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前“北漂”,二十年后继续“北漂”
这是生活书店2018年的第48篇推送
今天生活君要和大家推荐的是中国社会学经典文库系列的新书《跨越边界的社区》(修订版)。三联生活书店出品。“中国社会学经典文库”《跨越边界的社区:北京“浙江村”的生活史》(修订版)——转型中的中国城市、流动人口、经济与社会,“浙江村”与“浙江村人”三十年生活记录研究,持续至今的真实“北漂”史。本书时隔20年后修订再版,除对前版内容进行补充订定外,于新增序言部分特别回顾了“浙江村”和中国社会自2000年以来的变化,对“正规化”及“分割—攫取模式”进行了分析阐述。同时为便于历史比照,增绘了2017年“浙江村”疏解前分布示意图。
让他们看到饱满的自己
文丨项飙
《跨越边界的社区》原版成书于1998年,2000 年出版。摆在读者面前的是我第二次修改的结果。第一次是在2001 年。当时为了准备英译本,在刚刚经历了被西方学术规范全面震撼的我,删了全书的三分之一。我把大量细节断然抛去,认为它们没有理论意义。我觉得自己做那些细琐描述是因为缺乏规范训练,是缺乏高度概括的学术能力的体现。我这次修改用的是2001 年那满页是羞愤的删除号的手改稿。但这次的一个主要工作却是把那些粗重叉叉下的细节抢救回来。
放下了一些理论焦虑,蓄起了一点历史视角,我重新体会到细节的价值。首先我意识到,我当年不完全是因为没有理论才求诸细节。如果我们把理论理解为劝说读者的工具,细节对我来说就是另一种形式的理论。我希望通过充分的细节来说服读者:自下而上的社会变化是可能的,由此形成的社会自主性是应该被允许甚至得到鼓励的。我当年那么投入地整理记录细节,是觉得一个新的历史在自己眼前形成,我被其鲜活生动深深吸引,强烈希望全世界都知道这些细节。细节不是通常意义上的理论,但是各个细节都是有“道理”的,即细节展示人们怎么行动、什么行动导致什么结果的逻辑。
记下那么多细节,也是因为我把自己定位成读者和“浙江村”之间的中介。我不掌握“浙江村”的所有事实,也不是他们的代言人,我想做的,是把读者带到“浙江村”。我希望读者通过看我怎么和“浙江村人”互动,读者能够直接地接近他们。整本书在很大程度上是一场双重对话:我和“浙江村人”的对话,和以此为基础的我和读者的对话。我希望保持对话的开放性,让读者进入我和“浙江村人”的互动、进入我的思维过程。没有细节,就没有对话的展开。我在新版中也保留了曾经删去的非学术性的(比如政策建议、社会评论式,及个人感受的)语言。这些思考和感悟当然是粗浅和芜杂的,但是它们是开放性对话的有机组成部分。
因为当时的细节记录是基于这样的冲动,近二十年后重读,不但依然可以触摸当时跳动的脉搏,反而感到了更大的冲击力。在调查中,这些细节是令我惊讶兴奋、追着捡拾的彩珠。在2001 年它们看似满地杂草。而现在,这些细节又像是从泥土深处探出的芽头,零乱但是包含着坚挺的生命,让我看到原来没有看到的东西。
比如,我在2001 年把对生活体系的描写(第六章)基本上都删去了。但是现在看来,人们怎么买菜、看病、养小孩等等,可能比他们怎么做生意更为重要。“浙江村”把物质生产(做服装)和人的生产(生活体系)用同样的方式组织起来,这两个体系的重叠是它独特的生命力所在。“浙江村”首先是一个统一的社会体。我们固然可以认为其生活体系是辅助经济活动而存在的,就像我们的吃喝拉撒在辅助我们的工作;但是如果从以人为本的角度看,服装生意无非是这个社会自我延续过程的一部分,就像只有了解了人们怎么吃喝拉撒,我们才明白“工作”对他们的意义究竟是什么。事实上,“浙江村”在2000 年以后的变化的重点,并不在于其经济活动;而其生活体系的变化,特别是居住大院的消失和依靠外部市场来满足教育、医疗的需要,可能更为重要。又比如,《跨越边界的社区》详细记录了社区内非正式权威形成的复杂过程,包括大人物和帮派、和各级政府之间的千丝万缕的关系。自发形成的权威具有暴力和掠夺性的一面,但是通过在社区内部提供公共产品(特别是作为居住和生产空间的大院),草根权威出现良性化的趋势。最有威望的大人物成为打击帮派势力的主要力量,并且和基层政府积极互动。“ 浙江村”这二十年的一个显著变化是大人物的草根性的减弱。对新式精英来说,群众威望不再那么重要,而财富和体制给予的光环是他们追求的目标。重读历史细节让我意识到,新式精英的草根性的减弱,不能理解为劣绅对良绅的取代,更不是现代对传统的更替,而是因为“浙江村”的自主性被破坏了。由于自主性的破坏,体制有了更大的控制能力,但是并不因此有更强的社会吸纳能力。新式精英因此紧随体制,而他们发展群众基础的意愿和能力都不如老的大人物了。
▲ 一本持续至今的真实“北漂”史
