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理想再次展现直男思维,OTA“强收”个人信息引争议|汽车产经

赵玲伟 汽车产经 2022-04-23


撰文 | 赵玲伟
编辑|杨光
出品|汽车产经


最近,理想汽车又一次展现了他的“直男思维”——在询问车主是否同意收集车内个人信息时,看似给出了选择了,但又没完全给。


9月18日,有理想ONE车主表示,自己在车机OTA时遇到了问题,“昨晚0点的时候车机升级,早上上车屏幕上就显示了这些协议,并且没有不同意的选项,只有选择同意才能继续使用汽车。”



像理想这样希望与用户共享数据已经是智能汽车的常规操作。积极的方面是,数据回传车企,驱动OTA升级给用户更贴心的产品体验。


而目前的副作用就是,用户担心隐私数据有泄露风险而拒接共享。


虽然这些处于过去时的信息对车主来说直接意义不大,但从另一个方向考虑,个人隐私的泄露与车企的过度收集,让车主疑惑“我的车到底是否可以完全为我所用”?


热衷收集用户数据的智能汽车


当智能汽车概念开始风靡,在产品交付到消费者手中后,车企和车的关系还远远没有结束。训练智能驾驶模型所需要的真实数据、训练车机系统灵敏度的车主行为数据等等,车企都希望得到反哺,在OTA时得到支撑。


而在与车主沟通有关隐私协议的环节,理想汽车已经不是第一次被质疑强制收集车主信息了。


今年7月,车主在理想汽车APP上收到隐私条款更新的通知,其中有一条表示,“我们可能会收集您的浏览信息、社群及论坛交流信息等进行数据分析以形成用户画像,用来将您感兴趣的智能汽车产品和/或服务信息展示给您,或在您搜索时向您展示您可能希望找到的产品和/或服务。”

 

但如果车主没有分享个人信息的意愿,拒绝了上述隐私条款,APP就会直接退出。


在智能汽车时代,APP与车功能已经密不可分,甚至成为车功能的一部分。比如理想汽车的APP就关联着远程控制、手机钥匙等。不同意隐私条款,就意味着手机关联汽车的所有功能都被迫无法使用。


相比于喜欢、行程的共享,更值得注意是那些有时刻“监视”能力的设备,激进的智能汽车通过摄像头、雷达等传感器,正在收集更广泛的外界信息。


今年年初,特斯拉因数据隐私问题备受舆论质疑。3月18日,海外用户在社交网络上向马斯克询问,特斯拉的车内摄像头是否可以监测车主。


马斯克直接回复,“是的”——这是特斯拉方面首次承认通过车内摄像头来监视驾驶员。



特斯拉中国对此事回应,特斯拉用户使用的车辆不存在通过车内摄像头侵犯用户个人隐私的行为。所有中国市场上的特斯拉用户车辆均未开启车内摄像头,特斯拉的隐私保护政策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

 

但据了解,一些具有保密性质的单位目前仍禁止特斯拉品牌车辆进入。

 

最近,马斯克的态度开始服软,他在日前的新能源汽车大会上表示,在数据安全方面愿意和各国政府合作,确保智能网联汽车的数据安全。


其他新造车也曾受到过类似的质疑,小鹏汽车曾被质疑收集用户人脸信息的行为,其后解释主要是为了核对车主的身份。


类似的问题蔚来出现得更早,2018年,蔚来就因隐私协议被质疑。随后其业务负责人向公众具体解释了语音、摄像头等设备都是在用户唤醒后才开始工作,且数据过期绝不追溯。


蔚来收集车内图像资料的目的主要是实现驾驶员疲劳检测、在车辆被盗时保存证据、行车记录仪功能以及车祸时的安全保护。


有律师认为,国家必然会重视对车载摄像头、雷达、激光雷达和其他传感器收集的环境数据给予高度重视,并要求利益相关方非常审慎地处理这些数据。


监管已经出手


智能汽车野蛮生长的时期已过,各种监管规定都在推进中,规范车企、产品以及消费者的权力边界。


7月,《汽车数据安全管理若干规定(试行)》已经被国家网信办审议通过,自2021年10月1日起施行。

 

《规定》中提到,应当取得个人单独同意,个人可以自主设定同意期限。还提到,在保证行车安全的前提下,以适当方式提示收集状态,为个人终止收集提供便利。


未来,OTA的过程将会更加规范化。

 

从现行法律法规的基础上,以理想汽车的做法为例,北京中勤律师事务所律师表示:“消费者在购买汽车之后对汽车是具有所有权的,消费者对自己享有所有权的一个商品,正常的使用权是没有任何人有权利去剥夺的。这种情况下,在销售的时候就已经和消费者达成了汽车买卖关系,即使是升级系统,也必须保证消费者能够正常使用汽车。此外,通过这种手段强迫消费者接受的协议内容,是要求消费者放弃使用汽车过程中形成的隐私数据,这又是一个侵犯消费者个人信息的问题”。

 

对于协议本身,律师也做出说明,“对于这个协议而言,即使消费者不小心误操作也不需要担心,这种合同属于典型的格式合同,限制了消费者的权利,这样可以被认为是无效的”。


有话好好说

 

一位业内工程师听说理想事件后劝大家放宽心,“这些数据的用途并不像大家想像的那么可怕。收集音乐播放历史的作用大概率是用来做‘猜你喜欢的歌’,收集导航数据的作用是为了个性化导航的用途,例如上下班常走的路在一段时间后会变成导航推荐的路线。还有‘点亮去过的城市’也需要类似权限的”。


“我没想到的是,理想竟然会如此的偷懒”,上文提到的工程师表示震惊,“我们这段时间在做的事情就是将这种涉及隐私数据的功能剥离出来,单独做一个开关让用户可以选择要不要开,忙得焦头烂额。而理想却直接不同意连基础功能都不让用了,也实在是令我大为吃惊”。

 

收集数据有帮助但非必要,用户的真实行为数据对于车企开发和用户都期待更好的产品体验,但这样的简单粗暴的沟通方式并不可取。

 

汽车产经了解到,有些车企正在尝试设计有偿鼓励用户与车企共享行驶信息的方案。用户的焦虑在于对个人信息的失控感,车企不如如实介绍清楚,供用户自行权衡。

 

看看如今新造车势力不断升高的销量,以及大概率能提前完成的20%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请对用户的包容度多些信心。




往期推荐

【相关阅读】

01、智能汽车改款迭代,就不能“新欢旧爱”两讨好?

02、车主怎么看①|理想车主调查:关于“理想ONE真香”与“没绿牌没人买”的两个决策思路


【猜想2021】


01、自主篇:哪里“进”?谁会“退”?

02、合资篇 :开放、反杀、入局

03、新能源篇:多少承诺会兑现?多少期待成错爱?


【昊昊下午茶】

01、对话吉利林杰,读懂“力量”

02陈旭:红旗崛起背后的营销之道

03、沈晖:随波不逐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