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一街一路”答卷背后,藏着怎样的“奋进密码”?
为进一步推进城市精细化治理、提升街区品质,2023年,由区规划资源局、区精细化办、区地区办协同各街道共同打造“一街一路”城区基层治理范本,建成10个最具黄浦魅力的示范区域。通过全面践行人民城市理念,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城市建设和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生动书写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黄浦答卷”。
亮眼成绩背后,藏着怎样的奋进“密码”?梳理过去,不难发现,黄浦全面构建起了“一街一路”建设的六大机制,持续推动城区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
党建引领是首要“法宝”。去年,黄浦以党建为引领,建立起“引领有规划,建管有主体,实效有保障,百姓有回应”的城市管理精细化工作体系,实现政府主导、公众参与、社会共建的有效协同。高起点谋划改造工作,将“共建共享共治”贯穿“一街一路”项目的全过程,坚持问题导向,发挥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资源整合力量,推动社区自治和街区共治的共生互融,城市管理精细化工作走向“开放式”模式,让市民群众有更好的体验感和获得感。
科学谋划,是关键。“一街一路”示范区域究竟怎么建设?黄浦建立起了科学专业的社区规划师机制。以“一街一路”示范区域建设项目为载体,积极引入专业服务力量,推进街区规划与治理,确保总体设计的连贯性。
根据《黄浦区社区规划师制度实施办法》工作要求,区规划资源局充分发挥、应用和提升社区规划师的专业技术力量。从地区特点、任务要求等方面出发,督促社区规划师履行职责,助力街区、社区、公共空间的一体化统筹设计,编制社区规划蓝图,充分挖掘社区潜力空间,统筹布局建设项目。推动开展社区规划师培训,持续开展社区规划师提升工作。形成《黄浦区社区规划师考评工作实施细则(试行)》并征询意见,科学考评社区规划师相关工作。
资源融合、共商共建是重点。“一街一路”示范区域建设,靠“单枪匹马”,势必不可行。黄浦高效率统筹项目实施,坚持“项目、力量、资金”整体使用安排,合理制定项目计划,形成条块协作、齐抓共管的合理推进机制。坚持在排定年度建设项目时,区房管局、区建管委、区绿化市容局、区地区办等部门将房屋大修、加梯、架空线入地、口袋公园、体育设施等项目集中到“一街一路”区域范围内,协调好施工周期安排,避免二次施工扰民等问题,确保“一街一路”示范区项目落地。
在持续推进中,共商共建的社会化参与机制更让居民们的受益感更强。
比如,淮海中路街道联合SOHO复兴广场,共同出资提升附属绿地并向市民游客开放,将原本的封闭式绿地打造成“走得进去、坐得下来”的街角会客厅;五里桥街道实践中不断发展提升的“三会”制度,组建“三会”制度智囊团、观察团、导师团、领衔员,为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打造中坚力量。半淞园路街道成立“醉美烟火·乐荟西凌”党建联盟,引入大鱼社区营造发展中心这一社会组织,在方案设计中全方位汇集街区商户、居民的意见需求。
“一街一路”示范区域建设,并不能单单建设好,还要“全生命周期”管养好。
为此,2023年“一街一路”示范区域建设项目实效验收首创提出“党建引领,城市管理精细化指数”,包含“四维八象”指标,通过该指标体系全面评估项目成效,精准刻画街区特征、科学量化建设成效、明确来年优化方向,发挥中心城区示范引领作用,为全市精细化治理工作提供参照标准和先行示范。
“一街一路”示范区域建设,要让居民们持续受益,黄浦建立起了常态长效的后续管养机制。坚持管养关口前移,明确要求各街道和部门在项目前预先谋划项目后续管养方案;管养主体变更的项目,明确在项目完成后做好后续管养的移交手续。按照“政府建设打基础,社会共同保长效”的项目管养路径,实现“一街一路”示范区域建设项目的可持续运营。
2024年是第三轮三年行动计划的开篇之年,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在市精细化办的指导下,黄浦将一如既往按照“规划引领、建管并举、注重实效、百姓得益”的思路,以绣花般功夫不断推进城区精细化管理工作,在“10分钟生活圈蓝图”的总体规划下,持续推动“一街一路”示范区域建设,努力打造核心城区市容环境标杆区,世界级“城市会客厅”和群众安居乐业的幸福家园。
记者 / 王月华
编辑 / 孙超慧
图片 / 黄浦融媒体中心资料图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黄浦官方微信
黄/浦/进/行/时
JOIN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