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网红界的一股清流,朗读亭里的3分钟和朗读亭外的数小时(附视频)

2017-03-05 施晨露 张熠 上观新闻


生命中最重要的情感,在朗读亭里悄然传递。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a0381smag32&width=500&height=375&auto=0


周六上午9点,上海图书馆知识广场东侧朗读亭前,排起了长长的等待队伍。现场井然有序,队伍中等待的“朗读者”,有人对着用手机存下的篇章“彩排”,更多人翻开书本、展开信纸……



安放在知识广场的朗读亭,造型古朴,约3米高,远远看去就像一座古老的电话亭。不过,朗读亭里没有电话,只有一套专业的录音设备和一个摄像头,每位“朗读者”进门后对着圆形麦克风就可以开始朗读自己心中的篇章,限时3分钟。这是央视综艺节目《朗读者》中的一个环节,节目主创希望用这种方式打通线上与线上的距离,让朗读走进每个人的生活。


9点45分,工作人员还在加紧调试朗读亭里的设备。


上午10点,朗读亭的门打开了,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系大一学生李昕阳是第一位朗读者。“我喜欢《朗读者》,一直关注朗读亭到哪个城市了,看到上图发出朗读亭的相关推送,就决定要来。”为此,李昕阳前一晚特意住到上图附近的旅馆,早上5点半就起床来排队。在朗读亭里,她把萧乾《梦之谷》献给母校广东省金山中学。“梦之谷是母校所在地,我想以此为母校140周年庆生。”排在李昕阳后面的侯晓燕其实到得更早,她对着手机屏幕反复预习想要朗读的片段,排队的时间耗尽了手机电量,临上场前,她和李昕阳换了位置,争取给手机多一点充电时间。


李昕阳是位大一学生,她取代侯晓燕成为第一位走进上海朗读亭的读者,她准备了萧乾先生的《梦之谷》,因为梦之谷是她就读的中学所在地,校龄已有140岁了,“来纪念一下母校,祝她越办越好!


李昕阳走进朗读亭准备朗读。


侯晓燕早上7点就到了,她把朗读的片段放在手机里默念。


向阳小学三年级学生袁子沁从朗读亭里出来,告诉等候在旁的妈妈,自己在亭子里朗读,比在家里、学校里读得更好,因为“可以慢慢读”,读出对《黄河的话》的感情。此时,三口之家里的爸爸袁俊正在朗读亭里,为支教过的学生与一起支教的朋友献上自己创作的诗歌《诗和远方》。“云南支教结束已经两年了,那里的孩子,学习、生活条件都很差,700多人的学校里,只有一位英语老师。”支教见闻令袁俊十分感慨,最近,他准备回云南看看那些孩子们,为他们多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


三年级的小学生袁子沁站在队伍前方大声朗读起来。


“看时光飞逝,我祈祷明天。每一个小小的梦想,都会慢慢地实现。我是如此平凡,却又如此幸运。”上海师范大学年轻教师王一帆左手挽着从吉林来上海出差的父亲,右手挽着法国男朋友西蒙,三人准备一起进朗读亭,她是主角,父亲和男友负责和声。王一帆说,朗读的主题是“梦想”,父亲是她的“造梦者”,朗读的内容就是父亲与她的故事。“我从小喜欢上海,后来,果真到了上海学习、工作,现在已经13年了。”她以为这是梦想的魔力,直到很多年后,才在父亲的书房发现一张纸,写满了上海学校的招生信息。这让她恍悟,梦想背后还有一直付出的家人。西蒙是队伍中少见的外国面孔。朗读亭里,他用中文诠释了自己所理解的中国梦。“我来中国六年了,发现每位中国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大家都很努力去实现自己的梦想。每个小小的梦想汇聚在一起,那就是中国梦。”


