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们问了99人终于知道:在上海,人们为什么愿意为“网红”排队

2017-04-05 吴越 龚丹韵 上观新闻

说不好排队是今天的一种新玩法,就和旅游产品一样,一定要挤到顾村公园,甚至有钱了去日本上野公园看樱花,才算真正“看到了樱花”。

近两年,商户门口的排队现象开始在大城市越演越烈。


上海的各色小吃店铺前,每天都有年轻人排着长队。逢年过节,老字号门口的长龙也是城市一景。


在一个物资并不短缺的年代,城市里的人们究竟为什么愿意排队?


这一次,记者先进行了一场体验和调查。分别选取三类长队代表:时尚美食“喜茶”、老字号食品“杏花楼青团”、文化长队“朗读亭”。每个队伍花时2小时以上,分别询问了33名排队者(非代购和黄牛)的动机,总共99人。


我们试图用调查和分析,还原排队现象。这不是一群“愚蠢的人”,相反,它意味着中国的大城市正在进入“消费社会”。


第一类:时尚美食“喜茶”


【排队构成】


女多男少,多为年轻人。其中,男性只占30%,男性中近一半的人是与女朋友或者同学一起来的,感觉更像是在“陪同伴逛街”。


排除代购和黄牛,队伍中年轻人较多,35岁以下的人占75%,而35岁以上的人中一半是退休人员,阿姨们表示“闲得没事做,就来排队”。

 

【排队动机】


只有不到10%的人是因为正好路过,临时起意,他们对排队的时间并不清楚,排了不到20分钟就主动放弃,离开队伍。


剩下90%的人都是特意来排队的,其中约50%的人是“出于好奇,想尝尝味道”;还有50%的人,一方面自己想尝鲜,另一方面又受了亲朋好友的嘱托,打算“带一杯回去”,“与人分享”。

 

【排队之后】


80%的人表示,买到奶茶后会拍照发布到社交网络上。


受访的顾客中,大多是第一次来排队。这些首次排队的顾客纷纷坦言,“这么长的队伍排一次就够了”,之后不太可能再来。


换句话说,喜茶的排队者大多要“晒单”,不会再排第二次。



【案例】


1、一对在虹口上学的大学生情侣站在队伍里眉飞色舞地聊天。一问才知道,因为女朋友想喝,男生早上就先到这里排队,已经排了4个小时,“女朋友来了,就不觉得累”。


中午,女生买好快餐带来,男生就在队伍里解决了午餐。来之前,班级里已有很多同学前来排过,但十有八九都说,“味道是不错,但排那么久太没意义了”。这一对之所以还来排队,是因为“约会本来就是消磨时间,这样也不错”。


2、已经买好的两位大四女生告诉记者,最近在实习,今天正好得空,就来排队。除了自己喝,剩下的打算收一点代购费回去卖给同学。


第二类:老字号杏花楼

44 34330 44 15288 0 0 2825 0 0:00:12 0:00:05 0:00:07 2926tion>


【排队构成】


男女持平,多为中老年。其中,55岁以上的退休人员占60%。

 

【排队动机】


中老年人群中,有70%的人表示,这次是特地冲着“老字号”而来,排上几个小时“问题也不大,反正空闲时间很多”;30%的人说,今天正好在附近办点事、配个药,“顺道而来,不然也懒得专门跑一次”。


受访者中,年轻人表示排队就是为了“孝敬长辈,自己吃不吃无所谓”,“送礼比较拿得出手”。

 

【排队之后】


与喜茶相反,受访者中仅30%的人表示会在到手后拍照发到社交网络。其余都选择“买回去直接与亲友分享,不展示”。


由于青团是时令食品,90%的受访者表示尝过味道之后不会再来,“毕竟明年还会有”。仅有一成的人表示,接下来可能因为送人的原因再来排队。


有意思的是,对于同样地属人民广场的另外两个“网红”食品,没有一名受访者表示排过,仅有30%的受访者表示有所耳闻。看来青团的排队者,与时尚美食的排队者基本分属两类人。

 

