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疫情下的汽车业,谁是最惨的人?|汽车产经

于杰 汽车产经 2022-06-02

撰文 | 于杰
编辑|杨光
出品|汽车产经




北京大学的博士都去考街道办的城管了,以这样的形势,2022年预定一个“三十年来就业形势最严峻的一年”,应该不过分。


就业形势不好,是因为现在各行各业都不好。


教育培训、房地产、互联网……哪一个是好的?作为支柱产业的汽车业,最近几个月也很不好。


疫情叠加消费信心低迷,一边是车造不出来,另一边卖车的动不动被迫关店,还有一边是,大家也没钱没心情买车了。


虽然前些天有人说,媒体人也迎来了三十年来最苦的日子。但作为媒体人,今天还是要敬业地写一写现在汽车行业从业者的苦日子。


谁最困顿?谁最悲惨?有的,意料之中,有的,却想都没想到


NO.1

[ 闭店、轮休

一线销售卖汽车精品抵工资]



河南郑州的一位经营欧拉的经销商感叹,去年以来坑就没断过。

 

他说,去年由于厂家芯片供应问题货源缺乏,订车每月300台左右,交付只能达到50%的量。今年四个月刚把积压的订单交付差不多了,又遇到电池涨价。3月厂家两次调价,刚稳定下来,又遇保定疫情,厂家的车发不出来。厂家车刚能发出来,郑州疫情,客户出不来,市场关闭。

 

“每月50万的费用,几十号员工,你想想有多难?”

 

不过比较幸运的是,他所有投资都是自有资金,没有贷款。而更多经销商在车市不好的时候会遇到资金周转的问题,车卖不出去,还要发工资、还贷款……

 

尽管一些品牌出台了下调受疫情影响区域经销商的任务,取消一季度部分上午考核等政策。但这一波颓势是全国性的,谁都没能幸免。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调查显示,由于疫情防控政策规定,全国34个城市的经销商有闭店现象,在这些闭店的经销商中,闭店时间在一周以上的超过六成。

 

而即使是可以正常开店的区域,很多经销商也因为客流稀少门可罗雀而选择轮休,减少运营成本。据了解,连一向不缺人气的BBA 的门店近期都出现了做一休一、一线销售轮休的情况。

 

很多经销商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撑到明天。

 

某自主品牌车企,怕自家经销商经营不下去,专门给每家门店拨了十几万经费,用来给销售们发工资。

 

但后来销售说,根本没拿到补贴的钱。因为钱被经销商扣了,拿去填自己的窟窿了。厂家最终也没有追究。因为很多经销商确实是在卖地、卖房地艰难维持着。

 

但好心给经销商发工资的企业是小数,多数只是意思意思,甚至还有的把自己的压力转嫁到终端。

 

一位三线城市的经销商朋友告诉汽车产经,现在很多门店销量都是“腰斩”,全靠售后补贴店里了,倒是还没到发不出工资的情况。但恐怕维持不了太久了。

 

当被问到厂家有没有什么支持政策。他说, “还真没有,就是有个直播的补贴但是钱很少,还有什么上门试驾补贴一次一百元,没什么用啊。”

 

另外,一家合资品牌的经销商对汽车产经吐槽厂家不仅不救急,而且该给的钱也没给。

 

“批车、垫款都押给厂家了。但现在缺芯、疫情车也出不来,没车可卖。之前(车企)答应应该给的返点也一直拖欠着……”

 

有厂家压经销商,也有经销商拖欠工资、裁员。

 

如果说厂家和经销商都还算是处在食物链的中上层,那么底层的一线销售才是可能最先吃不上饭的那群人。

  

“群里有位小伙伴因为4S店发不出工资,就发了一堆汽车精品和改装件抵工资。现在正在群里问谁需要可以交换。”

 

车fans创始人孙少军在直播中讲了这么一件事。

 

但最令人唏嘘的是,即使做一休一、即使领不到工资,现在很多一线销售也不敢主动离职。


因为正在找工作、想入职一线销售求职的社会人员,也在变多。

 

NO.2

裁员、毁约

悲壮毕业季的最惨应届生] 



如果说危机之下,传统车企及其经销商、一线销售在共同承压。那么新造车这边,还拉上了一群无故垫背的。 


5月11日进入理想汽车智能驾驶部门实习的一个应届生说,“HR当时招人的时候说是核心部门,重点培养那种。”但实习不到一周,就被通知“实习马上终止,赔偿一个月薪资。”

 

“看到群里有北航、哈工大的同学都被毁约,现在都五月中旬了春招都快结束了,真是给初次步入社会的大学生上了一课。”另一个被毁约的毕业生分享了招聘群里的消息。

 

“春招结束了,不知道怎么办,去年秋招拒绝了很多offer选了理想汽车。现在心情无法描述。”

 

“理想汽车直接开始毁约校招offer,还没入职就被裁了。”

 

前段时间,理想汽车违约22届应届生的事情在工作社交软件脉脉上被爆出。

 

直接毁约应届毕业生,这在汽车行业里是头一遭。

 

