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海归女曾遭家暴,现与丈夫和解喜怀二胎…全因她妈做了一件事

2017-11-22 周楠 上观新闻


遭遇家暴的妇女,该向哪里求助?

因家暴离婚后遭遇不公正待遇的妇女,还如何保障权益?

相关机构又该如何针对不同情况帮助他们?


不久前,虹口区反家庭暴力庇护救助中心正式挂牌成立。这个庇护中心里,配备了日常的生活设施,包括医务室、心理辅导室、儿童活动室等,并兼顾了妇女的尊严和隐私。虹口区因遭受家庭暴力导致无处居住等暂时生处困境的对象,都可申请庇护救助。


在反家暴项目救助后,

遭遇家暴的妇女怎么样了?

来看两个案例

↓↓↓

海归女遭家暴多年,社工介入后……


反家暴项目组老师在对遭遇家暴的妇女做心理辅导。


去年10月,虹口区妇联接到黄晶(化名)妈妈的电话,声称女儿被女婿毒打多年,自己实在忍受不下去,只能求助。

 

“爱无伤痕”反家暴公益项目组立即按照虹口妇联的要求,派专业社工(资深心理咨询师)立刻和黄妈妈联系,并和黄晶约定时间,做深入了解和心理疏导。

 

原来,黄晶留学归来,和丈夫一起在上海创业,经过十几年打拼,已经事业有成,还有一个乖巧的女儿。丈夫也受过高等教育,就是易怒,从2005年开始殴打她,也曾报过警,写过保证书等,但是家暴还是时有发生。2016年10月6日因言语不和对她再次殴打,黄晶不堪忍受,选择报警。她的妈妈则向妇联求助。

 

专业社工分析认为,该个案属于比较典型的家庭暴力。施暴者清楚自己的行为,但又控制不住,导致妻女身心受到伤害。但是夫妻感情基础尚在,双方认知度较高,施暴者有悔过的意愿和表现。家暴原因除了施暴者的个人问题,也存在着夫妻沟通、长辈干预等其他家庭因素。受害者也一再表达希望对施暴者进行惩罚和约束,希望走出这个施暴—悔过—施暴的怪圈。

 

为此,区、街道妇联、反家暴项目组和派出所一起,多方收集资料、了解情况;给黄晶丈夫开了告诫书,警戒殴打妻子的行为是违法的;社工对黄晶母亲做了两次心理咨询,让她也认识到,女儿已经长大,对女儿保护过多,其实也是一种伤害,黄晶母亲和老伴选择了暂时离开女儿,回老家生活一段时间;由于受害人和施暴人都有珍惜婚姻,共同生活的想法,也希望项目组给予专业的心理咨询,项目组对其做了家庭治疗计划,通过数次治疗,受害者和受暴者都有所触动。

 

黄晶告诉记者,“我一直认为自己的婚姻还是有感情基础的,并不想离婚。通过心理咨询,我了解到自己的原生家庭有很多问题,父亲也比较粗暴,老公父母也是粗暴之人,所以两个有感情的人,由于不会处理冲突和矛盾出现了种种问题。其实,婚姻中的自我成长是很重要的。”

 

经过长达一年的不间断的关爱,目前,黄晶妈妈和老伴已经回老家,放手让女儿自己去面对和选择婚姻生活;不久,黄晶和丈夫一起录制了感谢的视频,寄给项目组,并传来喜讯:黄晶又怀上了二胎。


帮助因家暴离婚后的外来媳妇为儿子争取利益


项目服务对象及调解对象送锦旗。


说到伤心处,38岁的外来媳妇小云(化名)依然会黯然落泪。尽管未来母子俩的生存压力还在,但经历了一场顺利的民事调解后,小云说的最多的是“没想到在上海,有那么多陌生人主动帮我”。就在昨天,她将一面锦旗送给了虹口区妇女调解委员会。

 

10年前,小云和丈夫离婚,结束了充满家暴的梦魇般的婚姻。小云从此带着儿子回到江西老家生活。按照当时的法院判决,小云丈夫每月应付儿子抚养费500元。然而,10年过去,这笔钱就没收到过几次。转眼儿子要读初中了,却因为是上海户口没法在当地就读。

