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XBB.1.5”冲上热搜,怎么回事?引发新一轮感染高峰会是它?

上海黄浦 2023-02-22



#国内首次检测出XBB.1.5#2月17日傍晚,以上话题词突然冲上了热搜第一的位置
平静了好一会儿的疫情又要开始了?

据了解,该话题词的来源,系中国疾控中心于2023年2月15日发布的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情况。
2月15日,中国疾控中心发布《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情况》。据通报,2022年12月以来,全国共发现本土重点关注变异株14例,较上次中疾控披露,“1例XBB.1.5”为本周期新增变异株病例。
记者注意到上一次报告周期(2022年12月1日-2023年1月23日)尚未有XBB.1.5报告,可以确定这一例是在1月底到2月上旬检出。

这是否是“国内首次检出”?并不是!
今年1月初,上海在境外输入病例监测中就曾发现XBB.1.5毒株。
1月2日,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成员袁政安表示,目前上海所发现的奥密克戎BQ.1和XBB毒株,仅在极少数入境隔离人员中检出,尚未在社会面上造成本土传播。
所以,该话题词更严谨的说法,应该是“中国内地首次检测出XBB.1.5本土感染者”。
它会引发新一轮感染高峰吗?
1月25日,北京佑安医院呼吸与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医师李侗曾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采访时表示,随着我国出入境政策的放开,未来可能会有更多感染BQ.1、XBB毒株的本土病例,但是总体来看,今年上半年出现这两种毒株流行的可能性比较小。
1月18日,中国科学院院士高福在《中国新闻周刊》的访谈中提到,在美国XBB的一个分支XBB1.5已成为流行占比不断增大的毒株。XBB.1.5有着明显的免疫逃逸,几乎相当于一个全新病毒。与此同时,BQ.1毒株也在很多国家流行。
“我们国内大部分人是在去年12月份和今年1月份感染的,这次感染之后产生的抗体至少能够保护三四个月以上,大部分人可以保护半年以上,到今年的三四月份,大部分人应该都还在免疫保护期内。”李侗曾指出,目前对于BQ.1和XBB的研究表明,虽然它们的免疫逃逸能力较强,但我们目前感染的BA.5等毒株对于这两种毒株仍然是有一定保护作用的。
1月17日,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所长许文波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也表示,当前BQ.1和XBB尚未像BA5.2和BF7一样在我国展现出传播优势,预计BQ.1和XBB传播占比会逐渐升高,但不会单独引起新一轮疫情升高。预防BQ.1、XBB和预防其他变异株一样,我们要加强病毒变异和疾病严重性等情况的监测,保护好高危人群,倡导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对于这两种毒株,大家也不必过于担忧。”李侗曾告诉记者,“现在已经有很多人经历过感染,大家对于防护也有了很多经验。目前我们仍然应该坚持戴口罩,勤洗手,多开窗通风,这些好的卫生习惯要继续保持下去。”

在2月15日发布最新情况中也明确提到2022年12月1日至2023年2月13日共发现本土重点关注变异株14例↓↓↓
那么,新冠病毒新增变异株是否会大面积流行? 
著名公共卫生与流行病学专家曾光教授表示,对于新冠病毒新增变异株目前是否会大面积流行,重要的是取决于两点:一是变异株的传播性和致病性,二是人群的易感性。另外,社会因素、自然因素也会影响病毒的传播过程。
“目前中国10多亿人群在短时间内集中发病后获得了自然免疫,相当于普遍接种了一次疫苗,而且这次自然感染免疫是在全国已经接种34亿剂次疫苗的基础之上获得的,我国易感人群已经不足全人口的10%。”曾光教授告诉健康时报记者,“可以说,我国民众短时间内形成如此大规模的免疫屏障,其他各国没有出现过,我国的自然感染率已经高过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国家,免疫屏障是相当牢固的”。
“当前感染高峰已经过去一个多月了,我们还没有发现能够突破免疫屏障的变异株。针对新增的变异株,我们需要继续观察,与其相信预测不如做好实战探测,以早期发现病毒的演变,为应急决定最适合的疫苗接种策略服务。”曾光说。
面对新冠病毒新增变异株哪些人群需要注意?
目前,两类人群需要尽快接种疫苗,一是这次集中感染潮中既没有进行过序贯疫苗接种又没有被感染的人群,特别是其中的老年人和有基础性疾病的患者;二是儿童,特别刚满3周岁尚未接种疫苗的儿童, 这类人群务必加紧接种。
曾光提醒,由于新冠病毒长期存在,即使世卫组织未来有一天会解除新冠疫情紧急状态,也需要同时发布提示,至少要像对待流感那样,将新冠作为全球监测的重点传染病,并指导各国建立常规监测系统,探索建立类似流感那样规范化的年度常规疫苗接种制度。

万一感染了 XBB.1.5也不会更危险
XBB.1.5 不会在短时间里造成严重二次感染,但肯定还是会有一些人感染上 XBB.1.5。这也并不需要担心。
不管是 XBB.1.5 感染后轻症的症状困扰,还是重症率、病死率并没有明显变化。
新加坡去年 10~11 月的 XBB 疫情高峰,带来的死亡人数波峰并没有那么明显。
图片来源:worldometer
美国 XBB.1.5 高峰数据也是如此,只是在病毒里的占比增加,并没有更多的住院、死亡增加。
图片来源:worldometer
此外,对 XBB 系列的治疗也没有变化。
上一轮疫情中逐渐应用的预防感染转重症的新冠治疗药物,比如 Paxlovid、莫诺拉韦,瑞德西韦等对 XBB.1.5 一样有效。这些药物国内均有上市或者有国产替代品,也都可以帮助我们减少感染影响。
XBB 不是特殊“拉肚株”
感染XBB.1.5毒株的症状和其他毒株没有太大差别,XBB 系列并不会比其他奥密克戎更严重,甚至成为专业“拉肚株”。根据感染者的体质不同以及感染的病毒数量不同,症状也会有一定的差异性。大多数人群都是轻症或无症状感染者,只有少部分的人群会出现重症。
感染XBB.1.5的症状有发热咳嗽、呼吸困难、腹泻呕吐等症状。在感染XBB.1.5毒株后要多注意休息,观察病情症状,出现胸闷气短、嗜睡、食欲不振的情况要及时就医进行治疗。
理论上说,XBB 系列变异的主要是传播结构,而不是跟致病高度有关的 P6812 突变。现实中,之前和现在 XBB 的流行区,也没有更多损伤心肌和造成拉肚子的报告。
根据奥密克戎的特点,大概率是看不到 XBB.1.5 引起更多心脏和胃肠损伤的,在中国造成感染也是一样的。
无论病毒有怎样的变化,我们能做的都是一样的对症缓解症状,识别重症风险并做好预防。


编辑 / 孙冲

资料 / 上观新闻 健康时报 丁香医生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黄浦官方微信


     黄/浦/进/行/时      

1. 法官将案桌搬到旧改一线,居民心里更踏实了


2. 这群“00后”,要在演艺大世界“玩一种很新的东西”



   JOIN US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