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99岁“荣宅”开放了!传奇老宅藏着多少奥秘,你能发现吗?

2017-10-23 读史老张 上观新闻

这幢“荣宅”,是荣宗敬呼风唤雨、屡创民族资本神话的地方;他最终黯然神伤,被迫出走,也始于此。因此,云鬓凤钗、锦衣华服,并不是“荣宅”的全部。


 

陕西北路186号,近日热闹非常。“荣宅掀开序幕”,向市民免费开放一个月,令人雀跃。


据最新消息,本来开放一个月的荣宅将延长开放至2017年12月17日。



荣宅,属于“中国民族资本家的首户”荣宗敬。这个封号,可是毛泽东给的。


1886年,14岁的荣宗敬(1873-1938)离开无锡老家到上海打工,他的弟弟荣德生(1875-1952)两年后也来到上海。兄弟俩从钱庄学徒做起,直至自己开钱庄,“一个铜板做十个铜板生意”,获利后迅速进军衣食工业。


到上世纪20年代,荣氏家族已拥有茂新、福新、申新三个系统21家工厂,成为中国民族工业的重要财团,被毛泽东称为“中国民族资本家的首户”。


1918年以后,荣宗敬从一个英国富商手中购入西摩路120号花园洋房(即今陕西北路“荣宅”),在此定居。



记得二十年前,这里还是普通的办公场所,我还进来过。当时,这幢老洋房没有壁垒森严的门卫,也不知道这屋子的典故。直到多年以后,门口挂出“历史保护建筑”铭牌,上写:


“原为荣氏老宅。陈椿江设计,钢筋混凝土结构,1918年建。折衷主义风格。形式丰富,主立面设两层列柱敞廊,具法国古典主义特征。平面复杂,内部地面、木作和彩色玻璃等处装饰精美。”


我到那时才恍然大悟,啊,原来这里是“荣氏老宅”!回家一查,还是“面粉大王”、“棉纱大王”荣宗敬先生的故居,不由得对它肃然起敬。不过,此时的“荣宅”,再要进去,就难了。

 

“寂寞深院锁春闺”,每次路过这里,我只能伸长脖颈,透过镂空铁门朝里张望:不知何年,那棵垂而不死的老树有了支撑物;又不知何时,朝西的门口添了一 47 32013 47 15287 0 0 1117 0 0:00:28 0:00:13 0:00:15 2846对石狮子……

 

我一直没搞明白,这幢洋房为何现在取名“荣宅”(它原来的别号为“荣公馆”)。在上海,可称之为“荣宅”的老洋房,大约不下七八幢:


高安路上的徐汇区少年宫,是荣德生先生故居;

淮海路上的美领馆和日领馆,曾分别住过荣宗敬大儿子荣鸿元和二儿子荣鸿三;

威海路幼儿园的洋房,则是三儿子荣鸿庆的住宅;

上海交通大学校史馆(原交大图书馆),是由荣氏兄弟捐赠给南洋公学的,某种意义上来说,也算“荣宅”。


新中国成立后,各处“荣宅”,或屋易其主,或捐赠国家,命运不同,各有沧桑。



这幢“荣宅”,是荣宗敬呼风唤雨、屡创民族资本神话的地方;他最终黯然神伤,被迫出走,也始于此。因此,云鬓凤钗、锦衣华服,并不是“荣宅”的全部。

 

几天前,我来到修缮一新的“荣宅”,首先看的是有着彩色玻璃天顶的宴会厅,这里是荣宗敬宴请贵宾的地方。


荣氏兄弟一直视日商为劲敌,对于日本攫夺中国市场深恶痛绝。1919年五四运动后,为了联欧美制日本,荣宗敬曾在宴会厅设宴,招待欧美商人。据说,就在交杯换盏中,一位欧美大班向荣宗敬献计,荣氏集团应以期货贸易抵制日商。荣宗敬醍醐灌顶,1920年1月,开设了中国第一家面粉期货交易所“中国机制面粉上海贸易所”。之后,又开出了“上海华商纱布交易所”。荣氏集团期货贸易由此展开,有力抵制了日本“取引所”(交易所)的期货渗透。


宴会厅彩色玻璃天顶


这个宴会厅,还招待过鼎鼎大名的军阀头目孙传芳。1925年,孙传芳作为五省联军总司令,负责管辖上海市面。为了让“兵船牌”面粉赴费城万国博览会参展,荣宗敬对孙传芳寄予厚望。那天晚上,荣公馆门外岗哨林立,宴会厅人影幢幢……哪里想到,两年以后,蒋介石抵达上海,一手发动四一二政变,屠杀共产党人;一手摊派军饷,打压民族资本家。荣宗敬稍有抵挡,蒋介石即以“勾结军阀孙传芳”为名,下令查封荣氏无锡家产。

 

客厅位于底楼东南侧,也兼有会议室功能,客厅与宴会厅分列甬道两侧。


曾几何时,荣宗敬多少次在客厅制定大计、决胜千里,破釜沉舟、狂澜力挽,显示出“无锡拿破仑”的非凡魄力。然而,荣宗敬一次重大的判断失误,也在客厅——这差点让他遗恨终身。1937年八一三事变,日军进攻闸北,申新一厂、八厂迭遭轰炸,荣氏集团损失惨重。


12月30日,报上公布日伪“上海市大道政府”公告:为“救济战后商工界之苦境”,成立“上海市民协会”。荣宗敬的名字赫然在榜,他并不在意。当天下午,就在这个客厅,荣宗敬接受了《大陆报》记者的采访。

 

记者问:“‘市民协会’是否具有‘维持会’性质?”荣宗敬苦笑道:“我的厂子这么多,且大部分在交战区,我不出来维持谁来维持?……此事如呈请中国政府当局,势必不能成立。”此言刊出,立刻遭到各界抗日爱国人士谴责,荣宗敬“爱国实业家”的声望急剧下跌。


一封署名“一个不愿做亡国奴者”的信,寄到荣公馆,直指“市民协会”是傀儡组织:“在这救亡图存的时候,每个人都要负担起使命,才能达到真正自由解放的目的!”


荣宗敬读罢,幡然醒悟,立刻在《大美晚报》上发表启事:“31日贵报晨刊详载荣宗敬谈市民协会新闻一则,与事实不符……应请贵报赐予更正,以免误会,毋任企祷。”


荣宗敬(左)、荣德生(右)


面对失策,在1938年1月4日深夜,荣宗敬做出了他一生中最艰难的决定:摆脱日伪纠缠,离开奋斗了大半辈子的上海。


然而,一个月后,因伤心悔恨、心力交瘁,荣宗敬突发脑溢血去世。弥留之际,他告诫荣氏小辈:“荣家的厂子来之不易,千万不能落到日本人手中!”


这幢“荣宅”,成为荣宗敬诀别上海的地方。那天参观时,我特别想知道,这“荣宅”到底有没有“后门”?有论者称,当年荣宗敬为躲避日伪密探,是从荣公馆后门出走的。

 

走出“荣宅”大门,我还在想,这幢洋房,恐怕还藏着更多的秘密。只不过,看风景易,探寻历史真相难——几十年过去了,“荣宅”经过修缮,风景依旧;而历史风云,却早已变幻。


本文来源:解放日报·上观新闻

作者:读史老张

微信编辑:小微、胡雨松



觉得文章不错?点个赞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