来自法国的西蒙和女友朗读《在我生命中的每一天》,他说狗狗是他们朗读的倾听者。


上海图书馆馆员王芳选择朗读的篇目是张爱玲的作品《爱》。作为图书馆员,王芳的日常工作中接触了大量馆藏近代报刊文献,通过保护性的数字化加工揭示,经由上图近代报刊数字化服务平台,这些不为人所熟知的文献资源得以为普通读者了解。张爱玲的这篇散文《爱》刊载于近代期刊《杂志》1944年4月号。“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这句耳熟能详的名句就来自这篇文章。王芳希望借助朗读亭,将近代文献中被时光湮没的优美文字,与读者分享,更希望能将广为人知的名言背后的故事揭示给更多读者。


长长队伍里,为朗读而来的,有师生、有母子、有父女,也有互相结伴的好友。68岁的邹俊摇着轮椅而来,手里攥着的稿纸上,都是他自己写下的诗。律师郑洪朗诵了自己写的短文,献给在天堂的母亲。两岁半孩子的妈妈刘云带着女儿的语录《童言无忌》走进朗读亭。朗读亭里,生命中最重要的情感悄然传递。朗读亭外,等待上场的“朗读者”们也因为对文字和朗读的共同爱好,交上了朋友。有人声情并茂地大声朗读,有人聚精会神地倾听、鼓掌。谁说朗读亭就只是那一平米不到的小小空间?


“从日出排到日落!”下午5点,距离朗读亭原定结束时间只有半小时,朗读亭外仍有蜿蜒的队伍。排在最前列,有望很快走入朗读亭的几人相互谈笑着,“我们是上午10点来的。”排在队伍最后方的是一对母女张红千、许驩欢,“我们是中午12点来的,排到队伍里没多久就截止排队了。”母女俩可能成为这一天能走进朗读亭的最后的幸运者,“午饭都是排队时,轮流出去吃的。”许驩欢说,自己喜欢传统文化,在“朗读者”的队伍中,看到很多人都手捧纸质书在等待,感到很温暖。“即便今天轮不到走进朗读亭,光这一份体验就很美好,找到了同好,听到了那么多从内心发出的声音。”


夜色渐黑,节目组承诺:录完所有已经在队伍中排队“朗读者”的朗读。而在已经截止排队的队伍之后,还有人在等待,“今天来不及读,就明天再来。”有好奇的年轻人走近,相互议论着,“这比排那些‘网红’美食有意思多了。”朗读亭里,有人推门而出,暖暖的橘色灯光从白色窗纸中透出来。


读者等候在上海图书馆知识广场的朗读亭外,带上自己喜欢的经典段落与大家分享。

 


记者手记:“朗读亭”何以成为新“网红”

 

在上海,这一两年,从冰激淋到奶茶,“网红”美食层出不穷,动辄排几个小时队,并不稀奇。可是,为了3分钟的朗读从早排到晚,依然显得有些不可思议。不止上海,朗读亭之前停留的杭州,为了朗读排队至深夜,就成为城市一景。


是热播电视节目的吸引力?是朗读这种平易近人的艺术形式的魅力?在等待的队伍中,有人戏言,“大概明天就会有代排队的‘黄牛’。”也有人议论,“如果不能上电视,还会有这么多人来排队吗?”更多人感慨,也许正是生活太匆匆,才太需要可以让人停下脚步的这一份安静的力量、这一方倾诉的空间。


队伍外,记者巧遇83岁的法语翻译家马振骋。他问,“为什么不让朗读亭的声音传开,让更多人听到呢?”文学的声音,经典的声音,每个人内心真诚的声音,或许可以成为城市里更多人亲近阅读的契机,乃至人与人之间的润滑剂、交流碰撞的桥梁。


或许,我们需要的不只是一座朗读亭。

 

友情提示

 

朗读亭将在上图知识广场停留至下周二,每天10点至17点30分开放。明天(3月5日)周日,将延长三小时,开放至20点30分。

节目组将对朗读亭全程进行录制,尽量满足排队市民录制的意愿,但因每天录制容量有限,建议有意参加的市民尽早前往,听从现场工作人员引导。

上海图书馆之后,朗读亭还将在上海选择两到三个地点停驻。



如需获取更多,请下载上观新闻客户端或点击“阅读原文”

↓↓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上观新闻网站浏览更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