牦牛绒时装秀空降海拔4200米高原!背后是这群“上海青”在努力
随着粗犷浑厚的音乐响起,带着高原气息的果洛当地青年模特和牧民素人,以天地为幕,以雪山湖泊为景,身着特色牦牛绒服饰,在冬格措纳湖畔走出了一场自然与时尚相融的雪域秀。6月28日,黄河之源·果洛牦牛绒时装秀在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海拔4200米的冬格措纳湖畔举行。
秀场就在冬格措纳湖畔
冬格措纳湖,意为千山围成的湖,这里山势险峻,怪石林立,被当地藏族群众奉为“神湖”。从秀场现场望去,皑皑的雪山下,夏天的冬格措纳湖湖水湛蓝,如同一块碧玉翡翠。天空辽阔,湖畔的草地红绿黄交融,既有高邈旷远的视觉震撼,更富于原始而未知的神秘感。
尕旦桑姆模特今年25岁,是土生土长的藏族姑娘,从小有着模特梦。“今天能在家乡演绎果洛的原色之美,真是意想不到。”尕旦桑姆说,“穿在我们身上的每一件牦牛绒服饰,所承载的不仅是藏族牧民的幸福,更是工艺复兴和文化传承的心意。”
这场时尚秀还要从上海和果洛结缘说起。
牦牛是藏区离不开的“高原之舟”。自古以来,藏区牧民就有收集牦牛毛绒制作毡帐和藏袍的传统。在产绒季节,一只牦牛平均产绒量不超过300克,除开无法使用的杂质和不能制衣的粗毛,经过后期的清洗和分梳,牦牛绒几乎只剩下总产量的一半不到。这样的品质及产量,让牦牛绒的经济价值和人文价值在藏区显得格外的弥足珍贵。
果洛是上海对口援助地区。上海援青干部在调研中发现,果洛牛羊绒资源丰富、传统手工艺人富集,有着浓厚的编织技艺氛围。而且,如果能把牦牛绒产品开发出来,藏区牧民特别是女性以及弱势群体,将会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在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和共同富裕的维度上看,果洛比起其他农村地区距离城市更远,如果能通过牦牛绒产业链,就可以将其与上海等发达地区紧密连接在一起,反哺和赋能果洛当地的经济发展。
复兴藏区传统编织工艺
2023年10月,在上海援青干部的对接下,上海沙涓时装科技有限公司了解到果洛当地牦牛数量众多,长期以来牦牛绒却没有得到充分利用。11月,公司负责人郭秀玲带领团队首次深入果洛,参观玛多县合作社。有了此前西藏氆氇工艺复兴和精准帮扶的成功经验,在郭秀玲看来,如果通过技术改良和培训,牦牛绒能被当地牧民按照标准细心筛选,并进入到沙涓的“制造旅程”,成为引领时尚的艺术品,那么牦牛绒的附加值将大为提升,而这些采收的利润直接回馈给牧民,让他们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当地牦牛绒产业也会自此蓬勃发展起来。
2024年5月中下旬,青海果洛玛多县和玛沁县两地的牦牛绒工匠分批被选派到上海沙涓氆氇研发中心工坊参观学习,从组装、穿经、绕线、接触氆氇纺织机器开始,开启牦牛绒创新之路。
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冬格措纳湖畔的牦牛绒生态时装秀终于水到渠成。
让果洛产品走进上海市场
上海援青干部、果洛藏族自治州发改委副主任周伟介绍,2022年7月底,在上海市第五批援青团队入青的第一时间,援青干部联络组就研究决定,开展为期3年的“赓续援青精神、践行初心使命”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活动主要安排五个方面、十项举措。伴随着主题教育活动的实施,各项援建工作如火如荼地开展,尤其是在推动乡村振兴、联农带农、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等方面,第五批援青干部做了大量的工作。
去年6月,“聚优品·惠万家”上海援青“五五购物节”沪果优品系列活动首次进入上海“五五购物节”。活动中,首发《上海援青“沪果优品”流通销售标准指南》,首发上海援青“沪果优品”品牌集合,首发上海援青“沪果优品”BFC馔外滩精超专柜。
“沪果优品”首批七大类28款商品,以最具果洛特色的牦牛肉、藏羊肉为主打,同时还集结了玛沁的有机牦牛酸奶,玛多的香辣羊肉,甘德的赤松茸,达日的手撕牛肉干,班玛的藏雪茶,久治的藏式卤牦牛肉等。活动以果洛出品、高原特色、坚持天然为定位,多点开花、协同布局,集中增加曝光度,使果洛好产品能够走入更多上海市民“菜篮子”和“饭桌子”,鼓起果洛牧民“钱袋子”,服务全国大平台。
