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概念作文大赛20岁了,获一等奖的少年们如今都在哪儿飞驰?
鼎鼎大名的新概念作文大赛竟悄然走到了20岁。昨天,“新阅会”杯第二十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宣布正式启动。
1999年,由《萌芽》杂志联合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等著名高校举办的首届“新概念作文大赛”,堪称当代文坛大事件。
大赛首倡“新思维”、“新表达”、“真体验”的理念,号召写作要有真情实感,要有想象力和创造性,在当时还是应试教育为主导的环境中仿如一声迟到已久的号角。因大赛涌现出的一大批青年作者,形成的影响至今无可估量。
这些青年作者的作品伴随了许多人的成长
因此说到新概念作文大赛
往往会唤起80后90后的
“集体记忆”
↓↓↓
在国内众多作文比赛中,新概念作文大赛一出生就显得卓尔不群。大赛涌现出韩寒、郭敬明、张悦然等一大批青年作者,他们形成的影响无可估量,还一度成为80后、90后文化潮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韩寒是首届新概念作文大赛的一等奖获得者,之后他在《萌芽》杂志社的帮助下,出了第一本书《三重门》。
韩寒(左一)在首届新概念作文大赛颁奖会上领奖。
郭敬明是第三、第四届的参赛者,两届参赛皆拿到了一等奖。连续两届拿一等奖,郭敬明是第一人。
张悦然是第三届新概念一等奖得主,她曾在采访中提到,每年的比赛日,教师都带着同学们一起参赛,就像一个团队。
张悦然(后排右三)、郭敬明(前排左二)在第三届新概念作文大赛颁奖大会上领奖。
15周年庆典节目主持人麻宁(第五届大赛一等奖)与郭敬明。
赵长天被称为“中国新概念作文之父”
1995年,赵长天接手《萌芽》杂志主编一职。1999年,《萌芽》杂志社主办了首届新概念作文。
明星作家的推手们 揭秘评审工作
作家陈丹燕从第一届起就参与了新概念作文大赛的评委工作:
她昨天在第二十届新概念作文大赛启动发布会上说,评委看稿子很有益处,“可以看到每一年孩子们在想什么,比如有一年,很多人都写到朴树的《那些花儿》,有一年,很多参赛者‘冒充’自己是孤儿,还有一段时间,他们爱写幻想故事,主人公的名字都是从字典里查来的谁都不认识的冷僻字。
每年到《萌芽》编辑部看稿子,大家会用录音机放音乐,猜测来稿中的遣词造句是哪些流行歌曲的歌词带来的影响。不管人们愿不愿意承认,这些来稿中就有中国文学的未来。当评委,学到了他们在想什么。我会一直愿意当下去。”
从第一、第二届参赛获奖者到身为专业作家的周嘉宁如今也是新概念的评委:
“每次遇到因为新概念结识的朋友,既觉得变化很大,又仿佛完全没变。”周嘉宁说,从新概念大赛的来稿可见年轻一代的写作趋势,“每年关注的点、文章所涉的主题都会发生变化。”
在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主任朱国华的印象中:
新概念的终审环节是不变的场景,“6组评委,4个人一组,围坐在一张桌子旁,一份完全覆盖了作者信息的稿件4个人轮流看,各自独立打分。周而复始,流水作业。”
从第一届开始就担任终评委的叶辛说:
“1岁的孩子和20岁的青年是完全不同的年龄段,新概念20岁了,要回答今天的青年写作者的问题是,‘新’在哪里?要推出什么样的文学新人?文学久远而传统,同时也在一直变化,但文学最本质的还是进入人的心灵。
上海作协党组书记王伟说:
“新概念既是指新的思想,也要有适应时代的新的写作特点与技巧,包括组织形式与运作模式,才能持久地焕发生命力。”
得新概念奖后...出人头地?
20年了,提到新概念作文,立刻能够浮现于脑海的依然是韩寒和郭敬明等人,不可否认的是,近几年新概念作文大赛已较少出现能够让人记住名字的获奖者了。
那下一个韩寒郭敬明在哪里?
