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性别公厕来了!叫好之外的“尴尬”怎么解决
上海首座无性别公厕呼之欲出。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从上海市绿化市容局获悉,这座无性别公厕坐落在浦东新区张家浜路浦东南路路口,设有10个通用间(6个坐便式、4个蹲式)、1个男性专用的小便间和一个第三卫生间,有望在今年11月19日即“世界厕所日”试点开放,和上海市民见面。
上海首座无性别公厕内部
所谓无性别公厕,即没有性别限制的厕所。设置无性别厕所的目的,是让厕所能根据实际情况调节厕间的使用,减少女性如厕排队等问题,同时充分照顾母婴、儿童、残疾人等弱势人群对厕所的需求,做到一座厕所可以覆盖所有有需求的人群。
“由于女性如厕排队问题突出,过去上海公厕的设计和建造反复纠结于男女厕位的比例,女性厕位是应该酌情增加,但增加多少,这个度很难把握。”上海市市容环境质量监测中心副主任傅丽萍坦言,监管部门一直在探索,努力寻求男女厕位的“黄金比例”。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了解到,目前上海公厕平均的男女厕位比大约在1:1.1,而根据新建公厕的相关要求,男女厕位比要保持在1:1.2到1:2.5,在此范围内,根据公厕所处地区的不同情况对比例进行调整。而无性别公厕的出现,可以绕过男女厕位比这个让人头疼的问题。
那么上海是否会就此大规模推广无性别公厕?上海市绿化市容局副局长鲁建平表示,目前上海只试点设置了一座无性别公厕,此后将视公厕的实际运行情况,并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再决定如何对待无性别公厕。
上海首座无性别公厕即将建成
在业内人士看来,无性别公厕虽然可以绕开男女厕位比这个问题,覆盖所有有需求的人群,但是否能够达到大幅提高如厕效率的理想效果,还有待验证。
此外,还有两个制约无性别公厕发展的关键因素。
首先是安全和隐私,由于无性别公厕的所有厕间都是通用的,这有别于区分性别的传统公厕模式,如果在厕间挡板高度、门锁、紧急呼叫铃、日常清洁等细节上做得不到位,恐怕不少人会不敢上或者讨厌上无性别公厕。市民胡小姐就表示,如果她如厕后推开厕间的门,看到外面站着的是异性,会十分尴尬。
另据介绍,全上海首座无性别公厕处于一个公共绿地内,附近有健身步道,开放度较高,夜间如果缺乏照明引导和人员值守,可能会有一些安全隐患。
其次是无性别公厕相比传统公厕占地较多,因为要实现更多功能、覆盖更多人群,但在寸土寸金的上海,或许并不利于缓解城市部分地区、时段如厕高峰如厕难的问题。
不过,也有不少人为无性别公厕叫好,认为这种尝试应当积极鼓励。市民蒋先生就表示,上海正在推广的第三卫生间,面积往往比无性别公厕还大,但发展似乎并未受到“寸土寸金”用地的限制,由于设施一应俱全,男女都能使用,如厕困难的残疾人、老人和幼儿可以在异性家属陪同下进入;在一些如厕高峰时期,还能作为“通用卫生间”,因此广受好评。
上海首座无性别公厕内设置的第三卫生间
统计显示,上海自2014年起开展第三卫生间试点工作,截至今年上半年,已建成第三卫生间105座。根据相关计划,到今年年底,上海将再新增约200座带有第三卫生间的环卫公厕,使得一、二类环卫公厕第三卫生间的配置比例达到:市中心10%、郊区8%。
有观点认为,既然第三卫生间都克服了硬件条件、观念等方面的限制,一路走过来了,是不是意味着,占地面积更紧凑、如厕效率更高的无性别公厕可能更有复制推广的价值。
普陀区还首创了全市第一座外立面彩绘公厕,让公厕成为人文景观
子洲路上的外立面彩绘公厕外设有鱼池
如需获取更多,请下载上海观察客户端或点击“阅读原文”
↓↓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上海观察网站浏览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