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女性如厕不再难?上海公厕即将大调整,男女厕位比最高可达1: 2.5

2017-09-13 陈玺撼 上观新闻

女厕所前等候的人大排长龙,一旁的男厕所却几乎没人排队,进出自如,相信不少女性朋友都曾遭遇这样的“不平等”待遇。

 

9月12日,上海正式发布的新版《公共厕所规划和设计标准》,有望改善女性如厕难的问题。该标准规定,时段性客流特征明显、负荷大的公厕,男女厕位比例宜为1:2.5,或宜设通用厕间(即无性别厕间)。而在2007年发布的老版上海城市公厕规划和设计标准中,大多数区域对于男女厕位比例的规定都没有超过1:1.5。

 



最高配置:两个男厕位对五个女厕位


新标准规定,上海公厕的男女厕位比例至少要保证1:1。在此基础上,根据公厕所在地的实际情况,分成三档:


商业区、餐饮场所、医院等区域,女厕位与男厕位的比例不应小于1.5:1

机场、火车站、轨道交通车站、旅游景区(点)、城市广场、商场等客流高度聚集的场所,女厕位与男厕位的比例不应小于2:1

时段性客流特征明显、负荷大的公厕,女厕位与男厕位的比例可上调至2.5:1

相当于每设置2个男厕位,就配5个女厕位。

 

上海女性如厕排队调查



事实上,女厕位多于男厕位,减轻女性如厕的负担,早已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共识。但过去受制于用地紧俏、设计理念落后等方面的因素,上海公厕的平均男女厕位比例仅在1:1.1左右,总体呈现“男多女少”,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

 

根据上海市妇联此前发布的《上海公共场所男女厕位设置状况调查》,上海现有公厕厕位男多女少,造成女厕所排队问题突出。在排队频率上,59.6%的男性很少遇到排队的情况,43.8%、41%的女性表示经常或偶尔需要排队;在排队时间上,65.2%的女性一般要排队1分钟到5分钟。

 

“新标准修订过程中,我们充分借鉴了国际先进经验,也进行了详细的科学调研。”上海市市容环境质量监测中心副主任姚刚介绍说,根据美国康奈尔大学计算出的两性小便时在厕所中的平均停留时间,男性为39秒,女性为89秒(孕期或经期的女性,上厕所更频繁,所花时间更多),男女如厕停留时间比例约为1:2.28。这项调研成果很有参考价值,与上海新版公厕规划和设计标准中设置的几档男女厕位比例较为接近。

 

不过,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发现,和老版标准相比,新版标准似乎在商业街、商场、餐饮场所等区域的男女厕位比例上出现了“退步”:老版标准规定男女厕位比例是1:2到1:3,而新版标准规定的是1:1.5。对此,姚刚解释说,老版标准的比例没有将男厕所的小便池算进去,新版标准则算了进去。这意味着,按照新版标准的男女厕位比例进行建设,公厕里的女厕位将大大增加。



 

凸显关怀:四类场所应配第三卫生间


除了男女厕位比例借鉴了国际先进经验,新版标准中的公厕设置密度、一类和二类公厕的平均每厕位面积均有所调整,还特别新增了对于设置第三卫生间的要求。

 


根据对大型居住区、旧城居住区、商业区等公共活动区的调研分析,上海调整了该区域的公厕设置密度:

从原先的300米到400米服务半径设置1座,调整到250米到300米服务半径设置1座。



学习上海世博会、爱知世博会等大型展会的经验后,上海调整了体育赛事、集会、庆典等临时活动配置的活动式公厕数量:

从原先每800人到1000人设置1个厕位,增加到每100人到150人设置1个。



凸现人性化精神,彰显城市人文关怀,新版标准十分重视第三卫生间的设置,规定以下四类场所的公厕内应设置第三卫生间:

商业区;机场、火车站、汽车客运站等重要交通客运场所;旅游景区(点)、开放式公园(公共绿地)、游乐场等重要公共文体活动场所及其他环境要求高的区域;医院。


第三类厕所


第三卫生间内,应当配备低位坐便器、低位小便器、低位洗手盆、托婴板、儿童安全座椅、助力扶手、紧急呼叫器等设备,且使用面积不小于6.5平方米。

 

第三卫生间最早出现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也叫“第三空间”,一般用“男女,中间加个轮椅”作为标识,是男女都能使用,残疾人、老人和幼儿可以在异性家属陪同下进入的卫生间。


在位于上海徐家汇公园内的“第三卫生间”,徐老伯带小孙女来体验小马桶  图片来源:新华社


据绿化市容部门统计,目前全市一类和二类环卫公厕中,已有215座配建了第三卫生间,达到了有10%中心城区和8%郊区的一、二类环卫公厕配有第三卫生间的要求。


因为第三卫生间的出现,新版标准甚至上调了一类、二类厕所的平均每厕位面积。一类厕所由6平方米到12平方米调整到7平方米到12平方米;二类厕所由3平方米到6平方米调整到5平方米到7平方米。



关键问题:如何让标准规定落到实处?

 

记者了解到,此次新修订的标准,只是上海的地方行业推荐标准,不具备强制性,那么怎样才能让“1:1.5”甚至“1:2.5”的男女厕位比例落到实处?

 

来自上海市绿化市容局的统计数据显示,上海目前共有2640多座环卫公厕,大部分达不到新版标准要求的男女厕位比例,需要逐步通过改建、扩建等方式来实现,但这客观上需要较长的时间。

 

据透露,绿化市容部门已将环卫公厕的达标改扩建作为系统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倒逼各区落实新版公厕规划和设计标准。“实际操作中,还会遭遇场地、资金等各种困难。”姚刚表示,所以目前只是要求各区每年有一定数量的环卫公厕进行了达标改扩建即可,不急于马上实现所有改扩建的环卫公厕都要达标,这样要求也不符合实际。至于新建的环卫公厕,则必须严格执行新标准,否则将在系统考核上失分。

 

另据透露,上海绿化市容部门近年来调查上海的环卫公厕发现,反而是男性如厕排队的问题相对突出,这主要是因为环卫公厕一般有“补盲点”的使命,常常设置在犄角旮旯等条件较差的地方,一些环卫公厕根本就没有女厕位。

 

专家指出,这其实反映出一个问题:上海男女厕位比例不均衡矛盾的主要发生地,在于数量众多的社会公厕。这类社会公厕不属于环卫公厕,存在多头管理的情况,涉及商务、交通、旅游等多个部门,并不能通过环卫系统考核的方式来倒逼这些公厕调整男女厕位比例。

 

上海绿化市容部门表示,目前已和相关部门建立联席会议的机制,商讨如何让社会公厕真正落实新标准的要求,不过暂时没有“硬抓手”。有业内人士建议,希望能将男女厕位比例的达标,作为评选文明单位、文明城区等荣誉的打分项,否则女厕位比例的提高可能只是“纸上谈兵”。


 

不仅要造得达标,还要造得漂亮,普陀区首创了全市第一座外立面彩绘公厕,让公厕成为人文景观  陈玺撼 摄

 


本文来源:解放日报·上观新闻

作者:陈玺撼

 



觉得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