我之所以重新体会到这些细节的价值,也是因为我对我和“浙江村人”的关系有了新的认识。我一直没有勇气把《跨越边界的社区》送给任何“浙江村”的朋友,因为我对大部分人的描写都强调他们的多面性,没有丝毫的颂扬成分。而且主流社会和体制是我心目中的阅听人,因为我想要的是改变他们对“浙江村人”这一类流动人口的看法。我从来没有想过“浙江村人”会去读它。但令我惊讶也最令我特别欣慰的是,许多“浙江村人”买了这本书,而且一买就是几十本。到2016 年还有朋友问我哪里可以买到。“浙江村人”在书里看到了他们自己。我猜想,是细节让他们和文本建立了真实具体的关系。同时,旨在讲道理的细节使他们看到自己行动的意义。他们看到自己不仅仅是生意人、是被驱逐者,而且是和主流社会的对话者。
高建平(见第八章)是今天“浙江村”最重要的精英人物之一,他准备借北京的疏解计划在河北再造一个新“浙江村”。巨大的计划也面临巨大的压力。2016 年他希望我在公共媒体上为他的项目论证,向北京和丰台区政府提出有利项目的建议。我坦言我做不到。我说他的项目也许成功,也许不成功,我的工作只是细致地记录他的所为,多少年以后,别人可以从他的成功或者失败里看出新的道理,因为社会就是这么过来的。他沉默了片刻,然后看着我严肃地说,“你下次来北京我们一定要好好聊聊!”这是令我感动的一刻。平时他们似乎只关心眼前项目的成败,强烈渴望得到政府的认可,但是他们也渴求看到自己是一个历史主体,看到成败背后的道理,看到自己和社会整体的关系。他们希望看到饱满的自己。
在这次修订新版里保留这些细节,也是我对当年的研究方式的纪念。我之所以能够在“浙江村”毫无计划地泡六年,是因为当时的社会科学研究和教学还没有被正规化。学校里既无考试的压力,也没有发表的要求。如果说《跨越边界的社区》有什么特别的优点,那就是我对调查对象的超乎寻常的熟悉亲密程度。这种熟悉,只有靠开放的、长时间的、不赶任务的“浸泡”才能获得;没有这种熟悉,就不会有真正贴切和丰富的分析。如我在书里所说,“‘浙江村’在我心中更多的是一个现实,而不是一个用以写文章的题目”。(2000:521)本书新版的序二从经济社会“正规化”的角度分析了“浙江村”的变化,而社会研究领域的“正规化” 也是这二十年一个重要的变化。基金申请指南、A 类刊物要求,框架、假设、文献回顾……黏稠的术语和雕琢的论证,堵塞了对话,窒息了思考。在这些正规化的文本里,不仅社会行动者看不到自己,连研究者也找不到作为活人的自己。近来兴起的底层书写是文学界和思想界对这一趋势的弥足珍贵的纠正,但是在这些文本里,底层者多以个体的受害人的面目出现,而不是以多面立体的、群体性的历史主体的身份站出来。多有感人的叹息,少有勃发倔强的生命。这样的文本可能符合知识分子的口味,但不是群众自己想看的。要让群众看到饱满的自己,我们需要直面他们的经验和忧虑,需要解释这些经验和忧虑从哪里来,需要亮出他们的坚韧、顽强、智慧和希望。
这次修订工作的本身,也都是关于细节:核实细节信息、纠正错别字、调整不通顺的句式、统一前后不一致的格式。在这里我要特别感谢北京三联书店的苏毅编辑及其同事们一丝不苟的工作。在一切似乎都在泡沫化的今天,他们这种细节精神尤其让人感动。
除了这篇“修订新版序”外,新版中加入了序二和序三。这是为了向读者交待:二十年前的这些事对我们今天有什么参考价值?我为此在2015 和2016 年三次重访“浙江村”,同时结合以前的重访,写成了序二,回顾了“浙江村”和中国社会二十年来的变化。
中国社会在这二十年间并没有历史断裂,甚至没有大的事件,但是我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从入学到求职到就医到婚恋——许多规则都已大不相同。有些变化在形式上是我曾期望的,但是其实际效果往往出乎预料。有些变化则和原来的预期大相径庭。《跨越边界的社区》里记载的诸多细节,显示了当时社会发展的多种可能。那么,为什么一种可能性最后抑制了其他的可能?今天是否还存在多种可能?我当初为什么会形成那种期望,今天又应该如何理解这个期望的落空?本版不能对此展开讨论,但是我希望读者带着这些问题去读这本书。序三是我在2003 年为英文版所作,对当时的户籍改革方案作了回应。希望这也能为读者提供一个线索,以便对本书作更好的历史性的阅读。
▲ 珍贵历史照片
原版录用的照片,在多次搬家中遗失,此版正文中用的照片是我在同一时期(1992—1998 年间)拍的。在新版书的末尾我也加了“索引”。索引是邀请读者进入文本,或者在读完之后从另一个角度体会细节的一扇后门。读“目录”像是在远处看房子,你看见房子有几层、占地多大、大概是怎么搭建的。索引则通过关键词,展示了书里涵盖的具体话题,比如社会网络、地方政府行为等。这些主题往往是散布在各章节中的,同时,同一段落中又可能包含不同的主题。索引把镶嵌在民族志细节中的多个主题勾勒出来。索引也是把一座房子和其他房子联结在一起的过道。索引选的关键词,是我认为知识界及公众关注的话题,比如乡镇企业、国有企业改革、土地关系等等。书里不一定对它们展开专题分析,但是提供了独特的素材。索引可以帮助关注这些话题的读者查找相关的细节,看到本书和其他文献的联系。( 可能正是这个原因,索引里最常用的条目是人名、地名、特别事件等专有名词。对历史、人文地理、国际关系等学科来说,这些专有名词是把知识系统化的节点。) 如果说目录展示了一株树如何自成一体,索引则让我们从一棵树里看到一片林。