具有高原鲜明特色的果洛产品在上海市场一露面,立刻受到消费者喜爱。今年6月8日,上海援青消费帮扶系列活动暨2024沪果优品推荐会再次亮相上海“五五购物节”。活动在外滩核心区BFC外滩金融中心的喷泉广场上开幕。在去年发布的《上海援青“沪果优品”流通销售标准指南》基础上,上海援青启动了“沪果优品培育计划”,组织上海消费帮扶联盟针对果洛企业主体从培育市场化理念、提升商品化和供应链水平、改善包装设计,到辅导品牌策略、推进品牌建设、提升品牌知名度,全流程地做好果洛商品市场化的辅导工作。此次推荐会上,首次发布了沪果优品培训计划成果——当地一家中华老字号企业出品的一款牦牛牛肉干产品。
上海市消费帮扶联盟王华理事长介绍,我们花了一年的时间,对接指导当地企业如何根据上海本地市场调整风味,如何在不失风味的同时,去掉配方中几乎全部的食品添加剂,同时又指导企业从大包装改为小包装。暂不论这款产品市场表现如何,但当地企业积极靠近上海市场的意识,已经为“沪果优品培育计划”开了个好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只有让当地产品真正走通市场化,能够持续造血并且拥有持续向上的动力,才是消费帮扶的真正意义所在。
另外,今年5月18日,被誉为“主板零食第一股”的来伊份成功落户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
开业当天,门店里人来人往,排队买零食的人络绎不绝,好不热闹。青海果洛,位于青藏高原,拥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民族文化。在这片土地上,来伊份专卖店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众多消费者的目光。
上海援青干部、玛沁县委副书记、副县长黄捷介绍,这个项目是上海对口援青的一次尝试,通过引入上海成熟的龙头企业,以村集体加盟的方式,构建“企业+村集体+脱贫户”的模式,从而增加群众收入,实现联农带农初衷。
让上海游客走进雪域
三江源国家公园黄河源园区位于玛多县。近年来,紧紧围绕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果洛藏族自治州委、州政府提出“一心二轴三区四线”旅游发展布局和“七个打造”,坚持“以文促旅,以旅彰文”,依托当地丰厚的文化资源,打造特色品牌,助推旅游发展。
《果洛藏族自治州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总体规划》现已完成。按照《规划》,将着力开发高原生态廊道穿越之旅、母亲河黄河感恩溯源之旅、红色文化感悟体验之旅、格萨尔史诗文化探秘之旅等精品旅游产品线路,提高“大美青海、秘境果洛”的知名度、美誉度。上海援青干部、玛多县委副书记、副县长王启洋介绍,2023年玛多县完成了全县旅游规划方案编制,探索开展玛多全域生态体验工作,“希望三年援青能把当地文旅产业发展的基础打好。未来,农牧民收入渠道进一步拓展指日可待。”2024年6月7日-10日,借助青海省前往上海开展专题文旅推介大会的机会,在上海地铁2号线、10号线、南京东路地铁站、陆家嘴地铁站等相关空间,开展果洛、玛多文旅宣传推介,让更多的上海市民接触、了解果洛、玛多。
去年7月14日首发的上海援青旅游包机,则为沪果两地的文旅梦想再添一把力。在春秋集团的助力下,60多名上海游客登上上海援青旅游包机,进入三江源腹地,在蓝天白云下,在群山环抱中,去探索阿尼玛卿雪山、冬格措纳湖这些如画的藏乡秘境,去探寻格萨尔文化不朽的史诗传奇。2024年首架上海援青旅游包机也于6月19日抵达果洛,60多名游客来到了果洛,体验果洛不一样的风情。
记者 / 范煜昊
编辑 / 陈露露
图片 / 上海援青干部联络组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黄浦官方微信
黄/浦/进/行/时
1. 黄浦文旅何以更“出圈”?这场推介会按下沪港合作“快进键”
JOIN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