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百岁亚细亚魅力常在

上海黄浦 上海黄浦 2023-01-29



中山东一路1号亚细亚大楼内,《现代艺术100年》和《乌菲齐大师自画像》正在热展。越来越多年轻人因为看展前来造访这幢大楼,在熙熙攘攘中感受“艺术中的艺术”;大楼则和它所在的城市一样,以海纳百川的胸怀拥抱四方来客。






“回”字形独此一家


万国建筑博览群在外滩天空划出一道气势恢宏的天际线,其最南端的一笔,起自中山东一路1号是亚细亚大楼。 这幢8层楼高的建筑是当时外滩最高点,又因手握1号门牌,于是就有了“外滩第一楼”的美誉。


据文献记载,亚细亚大楼建造于1916年,建筑面积12008平方米,占地1700平方米,由当时的英国建筑事务 所马海洋行设计。大楼东面朝向外滩,南侧面向延安东路,两面均有门。1939年,大楼又加高一层,由7层增高至现在的8层。



该大楼属于新古典主义风格建筑,正中央设有天井,是外滩万国建筑博览群里仅有的“回”字形大楼。围着外 墙走一圈,可以看到大楼整体沉稳方正,立面为经典的横三段、竖三段式。外墙的1、2层用花岗石面砖砌成,正门有4根爱奥尼立柱,内门又有2根小的立柱,门楣以变形的巴洛克涡旋形图案作装饰,东面大门正中有一块类似匾额的装饰,华丽气派;3至5层凹进部分为内阳台,围有半圆形铁栏,是简洁的现代主义风格;6、7层又呼应基座的巴洛克式造型,远远看去,4根通层矗立的爱奥尼柱气势十足,非常吸引眼球。



亚细亚大楼共有100多个大大小小的窗子,除了2层窗框上部以半月形为装饰外,大多为长方形。值得一提的是,大楼的东南转角不是常规直角,而是做了一个斜切,通过增加线条来降低建筑的锐利,同时提高立体效果和旋涡形变化。切面被打通为窗户,不仅起到装饰作用,还能增加室内采光,可谓一举两得。



走进大楼,可以看到地坪以白色为主色、黑色镶边的马赛克铺就,简洁典雅。大楼中央的天井被改造成为中庭,每层楼四面墙壁都开有窗户。阳光穿透天窗倾泻而下,绘就岁月亘古悠长又不显压抑,带给人一种温暖通透的感觉,显得雄伟大气。



大楼有着颇为传奇的“身世”。上海开埠后,这幢大楼所在地原是英商兆丰洋行的产业,在1899年前后被一名 叫麦边的英国商人买下。1913年,麦边将旧房拆除,重建一幢7层商务办公大楼,所以也有人称它为“麦边大楼”。来到1917年,故事有了两个版本,一说此楼除部分为麦边洋行自己使用外,大部分租给了亚细亚火油公司;另有说法是亚细亚火油公司买下了麦边大楼的产权,无论如何,这一年大楼挂上了“亚细亚”公司的标志。因为“亚细亚”是垄断当时中国石油制品的大公司,火油又是用途广泛的生活用品,人们印象深刻,“亚细亚大楼”的叫法逐渐流行起来。



到了1950年,亚细亚大楼由华东石油公司接管;1959年,上海市冶金设计院、上海市房地产管理局、上海市丝绸公司迁入办公,1966年为房地产部门管理;在1996年的外滩房屋置换中,这幢大楼成为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总部。2019年,亚细亚大楼经过精心修缮,打造成为上海久事国际艺术中心,翻开了它作为公共艺术空间的新篇章。





修大楼如修文物


为了更好服务公众,2019年,103岁的亚细亚大楼迎来了空置十年之后的第一次大规模修缮。历史建筑修旧如旧的难度向来很高,尤其将来还要作为对温度、湿度要求极为严苛的展厅使用,需要通盘考虑风貌保护和功能提升之间的平衡关系。


