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论文风波后续:权威期刊不太可能大规模撤稿,涉事期刊影响因子不到3分

2017-04-26 宗赫 上观新闻

在一家教育研究期刊供职的朋友说,境外期刊早就吃透了国人崇洋媚外的心态,骗了很多钱,被戳破后为了挽回颜面,就抓住部分人弄虚作假的把柄,来这么一下,希望以此重塑他们严谨认真的形象。


 

当地时间4月20日,世界最大学术出版机构之一的施普林格(Springer)出版社发表撤稿声明,旗下期刊《肿瘤生物学(Tumor Biology)》宣布撤回107篇发表于2012年至2015年的论文,原因是同行评议造假。107篇论文,全部和中国研究机构有关,也是正规学术期刊单次撤稿数量之最。


权威学术期刊不太可能发生“大规模撤稿”

“客观地说,一次性撤销107篇论文,这对于一份权威负责任的学术期刊来说,不太可能发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细胞研究》常务副主编李党生博士表示。


根据美国汤森路透2015年度刊引证报告显示,由中科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主办的《细胞研究》影响因子提升至14.812,超过《自然》和《细胞》在同领域的两份子刊,稳居亚太地区生命科学类学术期刊第一。


“论文作者提交的评审人建议中,如果是使用了评审人的真实姓名,却假冒了评审人的电子邮件地址,这种行为突破了科研诚信的底线,应承担最主要的责任。”据介绍,在论文投递过程中,允许作者推荐审稿人是惯例,但是否采纳作者推荐的审稿人完全取决于编辑部,一份权威学术期刊是不可能盲目送审的。


与国际顶尖学术杂志《自然》《细胞》的子刊一样,《细胞研究》有着一套非常严谨的论文评审流程:编辑团队首先会对论文进行严格的预审,只有质量上乘的论文才会进入同行评审,其他则进行退稿处理。“就像律师办案一样。我们编辑部把每篇论文都作为独立的个案来对待,需自主进行相应的文献调查和调研。”在同行评审阶段,编辑部会根据独立的调研结果来确定在这个领域哪些权威专家比较合适审稿,然后进行送审。


李党生表示:

《肿瘤生物学》这份杂志,说实话,在本次事件之前,我本人从未听说过。编辑学术杂志需要职业精神和敬业精神,我猜测这份杂志在编辑流程管理方面有所疏漏,当初并没有仔细核查审稿人信息,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事实上,施普林格·自然出版集团也公开表示,在此次撤稿事件中,确实存在期刊编辑对评审专家信息及其评审意见审核不严等问题。目前施普林格方面已经停止与《肿瘤生物学》杂志的所有者“国际肿瘤学与生物标志学会”的合同,2016年底停止了该杂志的出版。新出版商今年1月接手。


旺盛需求催生论文中介业

虽然杂志方在此次事件中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跑偏的中国论文,已经不是第一次在海外“丢人”。


中国医生论文造假的背后究竟还暴露出什么问题?医生晋升职称,论文到底有多重要?


  “一些代投机构为抢占市场会标榜 ‘包中’,部分医生想走捷径,就极易造成违规操作。”一位业内人士说,此次被撤回的107篇论文,“同行评议”集中来自几个邮箱地址,出版机构由此顺藤摸瓜发现评议造假。

 

近年来国内对发表论文的旺盛需求,催生出第三方——论文代投机构。当前论文代投几乎成为一个产业,除了“代投”服务外,“代为润色”服务也相当普遍。业内人士透露,一般内科医生大多自己写、自己改、自己投论文,但大多数要请第三方服务机构润色,通常是外语加工;外科医生则因时间更紧张,不乏选择代投论文者。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医生说:

“当前市场‘标价’基本统一,影响因子1分的期刊,代投收费1万元。不过影响因子较高的权威期刊,基本不需代投,他们指定自己专家库对论文进行评议,最终决定是否选用。”

