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直播预告 | 扬之水 x 赵冬梅:宋代社会生活中的金银器

扬之水 生活书店 2023-03-23




直播活动预告



银辉闪烁,金光灿然

——扬之水新书《中国金银器》线上沙龙(共四场)


第一场:“自一家春色”

 ——宋代社会生活中的金银器


嘉宾:扬之水  赵冬梅

主持:曾诚





 


扬之水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长期从事名物研究。著有《诗经别裁》,《先秦诗文史》,《古诗文名物新证》(两卷),《终朝采蓝:古名物寻微》,《奢华之色:宋元明金银器研究》(三卷),《中国古代金银首饰》(三卷),《棔柿楼集》十卷,《〈李煦四季行乐图〉丛考》,《定名与相知:博物馆参观记》,《物色:金瓶梅读“物”记》等。





 


赵冬梅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宋史研究会理事。英国牛津大学高级访问学者,美国斯坦福大学北大分校客座副教授,德国维尔茨堡大学汉学系客座教授,法国巴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客座教授。致力于宋代制度、政治文化、社会生活和历史人物传记的研究、写作与传播。曾在 《百家讲坛》 讲述寇准、司马光等历史人物。代表作有 《大宋之变,1063-1086》 《文武之间:北宋武选官研究》 《司马光和他的时代》 等。2021年出版新作 《法度与人心:帝制时期人与制度的互动》 《人间烟火:掩埋在历史里的日常与人生》。




曾诚

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副总编辑



扬之水新书《中国金银器》线上沙龙


7月26日首场直播



关注生活书店视频号

即可预约




为避免繁冗和枝蔓,我在《中国金银器》里很少涉及政治制度和历史事件,只是把这些作为自己写作的知识背景,用于控制笔下的温度,不至于忽冷忽热,一会儿说我爱唐朝,一会儿说我爱宋朝。哪个朝代都有它的光明和黑暗,我们不要轻易使用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概念。


我关注的是日常生活,而日常生活中的兴味,总是历史叙事中永远的明亮,不论有怎样黯淡的背景。“当时明月在”,照见的依然是“两同心字”、“浅浅金黄”。


——扬之水




金竹叶钗


江苏丹徒县码船山大队出土

                 


宋钗的典型样式是在钗梁装饰弦纹,又或竹节、竹叶和花卉,反映了宋元时代首饰类型与样式的《明本大字应用碎金》于“钗钏”一项列有缠丝钗、竹节钗、鈒花钗,实物中装饰弦纹、竹节、竹叶和花卉者,适可分别与之对应。如江苏丹徒县码船山大队出土金竹叶钗。



银鎏金并连花头簪


江苏江阴山观窖藏

花头钗是两宋金银簪钗中的流行样式,使用最为广泛。也可以说,它原是一种类型的泛指,细分的话,尚可以从中析出若干不同的样式。其名称见于宋元话本,——《宋四公大闹禁魂张》中说道,赵正入进一家馒头店,“就脊背上取将包裹下来,一包金银钗子,也有花头的,也有连二连三的,也有素的,都是沿路上觅得的”。所谓“花头”,即钗梁做出各种各样的装饰;所谓“连二连三”,即若干对花头或花筒并连于钗梁。以宋本为底本刊刻的《新编对相四言》中,与“钗”字对应的图,便是五花并连的一枝花头钗,可见它是引领时尚的一个基本造型,以此为基础而生发出许多变体,遂又成新样。皇室嫁女,妆奁物中的“钗朵”,大约也略同此类。钗首花头的安排可多可少,或如“钗”图所绘是并连的一溜五朵,或如小说家言,钗梁花朵以“连二连三”为式。


金麒麟凤凰簪


南京幕府山宋墓出土

织梭式簪是由拨子式演变出来的另一种新样,流行地区似以江南为主。造型取式于织梭,正如两汉魏晋时的金胜取式于织机构件。出自南京幕府山宋墓的麒麟凤凰纹梭式金簪一枝,簪脚趋于窄尖,簪头趋于宽圆,簪首一端打作奔行而回首的麒麟,一端打作俯首而低翔的凤凰,披垂的凤尾仿佛流云托起麒麟的后足,空白处满饰灵芝卷草。



