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台州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有新思路、行新举措、出新成效
《人民日报》看台州
当地银行业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新思路、新举措、新成效
一、台州小微金改的实践做法
(一)坚持问题导向,提升小微企业融资获得率。
坚持问题导向,强化创新意识。紧紧围绕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深入剖析原因,着力破解难题,有效提升了小微企业融资获得率,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做法和经验。
1.建立金融服务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破解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该平台将政府15个部门覆盖60.88万家市场主体的8397万条信用信息进行整合汇集,信息自动采集、实时更新,具备基础信息、综合服务、评价与培育、风险预警与诊断等四大类功能,并免费提供给银行使用。截至2018年12月末,开设查询用户2247个,累计查询量达589万次,被银行列入贷前调查、贷中审批和贷后管理的必经环节。
2.设立小微企业信用保证基金,破解担保难增信难问题。基金以“政府出资为主,银行捐资为辅”方式组建,担保费率控制在年0.75%,且不附加收取额外费用或增加第三方担保。基金规模由首期5亿元扩至10亿元,合作银行已扩至26家,已实现下辖县(市、区)分中心全覆盖,并针对政府重点支持的行业与项目,已推出14款专项担保产品。截至2018年12月末,累计承保金额222.99亿元,服务市场主体13365家,在保余额75.96亿元,在保市场主体8525家,户均在保余额仅为89万元。
3.开展商标专用权质押融资,破解小微企业抵押物不足问题。率先开通国家商标局与台州受理点的数据专线,理顺登记、评估等关键环节,创新推出申请材料网上初审服务,再到受理点正式递交材料,确保商标质权登记受理“最多跑一次”。截至2018年12月末,累计办理质押登记1581件,质押金额达117.41亿元,累计发放贷款94.60亿元。此外,我市还积极深化开展应收账款、股权、排污权、专利权、海域使用权、承包土地经营权等各类权利质押融资。
(二)坚持需求导向,增强小微金融服务精准化。
坚持需求导向,强化服务意识。紧紧围绕小微企业多元化金融需求,有针对性地加快金融组织、产品和服务方式的创新,初步建立与以民营经济为主导、小微企业为主体的实体经济相匹配的金融服务体系。
1.发展小微企业专营机构,扩大小微金融服务覆盖面。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在机构新设上向小微企业专营机构倾斜,地域布局上向城郊及乡镇覆盖,提高小微服务覆盖面和专业化水平。截至2018年12月末,全市已设立小微企业专营机构331家、社区支行101家、小微支行105家,认定了各类特色银行50家。支持3家城商行“走出去”,已在全国近20个省市设有451家分支机构、178家村镇银行总行及分支机构。
2.加强互联网技术运用,提高小微金融服务效率。推动传统信息获取及处理方式与互联网技术融合,泰隆银行在传统“三品三表”(人品、产品、抵押品,电表、水表、海关报表)基础上,通过“三化”(即社区化、模型化、便利化)方式改造信贷技术;推出全国首个小微企业智能地图,实施网格化、个性化服务策略。台州银行创新推出“智慧小微”金融服务新模式,开发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移动工作站”,实现在线快速精准授信,让客户“一次也不用跑”。
3.创新产品和服务流程,满足金融服务差异化需求。建立和完善小微企业信贷产品信息查询平台,汇集355款贷款特色产品,为小微企业提供一站式信贷产品查询服务。深化银税互动平台建设,推进银税信息增值利用;鼓励引导银行大力推进信用贷款,截至2018年12月末,全市企业信用贷款占企业全部贷款比重为19.59%。开展普惠金融服务模式的输出,打造全国性的普惠金融分享平台—中国(台州)普惠金融培训中心,举办了“普惠金融台州创新”首期研训班和普惠金融高峰论坛。3家城商行不断下沉服务重心,户均贷款仅为31.52万元。9家农商行深耕农村市场,创新推出整村批量授信模式,整村授信覆盖率达87.23%。
(三)坚持统筹发展,拓展小微金融服务广度和深度。
坚持统筹发展,注重协调合作,充分发挥政府对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水平的引导作用,强化“两链”风险全流程防控,深入推进小微金融服务改革创新。
1. 跑改与金改结合,创新政银合作新模式。充分发挥“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引领作用,将小微金改与跑改有机结合,依托银行网点多、分布广、经办力量强、服务规范等优势,在全省率先全面推出“社银联通”工程建设,将政府部门社保业务办理窗口延伸至合作银行基层网点,既缓解了政府办事窗口业务压力和人手严重不足等问题,又让群众办事从“最多跑一次”提升到“就近最多跑一次”,实现了政府、银行和群众三方共赢。
2.理论与实践结合,发挥小微金融指数风向标作用。设立浙江(台州)小微金融研究院,开展小微金融运行规律、发展趋势等方向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总结。以金融服务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中的34万家市场主体为有效样本,编制全国首个“小微金融指数(台州样本)”,包括总指数和成长指数、服务指数、信用指数三个二级指数,按月采集、按季发布,为政府服务企业决策、金融机构精准服务小微企业、监测防范小微企业运行风险提供指导和参考。
3.抓大与扶小并重,鼓励上市公司引领行业发展。加大政策的扶持力度,实施“凤凰行动”计划,引导企业主动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试验区批设以来新增上市公司18家,新三板与浙江股交中心挂牌数分别达到55家和713家。截至2018年12月末,台州全市共有上市公司53家,其中A股上市数居全国地级市第4,中小板上市数居全国地级市第2,形成了证券市场“台州板块”。