回顾历届新概念大赛参赛情况,前十届参赛者十分踊跃,每年都有六七万人参赛。但第十届之后,大赛走入低谷,参赛者人数不到4万。在各方努力下,去年第十九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吸引83202人参与,为历年新高。
新概念大赛最鼎盛时,获奖者就意味着一只脚踏入了作家圈,多年后的新概念还有这样的魔力吗?
做公众号、上综艺
曲玮玮
据澎湃新闻报道,出生于1995年曲玮玮是“第十四届、十五届‘作家杯’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获得者”。她以“文艺女青年”“新概念作文大赛两届一等奖”的形象活跃在各大卫视的综艺荧屏上,化着浓妆,言谈举止间是超出自己年龄的成熟。她还做了一个写爱情为主的公号,希望出两本书,写一部真正能搬上大荧幕的作品,“就算短篇小说,哪怕是一个微电影也行。”
做记者
1986年出生的钱好现在是上海一家报纸的记者,她是第三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二等奖得主,和第六、七两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得主。
创业者
广东惠州人孙宇晨是第九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得主。但1990年生的他现在更知名的标签是:年轻的创业者。
孙宇晨曾入选福布斯2015年中国30位30岁以下创业者,他曾是湖畔大学首批学员中唯一“90后”学员,现在是一移动社交应用APP董事长兼CEO。
孙宇晨
改变人生轨道
来自江苏邳州的汤斌获得了新概念作文大赛第16届二等奖,第17、18届一等奖。拿了比赛二等奖回来之后,他突然意识到自己还可以有别的出路:艺考,然后从事写作、电影。汤斌说新概念改变了他的人生轨道,“真的,不夸张。”
新平台VS“新概念”
守旧的“新概念”
组委会坚持用邮寄信件征稿和发送复赛通知。
20年来,“新概念”大赛不单从未收取任何报名费,还坚持给予前来上海参加复赛的同学经济补贴,今年,这一额度将提升至每人500元标准。
第一届新概念一等奖获得者刘嘉俊因此直升华东师范大学,后来成为起点中文网最早一批白金作者,如今活跃在影视圈。
“20年间,文学、文化产业发生的变化是当年无法想象的,但新概念似乎一直没变。”
刘嘉俊提到,自己参加一次青年编剧沙龙时,发现其中60、70%的编剧都有新概念背景,“可以说,新概念酝酿培养了遍布全国、遍布整个文化产业的种子。而新概念发展的这20年,可以说是写作者越来越能够参与文化产业、分享行业红利的过程,文学作品和IP挂钩,版权销售、转化变得流行起来,而新概念和《萌芽》始终是坚持培养文学新人的非赢利机构。作为一项作文比赛,坚持20年非常厉害,但如何适应目前的传媒、阅读环境,可能有更多值得思考的地方。作者的发表渠道变得多元化了,如何设计对他们的成长更有帮助的渠道?”
多位获奖者和评委都表示,在新概念作文大赛已经很难出现像当初韩寒和郭敬明一样的“现象级”作家了。网络文学和自媒体兴起,年轻人有了更多的平台展现自己。
著名自媒体人“咪蒙”的野心更印证了这一点,她想举办新媒体写作大赛,“干掉新概念”。
她想为新媒体时代的写作者提供一个平台,并且告诉大家,写作是有前途的。
她认为,新概念作文大赛的革命性在于自我表达,她认为到了微信时代,这已经不再合适了,新的写作方式是去自我化,讲目标读者有共鸣的故事。
“在如今的时代,重提公益性、文学性,似乎成了一种挺新鲜的说法。说到文学,人们更愿意谈论传播性、商业性,但我想,一批又一批年轻人信赖新概念、投奔新概念,还是出于新概念的文学性、独立性、公益性。”《萌芽》编辑部主任桂传俍说。
“坚持20年没有被淘汰,可能本身就说明了一些问题”,《萌芽》杂志社社长孙甘露说,“在一个浮躁嘈杂的时代,履行好平台职责,坚守住一方净土,是我们共同为之努力的方向。”
本文综合自上观新闻、新闻晨报、澎湃新闻、GQ实验室等
相关作者:李其纲、施晨露、徐颖、张维、黄芷欣、靳锦等
编辑:小微
如需获取更多,请下载上观新闻客户端或点击“阅读原文”
↓↓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上观新闻网站浏览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