金二龙戏珠

纹梳背


湖南临澧新合元代窖藏

宋元金银梳背多为虹桥式,或两面包镶,或包镶正面的一半,或只是包镶梳子的背脊。梳齿插在头发内,金银梳背便隆起在外成为耀眼的装饰。元孟汉卿《张孔目智勘魔合罗》杂剧云“他有那关头的蠟钗子,压鬓的骨头梳”,关头,即挽发;鬓,额角、鬓边,为四鬓。赤峰市元宝山沙子梁元墓墓室北壁有一幅夫妇对坐图,女主人身后的侍女红头须系双髻,两边额角各一对小梳,便是“压鬓”的插戴方式之一。




金帘梳


湖南临湘陆城一号宋墓出土


梳背的踵事增华,便是在梳背弯拱的外缘系缀金花珠网。出自湖南临湘陆城一号宋墓的一枚,梳背弯梁两端的梯形包角一个张开,一个内合,正展示了当日包镶梳背的情形。其弯梁内缘打作一溜花牙子,弯梁的装饰框内一对舞鸾,中心是对飞的两只小蜜蜂。外缘一溜缀网的小环,约百十朵宝相花错落相连结成纤丽玲珑的一面花网,花网末端系连铎铃式坠脚。






就汉族聚居区域来说,女子戴耳环成为时尚,或可认为始于宋代。早期的月牙儿式造型大约很有着辽代的影响,比如辽代最常见的摩竭及各式鱼形耳环,即第五章里列举的实例。《宋史》卷一五三《舆服五》曰景祐三年诏云,“凡命妇许以金为首饰,及为小儿钤鋜、钗、钏缠、珥环之属,仍毋得为牙鱼、飞鱼、奇巧飞动若龙形者”。所禁三类,似即辽代耳环流行的几种造型。既明令“毋得”,可知曾是风行。


荷叶童子金耳环


镇江丹徒县

蒋乔宋墓出土


镇江丹徒县蒋乔宋墓出土荷叶童子金耳环一对,站在荷叶上的一个小儿,下穿格子裤,头顶荷叶帽,细金丝弯成波浪的披帛垂在两边,手中捧着花叶下覆的一个花盘,盘心有细孔,当日或系珠宝。此即近于《营造法式》中说到的捧盘化生。同出尚有水晶动物坠饰一对,体量比耳环大得多,恐怕并非耳环原初的缀物。



戒指和手镯的佩戴成为时尚,是在宋代。南宋刻本《碎金·服饰篇》“钗钏”一项列出“指鋜、钳鋜、缠钏”。此际戒指和手镯又与霞帔坠子合起来,即金钏、金鋜、金帔坠,而成为聘礼中的“三金”,说见吴自牧《梦粱录》卷二十“嫁娶”条:“且论聘礼,富贵之家当备三金送之,则金钏、金鋜、金帔坠者是也。若铺席宅舍或无金器,以银镀代之。”


缠枝花卉纹金钳镯


蕲春罗州城遗址窖藏

罗州城窖藏中的一副金钳镯为中腰不作分隔的窄式,是展开放置的样子。一只在沙地子上打作缠枝芙蓉,一只打作栀子花,两边的细窄处,均打作鱼鳞旗脚,末端以几道弦纹作收。


金錾花卉纹指镯


浙江建德大洋镇下王村宋墓出土


南宋商贾所作《百宝总珍集》卷五“䗶子”条云,“小者多嵌指鋜间”。䗶,也作剌,红宝石之类。元乔吉<越调·小桃红>《指镯》“紫金铢细巧镯儿,悭称无名指,花信今春几番至”,所咏正是金指镯。“花信”云云,也可见指镯所系结的一份特别的欢喜。指镯多见于南宋,合口式之外,也同手镯一样,可以别作钳镯式和缠钏式,后者或称作缠指、缠子。




