与气候变化的协同治理。他致力发展环境健康交叉学科,于2007年创建了北京大学环境与健康研究中心,2015年在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下建成了完整的环境健康二级学科,2021年在北京大学建立了中国高校环境学院首个环境健康系。


朱彤曾任国际大气化学与全球污染委员会委员、全球大气化学国际计划(IGAC)科学指导委员会共同主席、JGR-Atmos副编辑、环境健康展望EHP副编辑等。现任国家自然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中国大气复合污染成因与应对机制”指导专家组组长、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常务理事、未来地球—亚洲季风区可持续发展集成研究(MAIRS)科学指导委员会主席、IAMAS下属“大气化学与全球污染国际委员会”(ICACGP)副主席、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AGU)理事会理事、世界气象组织环境污染与大气化学科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等。


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光华管理学院 陈松蹊教授


陈松蹊,1961年11月生。1993年获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统计学博士学位。曾先后在澳大利亚、新加坡、美国等高校任职。2008年起任北京大学教授。曾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商务统计与经济计量系主任、北京大学统计科学中心联席创始主任。现任数学科学学院讲席教授、统计科学中心科学委员会主席、中国统计学会常务理事。


陈松蹊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超高维大数据统计分析、环境统计、非参数统计方法等,在超高维假设检验方法和非参数经验似然方法方面取得丰硕成果,推动了统计学的关键性发展。


他同时注重数理统计的应用,以国家大气污染防治的重大需求为出发点,在数学地球物理领域做出了前沿交叉成果,为精准度量污染排放和评估大气治理效果提供了科学方法。为我国统计学科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其研究成果得到了国际同行的高度认可,他当选为数理统计学会会士、美国统计学会会士、美国促进学会会士,曾任统计学顶级期刊The Annals of Statistics和美国统计学学会会刊编委、数理统计学会(IMS)常务理事,入选斯坦福大学2020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现任伯努利学会科学书记。


陈松蹊教授于2008年加入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期间产出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发表在国内外顶级期刊上。在“光华思想力”平台上,他主持了重要科研项目《中国宏观经济预测模型》。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黄建平教授


黄建平,男,1962年11月出生。兰州大学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兰州大学西部生态安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半干旱气候变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Scientific Reports》、《中国科学:地球科学》等杂志编委,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的主要撰写人,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首届“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首届“赵九章优秀中青年科学工作奖”获得者,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获得者(排名第一),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及全国创新争先奖获得者。


清华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系 姜培学教授


姜培学,1964年9月生,198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现能源与动力工程系)获学士学位,1991年毕业于苏联莫斯科动力学院获博士学位(Ph.D.)。自1991年起,在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工作。现任清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院长、能源与动力工程系主任、清华大学山西清洁能源研究院院长。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和创新群体学术带头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和创新团队带头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现任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常务理事、热科学与动力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二氧化碳资源利用与减排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可再生能源与氢能技术”重点专项总体专家组组长等。


针对低碳能源与空天动力系统呈现的微纳结构、高温高压、极高热流及高超声速等特点,丰富发展了极端条件热质传递理论,提出了强化传热与超临界流体热质传递计算方法,研发出高温表面热防护关键技术,取得了系统性创新成果。研究成果应用于航天航空、二氧化碳利用与封存等领域,对超高速飞行器主动热防护技术领域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全国先进工作者等奖励与荣誉。


入选2021中国工程院新增院士名单的环境领大气方向学者:


上海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吴明红教授


吴明红,1989年本科毕业于上海科技大学(现上海大学)化学系应用化学专业,1992年获上海科技大学有机化学专业硕士学位,1999年获中国科学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现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无机化学专业博士学位,2001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92年4月参加工作。现任上海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上海大学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环境工程学科带头人,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2006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12年获中国工程院光华工程科技奖。担任国家自然基金委专家评审组成员、上海市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特邀常务理事、中国核学会核技术应用分会常务理事、上海市教育系统劳模协会副会长等职。