【案例】


1、有三个年轻男子在队伍中特别“惹眼”,他们紧盯手机,正在玩一款火爆的手游。三人是同事,清明将至,其中一位提议为家中老人排队购买青团,另外两位立刻表示同行。


对于排队,他们表示无所谓,“主要看有没有空”,“反正在队伍里,同样也能打手游”。


2、队伍中有一位大学女生,她说自己一早来排队是因为受一位长辈之托,“不得不来”。对于青团,她没有兴趣,同学之间讨论的是奶茶、冰淇淋,没有人谈论青团。即使有人吃过,也不会像买到奶茶那样兴奋地专门发一条朋友圈“炫耀”。


3、一位80岁的老先生说,自己身体不好不能吃青团,这次一早来排队,是帮一位年轻的朋友买回去孝敬长辈,“他要上班,没空,我住在附近就正好帮他排一下”。当记者问他,会不会给家人带一盒时,他摇了摇头。


老先生还特地补充,有些黄牛套着杏花楼的袋子,里面卖的可能是仿冒货或者隔夜货,自己不愿冒这个风险。


第三类:朗读亭


【排队构成】


年龄跨度非常大,受访者中,最小的只有4岁半,而最大的已有80多岁高龄,可谓“全民热读”。


其中,20岁以下的人占20%,20到35岁之间的占30%,35岁到55岁的占20%,55岁以上的人占30%。年龄分布比较均匀,男女比例基本持平。

 

【排队动机】


90%的受访者都是特地为朗读亭而来。他们表示,这档节目出现的正是时候,为它排队心甘情愿。


也有一成受访者表示,自己正好路过,久闻朗读亭大名,觉得是一个不错的机会。

 

【排队之后】


所有受访者都拍下了朗读亭的外观,一半的受访者与朗读亭合影。


仅有30%的人表示,自己会把照片发布到社交网络上,更多的人还是觉得自己诵读的作品关乎私人的记忆和情感,不需要晒出来,“留在自己心里,作为一种纪念”。


绝大多数受访者表示,如果以后还有这样的活动,还是愿意来参加,哪怕排队也愿意。

 

【案例】


1、姚女士40多岁,在一家外贸公司工作。她说,诵读对她这个年龄的人是一件富有青春记忆的事情。从小她就喜欢读,从诗歌到散文,还参加过学校的比赛。随着年龄渐长,诵读离她越来越遥远,直到朗读亭的出现,让她重新点燃了心中的火焰。


本来,她特别想读一封自己在三十年前写给父母的家信,无奈找了许久也没有找到,只好作罢。于是,她就找了一篇近日在文学APP上看到的心仪段落,在家练习了几遍。


2、薛先生今年26岁,是一名普通的公司职员。他说,自己每一期都会看《朗读者》节目,每次在半夜里一个人看,就会想起姥姥,忍不住哭得稀里哗啦。“姥姥去世的时候,都没哭得那么厉害过。可是听别人读着读着,自己过去的回忆又一起涌上了心头。”当时,他就下决心,自己也要来朗读。


这次,他准备的是自己多年前写给姥姥的诗,“告诉她,我们都过得很好”。


对话:排队的象征意义

 

记者:曾经,排队是物资短缺时代的产物。但今天,我们已经基本不缺物资了,那么现在上海的这几条长龙,排的到底是什么呢?

 

于海(复旦大学社会学教授):排队的本质是拥挤,拥挤的原因是资源稀缺。这一点时至今日依然如此。

 

过去,我们是为必需品的稀缺而排队。那时候,不排队才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当时好一点的单位会给职工发福利,发猪肉、粮油、生活品等等。不排队,说明你的单位福利好。

 

今天,人们去排队也是拥挤,但拥挤的东西已经不是稀缺品,或者不是商品本身,而是一个象征品。

 

记者:现在有句流行语说,钱能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言下之意,单纯买来的物品已经不足以体现背后的价值,它带来的获得感和满足感正在递减。而现代社会里,时间是一件稀缺品。所以花时间排队得到的物品,往往显得更有价值感和象征意义。

 

于海:比如,对网红美食来说,排队的象征意义可能是自我满足、社会肯定、时尚品位;

 

对青团这种节令食品来说,它可能象征礼轻情意重,其中的隐喻是,我的这份礼物是我花那么多时间排队得到的,可见我有多在乎你;

 

而朗读亭的排队,象征的是一种文化品位和追求,其中也不乏追忆、自我感动等情绪表达……

 

商品本身并不稀缺,但是排队背后的象征意义仍然是这个时代的稀缺品。

 

记者:一些发达国家的研究已经认为,当人们进入一个“消费社会”后,象征经济是势所必然。这是不是意味着,我们的大城市也开始进入这样一个只为某种隐喻和象征而可以不惜付出的发展阶段?