对此,理想汽车官方回复说是因为“业务架构调整”,并给出了被解约者调岗选择和解约赔偿的方案。

 

不过有不少人表示,后续提供的转岗岗位和专业并不对口,基本相当于变相解约。至于解约赔偿的金额,是一个月的工资。

 

而令人没想到的是,理想的这波热度还没散,小鹏汽车又来添了把柴。

 

同上的手法,同样的理由,不同的是,小鹏毁约毁的更绝——赔偿金额5000块。

 

另外据了解,裁掉应届生只是两家企业各自的裁员OKR中的一小部分。


知情人士透露,小鹏和理想在年初就各自制定了裁员计划,裁员比例在15%-20%。


除了几乎不花成本地毁约应届生,许多老员工也在被裁、被优化的边缘。

 

比理想的裁员行动更早,小鹏汽车在今年3月份启动了第一次裁员计划,这次毁约应届生是第二波,有人爆料6月份还会有 “一波更大的”。

 

除了裁员,还有降薪。

 

一位入职理想汽车不久的员工透露,“来之前说保底14薪,现在新的绩效方案直接强制20%的人没有绩效,郁闷了。全公司执行,这个季度刚实行。”

 

小鹏汽车也不会再给新员工发股票了。同时,今年的内部晋升加薪通道也都冻结了。

 

总之,继去年将高薪挖人、校招内卷、股权激励的“风气”代入汽车圈,今年,新造车们再次刷新了汽车行业在人才选择配置上的尺度。

 

有人气不过,跑到李想的微博下面留言叫骂他是“资本家”。

 


 

但也有人即兴为这个喊冤的人来了一场现实教育:“行业默认规则是你认为的游戏规则而已。经济大环境不好的时候,游戏规则会变,这就是现实。不要做不理解现实的喷子。”

 

意思是,这群被毁约的毕业生,只不过是在新造车们的游戏规则中,成了为现实的牺牲者。


NO.3

颓市下,新造车先扛不住了? ]  



一件有意思的事是,毕业生在社交APP里大肆吐槽小鹏和理想毁约行为恶劣的时候,有上汽、集度等其它车企的hr跑来留言挖人。

 

小鹏和理想这种大规模无底线的裁员方式,并不是目前汽车行业中的普遍现象,更像是当下互联网企业裁员大潮中的两份子。

 

业内人士分析,这是两家在达到了一定的规模后的“挤泡沫”行为。同时在疫情和供应链不稳定的情况下,使得裁员变得更加猛烈。

 

从裁撤的岗位看,两家确实都在进行“业务架构调整”。

 

比如理想汽车涉及裁撤的岗位主要来自理想汽车的自动驾驶部门,算力单元、传感器、摄像头自研岗位等,另外还包括企业系统(企业内部软件)。

 

尤其传感器岗,不分业绩好坏“全部被裁”。

 

这一波小鹏裁撤应届生的岗位则主要涉及dic部门(数据智能中心)和互联网中心等。

 

很明显,两家的裁员都没有涉及与整车生产相关的岗位,而是主要针对非核心业务部门。

 

去年,蔚小理通过高薪和股权激励在行业中掀起了挖人内卷的风气,也实现了自身的极速扩张。这是新造车企业,尤其是带有强烈互联网基因的企业,从1到10或者从10到100发展的必经之路。

 

一位有传统车企和新造车企业职业经历内部人士告诉汽车产经,“和传统主机厂不一样,新势力们需要高速的新陈代谢。”

 

所以,扩张之后是快速调整优化。

 

整条业务线可以在几周的时间内从无到有,也可以在几天时间内快速优化掉。

 

可以说,这次裁员早在小鹏和理想的计划之内。

 

去年的财报会上李想就曾表示要对研发费用进行缩减。而且理想和小鹏的裁员计划在这波疫情之前就已经制定并且初步启动了。

 

但今年4月以来,由于上海等地的疫情导致供应链更加不稳定,蔚来、理想的工厂甚至一度停产,所以在计划裁员的基础上增加了力度。

 

上述业内人士称,“应届生这件事情,我更愿意理解为是今年超出预计的糟糕客观市场导致的。但是同时暴露出年轻企业的弊端,其一对市场环境预测的偏差性,其次决策执行匮乏前期充分的调研论证。”

 

此前,也有一位零部件供应商表达了类似的观点:在供应链动荡之下,新造车企业要比传统车企表现的更加脆弱。因为新造车更需要快速、高效,而传统车企更倾向于平衡、稳定。


有吃瓜群众表示,希望蔚来能挺住。

 

👆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我们的视频号👆


往期推荐

【相关阅读】

01、疫情之下,到底是谁不买车了 | 汽车产经

02、疫情下的车市:相比产不出来,更糟糕的是卖不出去


【深度策划】

01、宝马轻取华晨 奔驰难撼北汽 | 汽车产经

02、一场失算的“饥饿营销”大戏 |  汽车产经

03、"失控"的智能汽车OTA | 汽车产经


【昊昊下午茶】

01、对话北汽刘宇:让吃过的亏不亏

02、专访何小鹏:不一样的路

03、对话地平线余凯:让胜负决定于交手之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