4.创新与稳定并重,打造金融安全示范区。坚守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将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作为维护金融稳定的根本保障。出台《浙江省台州市金融安全示范区创建实施方案》,开展推改革促实体、强监管优环境、防风险严整治等三大专项行动。推进全国第二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的创建,实施农村信用户、信用村(社区)、信用乡镇(街道)为主体的信用工程,建立信用联合奖惩机制,形成“信用好-易贷款-更重信用”的良性循环,打造“台州人最讲信用、在台州必须讲信用”的金融生态环境。
通过国家级小微金改试验区建设,金融业始终朝着健康可持续方向发展,2018年我市实现金融业增加值359.74亿元,占GDP比重为7.38%,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14.82%;截至2018年12月末,我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8518.927亿元,同比增长11.82%;本外币贷款余额7354.34亿元,同比增长14.69%。小微金融服务能力增强,截至2018年12月末,台州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057.66亿元,占全部贷款余额的41.51%,高于全国近20个百分点,小微企业贷款户数达38.08万户,同比增加2.53万户;小微企业申贷获得率为94.28%,连续九年全面完成小微企业贷款“三个不低于”要求。小微企业群体蓬勃发展,在系列小微金改措施的推动下和小微企业提质升级政策的支持下,我市小微企业等市场主体始终保持较快增长态势,现有小微企业14.91万家。2018年1至12月,新增小微企业27299家;引导和支持2806家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企业,其中新转公司制企业2608家,占比为92.9%。金融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截至2018年12月末,我市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为0.75%,比年初下降了0.22个百分点;关注类贷款占比0.82%,比年初下降了0.37个百分点,两项相加全省最低。
二、台州普惠金融“三中心三基地”创建规划
为了提炼形成特色鲜明、可复制可推广的台州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改革创新的经验和做法,将台州经验推广至全国中小银行,打造形成“小微金融全国学台州”对外窗口,台州正着力开展普惠金融小镇创建。普惠金融小镇按照“三中心三基地”总体布局,以台州经济开区为核心,辐射涵盖整个台州市域,主要包括“三中心三基地”。
(一)建设“三大中心”。
设立普惠金融培训中心。创新金改经验社会化推广复制路径和机制,加强与浙江工商大学、台州学院等院校及协会、研究院、地方金融机构的合作,开展普惠金融服务模式的输出,打造全国性的普惠金融分享平台—中国(台州)普惠金融培训中心,并在地方院校和地方城商行设置分中心。按照统分结合的方式,统一设置课程、统一培训计划、统一调配师资,各分中心分别承担相应的培训任务,搭建省内外的普惠金融从业者学习培训平台,进一步提高从业人员尤其是中高管理层的普惠金融服务能力,为台州乃至全国普惠金融领域培养和输送人才,提供强有力的人才资源保障。采取公益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方式,专门设立浙江普惠金融学院,致力打造成为全国最大且唯一的中小银行高管培训基地。以提高普惠金融实践为宗旨,以标杆银行中高管的实践经验分享为主,注重课程模块化,突出产学研高度结合,创新“课堂+标杆银行现场学习”等授课方式,区别于传统课堂教学,激励浙江乃至全国的标杆银行以台州为基地进行经验分享,将“浙江普惠金融学院”打造成“全国性的普惠金融学院”。
设立普惠金融研究中心。在浙江(台州)小微金融研究院的基础上,增挂普惠金融研究中心牌子,在普惠金融及相关的地方金融、小微金融、农业金融、互联网金融等领域,开展普惠金融运行规律、发展趋势等方面的实证、理论和政策研究,促进普惠金融在台州乃至全国的实践,扩大普惠金融服务惠及面,推动小微企业等实体经济转型发展,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打造成为全国普惠金融领域的知名智库之一。
设立小微企业辅导中心。整合政府部门资源,借助中介和金融机构力量,构建公益性质的小微企业培育辅导机构;采取线上线下结合,制定培育辅导流程,组建培训师、辅导师队伍,开展财务规范、税收规范、管理规范等方面的培育辅导,增强培育辅导的针对性和系统性,促进小微企业规范化,提高小微企业盈利能力。
(二)构建“三大基地”。
打造区域性股权投资基地。以直接投资为重点,鼓励引进私募金融机构,大力支持以发起设立、合作发展等方式培育全国影响力的私募基金,发展并购基金、夹层基金、产业基金、天使基金等多元化投资基金。以服务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为重点,通过投贷联动、供应链金融、区域性金融对接平台、投资者示范教育基地等,探索建立产业链、创新链、金融服务链有效对接的新机制。
打造普惠金融标杆示范基地。按照可复制、可推广的要求,总结提炼台州小微金改的经验和做法,通过样板窗口、示范岗位等形式,建立普惠金融标杆示范点,展示台州小微金融改革创新成果,推广和分享普惠金融发展经验,供全国中小银行参访、考察。重点做好普惠金融博物馆、小微信贷模式示范点、“党建+金融”示范点、科技金融示范点、信保基金示范点、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示范点、商标权质押融资示范点、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示范点等建设。
打造普惠金融合作交流基地。引进来,定期举办全国性普惠金融论坛,邀请国内外知名的普惠金融专家、学者,开展普惠金融领域的交流,搭建普惠金融机构与专家学者、中小微经济体、政府联系的桥梁。走出去,积极稳妥地引导地方法人城商行和农商行,通过战略参股、异地设立村镇银行,与区域外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合作,或以微贷技术输出等方式,复制推广台州普惠金融服务模式。(来源:台州金融办)
这是一个有温度的公众号
这是一个有温度的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