鸾凤穿花纹金帔坠


南京幕府山宋墓出土

金帔坠,是霞帔底端的一个压脚。霞帔原是一项迭经变化的服饰,唐五代时,它与莲花冠、卷云冠同在一处而为仙衣道服。韩愈《华山女》“洗妆拭面著冠帔,白咽红颊长眉青”,便是冠帔合称,华山女,乃女道士。五代词人尹鹗“霞帔金丝薄,花冠玉叶危”,薛昭蕴“雾卷黄罗帔,云雕白玉冠”,所咏皆是。彼时所谓“帔”,以实论,当指帔帛,以虚论,则概指女乐、女冠之道服,其饰妍丽,其质轻薄,不过辞藻之下,实多存浪漫之想象,其实并无定制。宋代帔坠以滴珠式造型为多,比如南京幕府山宋墓出土鸾凤穿花纹金帔坠。





银牡丹鸾凤纹项牌


江西星子县陆家山宋代银器窖藏

“项牌”之名,列在永乐本《碎金·服饰篇》“女服·北”条下,而在洪武本《碎金》却是称作“项钳”,应是缘自佩戴方式,即如钳镯一般,两端开口,然后钳合。项牌通常会曰“一副”,因为它的上下通常是要系坠成串的珠子、珊瑚之类,即所谓“璎珞”,又俗称为“珞索”或“络索儿”。




化生儿金佩饰


浙江衢州南宋史绳祖墓出土

佩饰之类,一向以玉为主,宋以降金银佩饰渐渐多起来。浙江衢州南宋史绳祖墓出土一件金佩饰,是肩上搭着一枝莲花的化生儿,长长的莲花梗从肩膀上落下来,穿过孩儿的手心,便成用于佩系的圆环。



金巾环


镇江市丹徒区上来村北宋墓出土    

         

所谓“巾环”,即头巾环子,宋代多为武人所用。它的流行大约是由北及南,由辽金而宋元。苏轼《谢陈季常惠一揞巾》:“夫子胸中万斛宽,此巾何事小团团。半升仅漉渊明酒,二寸才容子夏冠。好戴黄金双得胜,休教白苎一生酸。臂弓腰箭何时去,直上阴山取可汗。”诗作于元丰年间黄州团练使任上。“揞巾”之揞,在这里为覆意。“半升仅漉渊明酒”,用陶渊明葛巾漉酒事;“二寸才容子夏冠”,用西汉杜钦二寸小冠之典。



   


荔枝纹银鎏金带具


‍江西遂昌北宋郭知章墓出土‍


入舆服制度中的金饰,有腰金和佩鱼,即所谓“重金”,亦即金带上面更悬垂一副金鱼袋。金带之“金”,指带銙,——唐代带銙重玉,两宋带銙尚金。带銙依纹样不同而有各种名目,岳珂《愧郯录》卷十二“文武服带之制”一节即列举多种,如毬路、御仙花、荔枝、师蛮、海捷、宝藏,其下更缕述颁赐等级。此中以方团毬路为上,御仙花次之,宋初已是如此。


木仿真鱼袋


福州茶园山南宋端平二年墓出土

鱼袋原是从唐代的鱼符制度而来,高承《事物纪原》卷四“章服”条:“唐车服志曰:高祖初入长安,罢隋竹使符,班银菟符,后改铜鱼,贵贱应召命,随身,盛以袋。三品已上饰以金,五品已上饰以银。开元时,中书令张嘉贞奏致仕官佩鱼终身,自是赏绯、紫者必以鱼,谓之章服。”同书卷三“鱼袋”条:“宋朝神宗熙宁末,亲王又赐玉鱼以副金带,金鱼以副玉带,以唐礼也。韩文公之诗曰‘不知官高卑,玉带悬金鱼’是也。”南宋刻本《碎金·服饰篇》“男服”项下列有“宝带、金鱼”。不过宋代虽仍沿袭唐制,却是只存其形,而无其实,即鱼袋已经没有袋子,自然也没有原是装在袋子里的鱼符。程大昌《演繁露》卷十六“鱼袋”条考唐鱼符及鱼袋制度始末之后曰,“今之鱼袋虽沿唐制,但存形模,全无其用。今之用玉、金、银为鱼形附著其上者,特其饰耳。今用黑韦方直附身者,始是唐世所用以贮鱼符者”。