据了解,此次宣布撤稿的《肿瘤生物学》(Tumor Biology),影响因子为2至3分;而医疗领域顶级权威期刊如《柳叶刀》,影响因子为45。


临床医生为啥一定要写论文

申城优质医疗资源多集中在三甲医院,而几乎所有三甲医院都附属于大学。


虽然市卫计委已对卫生系统高级职称评审进行改革,“解放”了许多临床型医生,但大多隶属于高校的附属医院对医生仍有“医教研”多方面要求,除临床高级职称评审外,教学领域职称评审同样重要,后者对申报者的科研论文、科研项目有硬性量化要求。

记者了解到,三甲教学医院医生晋升教学领域职称,必须满足“至少1至2篇SCI(美国《科学引文索引》)论文”的要求;同等条件下,论文影响因子越高、论文数量越多,晋升机会也就越大。

 

一项调查显示,申城三甲医院医务人员中,59.9%认为工作压力普遍较大,主因便是科研、临床两者都需兼顾,时间分配成了大问题。沪上一位三甲医院女医生说,“如果真的放弃科研,日后在医院发展受限,各种机会也可能因此擦肩而过。”

 

论文“丢人”,根源在规定“逼人”

论文“丢人”,根源可能在职称论文的相关规定“逼人”。回到政策的原点,也是问题的起点——国内各级各类的学术期刊,是不是足以承载众多论文发表者篇数、版面的诉求?那些到国外发表论文的作者,固然有更上层楼的动机,有的也是被逼无奈。话又说回来,正儿八经的学术期刊,凭什么要承载那么多其实不学无术的论文呢?说到底,还是“催逼”论文的制度在惹祸。

 

论文造假并非“中国特色”。可能因为中国的人口基数大,需求大,市场大,所以更受关注。


“丢人”的107篇论文,引出了一个盘旋在国人心头多时的严肃问题:

是不是每个行业、每个系列、每一个从业者都需要通过发表论文来证实他(她)具有一定任职水平?

业务实践、专题互动、现场答辩等等,是不是可以逐步替代那些来源不明而且与专业并不贴近的理论文章?

评定一个人的任职资格是不是应该增加用人单位的权重?


央视一位名满天下的主持人,职称一直评不上去,因为论文凑不够4篇。是写不出来,还是没时间写,抑或不愿意写,我们不得而知。但滑稽的是,中国广电行业一大批编辑、记者、主持人、制片人,却依靠研究这位仁兄的主持特色、节目特点,撰写(或请人代写)出连篇累牍的理论文章,并借之顺利评上职称。更荒唐的是,一些人写了那么多大块头的“业务论文”,平时却竟连一篇像样的新闻消息稿也拿不出手。

 

中国人民大学的“四级教授”张鸣,退休之际说了一段“废话”:如果大学教授非要有级别不可,够格给了就是,让人一级级申报,带有羞辱性质。就像传说中的那个故事,一个地主老财,把明明该给长工的工钱,故意撒在地上,让长工一个个捡起来,“我没这个兴趣为了那俩钱和虚荣干这个”。

 

在一家教育研究期刊供职的朋友说,境外期刊早就吃透了国人崇洋媚外的心态,骗了很多钱,被戳破后为了挽回颜面,就抓住部分人弄虚作假的把柄,来这么一下,希望以此重塑他们严谨认真的形象。施普林格撤刊事件,或许也有这样的因素。朋友认为,在现行评价体制下,国内的“学术”已经是“术”多“学”少了,很恐怖。

 

新华社今年早些时候受权发布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意见指出,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的职称制度将面临改革,意味着涉及5500余万专业技术人才的制度将迎重大变化。有高校已经开始尝试:评定职称不再拘泥于看论文数量、级别,一看国家重大课题和基金,二看参评者自荐的一篇代表性论文。而且职称通过之后,两年一考评,如果不合格,就不能续聘。这是一个值得肯定的方向,也是值得面上推广的改革。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知困然后能自强;知耻而后勇。但愿“丢人”的107篇论文又是一次重振旗鼓的契机。


本文作者:黄海华、顾泳、黄杨子、周云龙

编辑:胡雨松


如需获取更多,请下载上观新闻客户端或点击“阅读原文”

↓↓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上观新闻网站浏览更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