由于这样的理解,本书的索引突出概念化的主题。比如,我把劳务中介、工资、带班人等都归在“劳动”这一目下;把承包、联营、下岗等归入“国有企业改革”这一范畴。我同时特意选了一些值得进一步探讨的主题,比如联络处、保安、清理(外来人口)。这些议题可能还不是社会科学界广泛使用的关键词,但是它们代表了中国历史上和当今比较重要,也有特色的现象。这些问题也经常在别的研究中被提及。让这样的潜伏的主题呈现出来,和别的研究的潜流汇合,也许能够帮助我们发展出比较扎实的中国问题和中国视角来。
最后我要交待一下关于我的名字的细节。我多年来署名“项飚”,护照上也是这么写的。可是最近发现,我在温州老家户籍本上登记的是“项飙”,从而新的身份证必须是“飙”。否则,公安部门告诉我,我将会有不断的麻烦。所以本版署名“项飙”(但是在引用我以前的出版物时,包括本书原版时,将使用原来署名样式)。这也算是中国社会管治正规化的一个例子。作为人口管理对象的项飙现在有了一个明确、连贯的记录,但作为作者的我,不得不对我四十多年来的文字生命说一声沉重的再见。
本文选自《跨越边界的社区》(修订版)序言部分
三联生活书店2018年1月出版
《跨越边界的社区:北京“浙江村”的生活史》
项飙 著
ISBN 978-7-80768-188-5
定价:68.00元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
【内容简介】
“浙江村”,20世纪80年代起渐次于北京天安门以南5公里的南苑地区汇聚成形。30年来,其经济生产与社会再生产的特殊面貌、内部空间与外部环境的互动演变,已成为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流动人口与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体制、权力与政策的鲜活样本。
作者借同乡之便,于90年代中期6年时间里对“浙江村”进行实地调查,深入“浙江村人”的日常生活,以近乎白描的写作手法,细致呈现了“浙江村”这一流动群体的落地、发展和变化中的诸多细节。对于“浙江村”的形成、结构、运作、变迁,“浙江村人”作为“外来人口”在北京的生活、生产经营、乡情民愿、与流入地及户籍所在地管理部门的互动等等,均加以极近距离的分析记录。
本书时隔20年后修订再版,除对前版内容进行补充订定外,于新增序言部分特别回顾了“浙江村”和中国社会自2000年以来的变化,对“正规化”及“分割—攫取模式”进行了分析阐述。同时为便于历史比照,增绘了2017年“浙江村”疏解前分布示意图。
【作者简介】
项飙
1972年生于浙江温州,英国牛津大学社会人类学教授。除《跨越边界的社区》外,著有Global Body Shopping (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2008年度美国人类学协会安东尼利兹奖。中译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合编Return: Nationalizing Transnational Mobility in Asia (杜克大学出版社 2013)。获2012 William L. Holland 奖、英国科学院中期职业发展奖等。最近的中文文章包括“中国社会科学‘知青时代’的终结”等。
▲
长按扫码或者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即可购买
中国社会学
经典文库
《金翼:一个中国家族的史记》
作 者:林耀华 著
庄孔韶 方静文译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
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
ISBN:978-7-80768-067-3