 

于海:在西方社会,曾经有一个热议的话题叫“星巴克现象”。

 

星巴克只是一家餐饮店,但如今星巴克三个字,并不单纯指代美食,更含有某种文化象征。

 

星巴克每次选点都在环境较好的商业区和文化区。选址非常讲究,装修和氛围也非常讲究。什么样的人会去星巴克消费?在星巴克里坐着意味着什么?这些都引发人的联想,让人把星巴克与知识中产、文化品位联系在一起。

 

由此,星巴克形成了一系列比喻和象征,它暗示着,但凡去星巴克喝咖啡的人,都是一群有国际视野、文化品位的知识群体。那么也可以反过来,如果你要显示出自己的品位、身份,那就去星巴克喝咖啡。

 

记者:也有人说,上海人天性爱吃,说不定确实有一批吃货,单纯为美味而排队?

 

于海:上海过去确实有一批专业食客,对吃食非常讲究。现在这个传统已经支离破碎,如今的媒体上,有关传统美食的怀旧文章不断涌现,这就意味着,它本身是稀缺的。

 

现在大家会讨论,在上海要吃什么样的生煎包才正宗,生煎包被分为不发酵面皮、发酵面皮、半发酵面皮,小杨生煎正宗不正宗,是不是地道的上海口味,一直引发热议。有人真的会为了面皮的种类一个个尝试过来。

 

但发酵面皮就一定比不发酵的好吃吗?难说。可是你吃过发酵面皮了,至少可以对外宣称“阿拉吃过上海最正宗的生煎”。

 

你其实在寻找一种文化归属感、身份认同感。阿拉是上海人,逢年过节要吃熏鱼、吃糟货,于是老字号美食门口的队伍越来越长。

 

老字号的口味一直以来变化不大,但偏偏近几年排队的人突然暴增,难道是因为老字号的口味突然间又上了一个大台阶了?显然不是,这背后更多是我们的心理变化,我们开始在乎传统地方美食,在乎吃到老字号背后代表的含义。

 

记者:许多人在采访中表示,这点时间如果不排队,也不知道该干什么。上世纪,学者凡勃伦写下《有闲阶级论》一书,至今都被认为是解读消费社会的经典著作。如今,全球的消费文化似乎依然没有逃出凡勃伦当年的观察?

 

于海:当时的人们炫耀的是财富,但财富怎么炫耀呢?总不见得直接把家里的财产天天捧在手上炫耀吧?所以凡勃伦概括为,人们通过消费,进行歧视性对比,来获得一种优越感。

 

在古典时代,物质财富就是社会等级,因此消费可以转化成身份等级。人们的高消费背后,并不仅仅在乎商品本身的价值,更在乎的是自己的身份地位。这一点,今天大家的体会更为深刻,已经无需赘言。

 

但到了今天,有闲不只是少数人的权利了,人们可以炫耀的东西范围更广,除了财富,还有文化,以及时间的稀缺性。炫耀性消费从古典时代的财富阶级转向新一代年轻人。

 

人们用排队来刷存在感,用排队来表达礼物的贵重,用排队来彰显自己的追求和文化品位。借用凡勃伦的概念,通过排队买到的物品,可以在人群中进行“歧视性对比”,由此显示出优越性。

 

记者:其中是否还有一种仪式感?比如朗读,跑那么远排队到朗读亭读一次,读的时候一个听众都没有,感觉却特别好,这就是仪式的作用。同样,托黄牛得到的美食,与自己排队得到的美食,两者的获得感也是不一样的。是不是如今稍微有闲的人,把排队当成了一种有仪式感的公共活动?就和约会看电影、喝咖啡一样?

 

于海:说不好排队是今天的一种新玩法,就和旅游产品一样,你在家门口看到樱花、在陆家嘴看到樱花,这些都不算看到,一定要挤到顾村公园,甚至有钱了去日本上野公园看樱花,才算真正“看到了樱花”。



栏目主编:龚丹韵  正文图片:记者排队当天拍摄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周寅杰


如需获取更多,请下载上观新闻客户端或点击“阅读原文”

↓↓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上观新闻网站浏览更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