   





春幡

江苏宜兴北宋
法藏寺地宫出土
                  

春日系缀幡胜簪戴于首的风习,晚唐五代已经流行,入宋更盛,并且纳入礼制,朝廷颁赐贵胄百官的春幡通常出自文思院的制作,而以质地不同区别尊卑,见《宋会要辑稿·礼六二》“节赐”一节。北宋高承《事物纪原》卷八《岁时风俗部》“春幡”条云:立春之日,“今世或剪綵错缉为幡胜,虽朝廷之制,亦缕金银或缯绢为之,戴于首,亦因此相承设之。或于岁旦刻青缯为小幡样,重累凡十余,相连缀以簪之”。




银瓶上的灯毬

定州净众院塔基地宫出土


闹蛾与灯毬都是正月里的插戴,从元夕直到上元。周密《武林旧事》卷二“元夕”条云,“元夕节物,妇人皆戴珠翠、闹蛾、玉梅、雪柳、菩提叶、灯毬”。各地风俗也大略近似。范成大《上元纪吴中节物俳谐体三十二韵》句有“花蝶夜蛾迎”,“鹅毛剪雪英”;“花蝶”句下自注云:“大白蛾花,无贵贱悉戴之,亦以迎春物也。”“鹅毛”句下自注云:“剪鹅毛为雪花,与夜蛾并戴。”所谓“并戴”,乃戴于钗头。




艾虎


江苏宜兴北宋法藏寺塔基地宫出土

                                                 


“竞渡、艾虎”,是通贯南北两宋的端午节物。“艾虎钗头映翠翘”(王仲修《宫词》),“绿窗纤手,朱奁轻缕。争斗綵丝艾虎”(晁补之《消息·端午》),这是北宋人云端午故事。南宋刘克庄端午纪事也道“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贺新凉》),又南宋赵长卿《减字木兰花》句云“欲问归期,来戴钗头艾虎儿”。‍‍



金缕百事吉结子


杭州临安杨岭宋墓出土


南宋都城,以同心结为基础的花结又发展出新样,名曰百事吉结子。吴自牧《梦粱录》卷六记十二月行事,道临近岁旦的时候,“席铺百货,画门神桃符,迎春牌儿”,“医士亦馈屠苏袋,以五色线结成四金鱼同心结子或百事吉结子,并以诸品汤剂,送与主顾第宅,受之悬于额上,以辟邪气。街市扑买锡打春旛胜、百事吉斛儿,以备元旦悬于门首,为新岁吉兆”。“百事吉”源出秦汉占卜家语,后世逐渐演变为吉语,且由此生出各种表达吉兆的祝颂方式。



图文选摘自:《中国金银器》(卷三)

扬之水 著

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出版


新书预告


《中国金银器》外包装盒


《中国金银器》 摄影:曹勇


《中国金银器》(共五卷)

◎ 卷一  远方图物: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

◎ 卷二  别树鸟同声:隋唐五代辽

◎ 卷三  自一家春色:两宋金元

◎ 卷四  繁华到底:明代

◎ 卷五  曲终变奏:清代


ISBN:9787807683780  

定价:890.00元 (共五卷)


扬之水 著

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出版

即将上市!敬请期待!


直播活动


银辉闪烁,金光灿然

——扬之水新书《中国金银器》线上沙龙(共四场)


第一场:“自一家春色”

 ——宋代社会生活中的金银器


嘉宾:扬之水  赵冬梅

主持:曾诚



点击上方关注生活书店视频号,提前预约。






往期推荐阅读
(点击标题  即可阅读) 
扬之水《中国金银器》| 银辉闪烁,金光灿然





一键三连:分享、点赞、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