本书是著名社会学家林耀华先生用小说体写作的社会人类学学术专著,通过小说中张、黄两家在社会生活与经济变迁中的兴衰沉浮,刻画出了中国南方乡村生活的全景。面对生活中的机遇与挑战,张、黄两家的不同选择,演变出截然不同的家族命运与个人际遇。作者娓娓道来,在叙述张、黄两家生活场景的同时,对地方社会的信仰、习俗等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写,对个人在人际关系中的调适与制衡进行了分析与评述,为读者更好的解析人物故事内涵、解读中国传统社会的运行机制与内在逻辑,提供了社会学领域的最佳读本。本书为《金翼》1944年英文原始版首次翻译出版。
《银翅:中国的地方社会与文化变迁》
作 者:庄孔韶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
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
ISBN:978-7-80768-087-1
庄孔韶教授《银翅》一书,是林耀华先生著名人类学小说《金翼》的学术性续本。1986—1989年间,庄孔韶数次回访“金翼”黄村及相关市县镇村,累计十四个月的人类学田野工作,完成了这部混合多种写作手法的学术作品。《银翅》展示了上个世纪20至80年代末中国闽东乡镇社会文化变迁的绚丽画面,其中,基层军政结构、古今关联、理念先在和文化的直觉论是本书特别倚重的创新理论。《银翅》这一携带着完整传承与应变信息,以及重拟“察机”之家族过程的中国样本,应该得到特别的关注,并引发人们的思考和寻味。
《中国人行动的逻辑》
作 者:翟学伟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
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
ISBN:978-7-80768-181-6
《中国人行动的逻辑》一书根植于中国本土视角,以社会学、社会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等学科为参照系,对中国人的表与里、心理机制与行动逻辑,及所处的中国社会具体阶段与文化脉络,进行了方法论、概念以及经验和理论的探讨。尤其注重对中国人的行动策略同中国社会结构、文化情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力图从中国人日常而真实、现实而具体的层面上建构起分析中国人社会行动的理论框架。 本书自2001年初版以来,中国社会与市场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对中国人心理与行动的研究应“尽可能在变中看到不变的部分,至少是难变的部分”,勘其脉络与底色,可由此作为当下与未来研究的基础。
《跨越边界的社区:北京“浙江村”的生活史》
作 者:项飙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
ISBN:978-7-80768-188-5
作者借同乡之便,于90年代中期6年时间里对“浙江村”进行实地调查,深入“浙江村人”的日常生活,以近乎白描的写作手法,细致呈现了“浙江村”这一流动群体的落地、发展和变化中的诸多细节。对于“浙江村”的形成、结构、运作、变迁,“浙江村人”作为“外来人口”在北京的生活、生产经营、乡情民愿、与流入地及户籍所在地管理部门的互动等等,均加以极近距离的分析记录。本书时隔20年后修订再版,除对前版内容进行补充订定外,于新增序言部分特别回顾了“浙江村”和中国社会自2000年以来的变化,对“正规化”及“分割—攫取模式”进行了分析阐述。同时为便于历史比照,增绘了2017年“浙江村”疏解前分布示意图。
《小镇喧嚣:一个乡镇政治运作的演绎与阐释》
作 者:吴毅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
ISBN:978-7-80768-215-8
基层迎检、开发纷争、征收税费、产业调整、征地“种房”、维权争利……“喧嚣”一词,释尽乡镇日常政治种种人事与结构交织碰撞的众声嘈杂。本书以后现代叙事策略,围绕基层政权、村级组织和农民在复杂的乡村权力场域中博弈共生的过程和状况,深度阐释了21世纪初中国中部地区某乡镇“乡域政治”的运作实践与支配逻辑。本书出版十年来,获得学术界内外的广泛好评,被权威专家和普通读者誉为数十年来少见的以“抵近现场”“深度描写”的方式、以“比小说还精彩”的叙述来“复杂化理解”中国基层社会的作品。重读此书,不难发现,虽然它研究的是十多年前的乡镇,但是,对于“故事”背后种种复杂因素的颇有见地的理论探讨,让它在今天仍然极具启示。
【近期专题】
▲ 点击图片阅读
近期文章推荐
推荐阅读书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