吴明红教授作为上海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学科"辐射技术在环境中的应用"以及上海市重点学科"环境污染与健康"学科带头人,一直从事辐射技术在环境保护中应用以及新材料制备等方面的研究工作。近年来,主持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在内的15项国家及上海市重大项目研究工作,在辐射技术有效处理难降解有机污染物作用机理及应用、污染物检测分析、辐射场数值模拟应用以及辐射制备多功能智能材料等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创新性成果,并先后获国家光华工程科技奖1项、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上海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出版学术专著3部,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30多项,多项专利得到推广应用,建立了两个产学研基地,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Nature、Nature Chemistry、Nature Communications、Chemical Reviews、Advanced Materials等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0多篇,SCI他引10000多次,H因子42。其中部分论文被 Nature 亚太地区网站列为Featured highlight或被选为封面文章。


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院 高翔教授


高翔,男,汉族,1968年10月出生,浙江杭州人,1988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5年9月毕业于浙江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现为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嘉兴研究院院长,国家环境保护燃煤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技术中心主任。202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9年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11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13年入选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4年入选“国家环境保护专业技术领军人才”,2015年被评为浙江省特级专家,2019年当选英国工程技术学会(IET)会士。


高翔教授长期致力于能源与环境领域减污降碳的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研发工作,在能源电力、船舶航运等行业取得了系列创新成果。构建了多污染物高效协同控制技术体系,攻克了电厂超低排放、船舶尾气高效净化等关键技术难题,实现了规模化工程应用,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社会和经济效益显著。主持和参与制订了国家及行业标准共70余项,推动了国家大气环保装备的标准化体系建设。以第一发明人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60件、国际专利7件;发表论文260余篇。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杨为民教授

 

杨为民,化学工程与技术专家,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他长期从事催化新材料及反应工程与工艺的研究,为解决传统乙苯生产技术对环境的危害问题,他带领研究团队开展了乙苯绿色化生产技术的研发,大胆突破国外同类催化剂制备的传统思路,发明了分子筛“形貌控制”、“孔道修饰”等多项技术,创制了高性能乙苯催化剂,并得到广泛推广应用;针对我国缺油富煤和生物质丰富的资源特点,杨为民和他的研究团队开展了原料多元化乙苯技术研究,发明了苯和生物乙醇为原料生产乙苯的新工艺,通过发展“分子筛二次转晶”、“酸中心超稳化”等催化剂制备核心技术,大幅提高催化剂抗水耐硫性能,创新了适应原料多元化的反应-分离工艺,2007年,建成世界首套以煤基焦化苯和生物基乙醇为原料的乙苯生产装置,推动了石油化工与煤化工、生物化工的有效结合;针对国内外炼厂尾气长期作为低品位燃料而无法得到高效利用的问题,杨为民领导科研团队开展了烷基化催化剂、反应工艺及成套技术的开发,取得了催化材料创制、催化剂制备工艺和多段层式反应器等关键技术突破,开发成功了高效节能型炼厂尾气资源生产乙苯成套技术,综合技术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并推广应用于青岛炼化、宁波大榭石化等多家企业,使炼厂尾气变废为宝,显著提高了炼油企业的经济效益。


以下为中国科学院2021年新增院士名单:


关于公布202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

当选院士名单的公告


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细则》《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选举办法》等规定,2021年中国科学院选举产生了65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25名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现予公布。


中国科学院

2021年11月18日



以下为中国工程院2021年新增院士名单:


中国工程院2021年院士增选结果


中国工程院2021年院士增选工作于近日完成,共选举产生84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和20位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现予公布。

 

中国工程院 

2021年11月18日

 

中国工程院2021年当选院士名单

(共84人,分学部按姓氏笔画排列)


彩蛋

近期热文

甲烷减排风口已开 超低浓度瓦斯利用迎巨大契机

建设规模超1亿元!马鞍山烧结机脱硫脱硝工程EPC项目招标

约3430万!炼钢厂屋顶烟尘无组织排放治理技术改造项目招标

涉五大类行业!发改委等部门发布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2021年版)

7700万!煤化工厂烟气清洁提标增效示范项目招标




“中国大气网”公号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联系授权。违者视为侵权,本公号将保留对侵权者追究版权责任的权利。申请授权可添加刘女士微信:Liu-T1997。

 


责编 | 刘彤    统筹 | 李晓佳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