 

为了儿子的读书问题,小云带他来到上海,要求前夫增加抚养费。由于前夫拒接电话,小云不敢和他接触,几经徘徊来到了虹口区妇女法律援助中心。退休法官陆霞娣主动帮助她联系前夫,经过陆法官几次释明法律,前夫同意每月付给儿子抚养费800元。

 

虹口区妇联立即指派区家事纠纷调解员为双方当事人主持调解,调解员帮助小云儿子在其所属的街道申请到每月500元的低保和78元的副食品补贴。

 

由于当事人不想去法庭,陆霞娣又指导原告就近运用网上自助终端,向虹口区法院申请立案,最后促成双方当事人在所在街道,以信息化技术作支撑,与法院审判法官直接远程视频连线,达成民事调解协议。原本可能耗时数月的官司,变成了一周完成的民事调解。更重要的是,对小云来说:“要是投诉无门,可能会做傻事。现在真的很满足。

 

这个案例,正是虹口区妇联整合各方资源,降低群众诉讼成本,促进民间纠纷就地解决,创新参与社区便民调解的举措。据悉,虹口区妇联已与虹口区法院建立长效、全面的联动工作机制,包括诉前委托调解机制、诉中强化妇联参与审判职能机制、诉后交流互动机制等。


主动电话求助的被家暴者增加


成立反家暴彩虹联盟。


在虹口服务了两年,“爱无伤痕”反家暴公益项目负责人梁芳明显感到目前呈现出两个新特点:一是当事人主动打电话求助的多了;二是和公安联动越来越紧密,当虹口公安处理相关的家暴案例时,会顺便问当事人需不需要反家暴项目的干预,这样服务的对象也越来越多了。


记者了解到,虹口区依靠公安分局警察队伍,分层建立区、街道和居民区各级妇联与公安分局治安支队、街道派出所法制员、社区民警三级联络机制。目前,虹口区公安局开具的家暴告诫书,均系申请人遭受家暴后求助于街道妇联,妇联指导其向派出所申请开具。

 

在虹口区妇联与区法院的密切协作中,特别开通了人身安全保护令绿色通道,为涉家暴案件的妇女儿童受害人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立案审理等一站式涉诉维权服务,每件案件从立案到审判、审结不超过48小时;建立人身安全保护令裁定通报制度,至今法院共受理人身安全保护令案件12件,其中出具人身安全保护令裁定5份,每一份保护令法院均送达妇联和社区,经妇联回访调查,申请人均表示未再有新的暴力发生,因此没有一件申请执行的案件。

 

也在今年,虹口区妇儿委发布了虹口区《反家庭暴力白皮书》,这也是上海市首部反家暴白皮书,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的实施推进提供了数据资料、情况分析以及对策建议。

 

在多方联动的基础上,虹口区对于家暴案例的处理也越来越专业、全面。反家暴项目助理高正军告诉记者,很多时候,施暴者的心理也是非常需要关注的。首先要有一个心理预设:再“作”的人也都是想过好日子的。有一次上门服务,他对施暴者说“之前都是听阿姨说的,特别想从您这里听听实际情况究竟怎么样。”老先生特别感动,感叹“平时就没人听我说”,一开口就倾诉了近3小时。


任何一个家暴案例都不是孤立的,它和原生家庭、代际关系等都有密切关系,对于家暴家庭,到底需要自我提升、维护关系,还是需要自我保护、彼此远离,其中都有专业的判断和处理,后续的干预,也同样是漫长之路。而从家庭这个社会最小的细胞着手维护社会和谐,则善莫大焉。


对于家暴和本文中的案例,

你有什么看法?

欢迎留言


本文来源:解放日报·上观新闻报道

作者:周楠

微信编辑:对家暴表示零容忍的纳米


大家都在看↓↓↓

专骗新能源车主!上海62名车主被骗300万,背后竟藏着一条灰色产业链

“文峰”创始人还教看风水?号称“闻气味看地形就知店命运”,想上课先交3万8

全职奶爸,就是不成功人士吗?我们采了3位上海奶爸,你来评评

换头之后,你到底是谁?世界首例人尸换头手术在中国成功引争议


觉得文章不错,那就点个赞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