大楼外墙的原始花岗石面砖最先确定得到保留。只是百年风吹雨打,加上人为使用痕迹,墙面留有大量污垢,特别是柱式、山花、门窗套、檐部等装饰线脚处,平时容易忽略的地方往往积攒了许多岁月痕迹。对墙面进行大面积清洗时,修缮人员针对不同污染源调配出不同的清洗剂,既要能去除污渍,还得避免伤害到建筑,所以清洗剂既不能偏酸性也不能偏碱性。



亚细亚大楼的钢窗质量特别好,因此钢窗样式也得以完整保留。修缮人员把原来钢窗上的油漆用钨钢铲铲除,框料出白后重新涂刷防锈漆,再对变形翘曲的钢门窗进行统一矫正。百余扇窗户的执手、档条都需要一一拆下清洗,缺损部位还要按原样复制修补,最后才是安装补配玻璃。


天井是室内修缮的重头戏。据工作人员介绍,修缮前天井的四面墙壁用水泥封得严严实实,还有不少后期搭建。修缮人员找来历史资料反复调研,最终确认此处原是一个天井。设计师们根据窗洞封堵痕迹,比照档案馆的老图纸,补配原型号、划格样式的钢窗,同时在内立面采用加强材料对墙面装修施工,做出柱式、门窗套、檐部线脚等装饰构件,最终复原其新古典主义的整体效果。最后,加盖8楼的玻璃顶棚,使天井成为中庭,既保留了采光效果,又增加了一楼的使用空间。



马赛克地坪的修复同样花费了大量心血,能最终修复成功,多少也有一点运气成分。原来,大楼原始地坪几乎被铲除殆尽,露出一大片毛坯水泥地。修缮人员翻遍了历史资料,年代久远的影像图片已是十分模糊,难以获得原样修复所需要的详细信息,让大家一度非常头疼。就在这时,有人在大门门槛下发现了一条窄窄的马赛克地坪,尽管已经斑驳残破,但正是有了这个依据,才获得了修复所需要的尺寸、材料、成分等信息,使得接下来的地坪饰面修复可以接近最初的颜色与形状。


大厅边门还藏着一道由红砖铺就的楼梯,砖面上的线条组合成典雅的菱格纹。相比于将整个台阶面撬掉换新,修缮人员选择了保护效果更好、但更为麻烦的修复方式。他们仅换掉破损砖面,使用雕花修技术,把新砖与原始砖面的纹路严丝合缝拼接起来。为还原红砖的古朴色彩,他们专门请来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蒋国兴,以制作紫砂壶时的匠心,为这座百年建筑的楼梯打好每一块“补丁”。据悉,当时光调配研发材料的颜色就花费了一个多月,之后还要在小窑里一次次炉火烧制比对、一次次进行硬度试验,才能达到如今“新旧难辨”的程度。



许多老建筑在修缮时为了尽量还原历史风貌,常常选择把新架设的管道隐藏起来。但走进一楼前厅的博物馆艺术书店,能看到一根根空调管道、水电管道在头顶整齐排布,颇像当下流行的“工业风”。原来,施工团队经过考察验证,发现把管道藏到楼板里会对建筑产生更大的伤害;但要把这些直棱棱的管道暴露在人们视线中,对施工提出了更高要求,譬如所有走线的高度、弯度都必须保持一致,才能达到美观大方的视觉效果。为此施工团队还为空调软管套上定制的塑料管,让其保持挺直。


为百年老楼“重现风貌、重塑功能”实非易事,丝毫之处更显工匠精神。在亚细亚大楼逛一圈,了解得越多,越让人有一种珍而重之的感慨。



记者 / 张雯

编辑 / 陈露露

图片 / 网络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黄浦官方微信


     黄/浦/进/行/时      

1. 《字林西报》报馆变身友邦大厦 见证上海传媒和保险业发展史


2. 连续12个春节没回家的她,却因为这句话“破防”了……


   JOIN US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