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李强一周】请谁来做上海的“顶级智囊”?

朱珉迕 上观新闻 2018-11-01

除了一位社会学家和一位城市规划学家,新一届上海市决咨委委员集中在经济和科技创新领域,又以经济学家占相对多数。他们中,除了一些相当资深的宏观经济学家、战略专家,还有不少特定领域的“专门家”。


在密集会见多批国内外来客之后,上周五,李强在上海市委办公地迎来一批特殊的“客人”。

当然,他们很快就不再只是“客人”——接受聘书后,王战、王曦、王志雄、王新奎、朱民、许宁生、李友梅、沈建明、沈坤荣、陈恩红、张道根、周其仁、周振华、林忠钦、赵悦、赵燕菁、郭平、袁岳、诸大建等19人正式出任新一届上海市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成为沪上最高层级的“智囊”。

自2003年成立决策咨询委员会以来,上海已聘任过数批决咨委委员,对多项全市层面的重大决策、重大政策和重大问题进行过咨询论证,并提出过诸多决策建议;由决咨委委员领衔的咨询课题,亦常常具有风向标意义。

请谁来做这样的“智囊”,在某种程度上也能折射上海在一段时间内的发展思路。

这是李强主政上海后,市决咨委的首次换届,19人的委员数量是近年来最多的,比此前的2013年多了4人、比2010年多了5人。而决咨委委员的构成,亦有明显的新特点。

比如各种类型的“新面孔”。新一届上海市决咨委中,王战、王曦、王志雄、王新奎、李友梅、周其仁、林忠钦等7位此前曾担任过一届或多届决咨委委员,其余12位则是首次出任,其中还第一次出现了“70后”——生于1973年的赵悦,系央视财经评论员、财经智库平台“万里智库”高级研究员,在商业、贸易等领域频频发声。

52岁的郭平和53岁的袁岳也很特别。这是上海市决咨委首次聘任民营企业家和民间智库负责人,前者是华为副董事长、轮值CEO,后者开创的“零点”咨询品牌十余年前就已声名鹊起。他们的出现突破了过去仅仅由体制内的资深研究型官员、科技精英和知名社科学者组成的“智囊”结构,某种程度上,也呼应了李强在经济发展尤其是产业发展上“调动各种所有制积极性”的思路。而在上海强调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市场创新活力尤其是民营经济活力的语境下,此举也释放了这方面的某种积极信号。

另一组“新面孔”来自上海的近邻。此前,上海市决咨委委员多来自上海和北京,而这一次,聘任的视野首次投向了长三角——作为浙江、江苏、安徽的决策咨询专家代表,浙江省政府研究室原主任沈建明,南京大学商学院执行院长沈坤荣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陈恩红,第一次获聘成为上海市决咨委委员。

此前一周,上海刚刚主办过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沪苏浙皖三省一市就“更高质量的一体化发展”形成一系列共识和成果。在各界认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按下“快进键”的时候,上海的这番“引智”之举,既是表达推动一体化合作的诚意,也旨在寻找具体的合作发展空间。与此同时,来自周边的前沿研究成果与思想,也是上海需要汲取的重要养分。

还有几位深耕城市研究领域的学者的入选,则与李强一直强调的“对标”意识不无关联。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诸大建和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原主任周振华,都是沪上知名的城市经济专家,对世界城市比较研究颇有心得;后者还曾受李强邀请,在去年底的上海市委学习讨论会上围绕长三角城市群建设问题作交流。

厦门大学教授赵燕菁则是城市规划专家,曾任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厦门市规划委主任,目前他的另一个身份,是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研究专家组成员。基于上海正要打造的“卓越全球城市”目标,以及对于城市问题的高度关注,他们的到来显然并不意外。

6月8日的市决咨委委员座谈会上,李强表示,新起点上推动上海更好发展,“必须围绕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更加聚焦上海发展的主要矛盾和关键环节”。各位智囊正被期望突出前瞻性、保持独立性、强化操作性,在这些方面“更好提供前沿视角和对策建议,帮助我们不断完善政策、改进工作”。

4月以来,“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就成为李强在多个场合反复谈及的话题。他曾明确表示,当下上海整座城市的发展“重在提升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把功能做强,体现集聚辐射效应”;也只有提升了城市能级、做强城市核心功能、全面增强配置全球资源能力,上海方能更加彰显一座中心城市的地位和功能。

这正是理解上海许多布局决策的一个坐标,某种程度上,也是理解今天上海对“顶级智囊”选择路径的一把钥匙。提升能级无疑是个宏大的话题,而其破题,则需要从具体而务实的领域切入。

选择“智囊”亦是如此。继续梳理这份名单就能发现,除了一位社会学家和一位城市规划学家,新一届上海市决咨委委员集中在经济和科技创新领域,又以经济学家占相对多数。他们中,除了一些相当资深的宏观经济学家、战略专家,还有不少特定领域的“专门家”——无论卸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副总裁两年的朱民,还是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专家陈恩红,抑或集成电路专家王曦。他们同上海时下特别强调的核心功能,以及格外关注的产业领域,有着高度契合。

当然还有一个细节:19人中有3位曾在省级党委或政府担任研究室主任,2位曾经或正在市政协担任领导职务,还有多位长期任职政府研究机构,或与政府机构保持密切的合作关系。他们非常熟悉重大决策的程序,这样的履历,多少也会让“智囊”们不同于单纯“学院派”的学者专家,更能相对务实地解决实际问题。

而这恰是李强对“智囊”们的期待所在。他请专家们围绕上海特别关注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超前谋划、独立思考、大胆建议,告诉他们无论什么建议,“只要有理有据,我们都会认真对待”“不仅要研究是什么、为什么,更要研究从何切入、如何着手,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提供参考预案和建议选项”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


作者:朱珉迕

微信编辑:胡雨松


你或许也想看↓↓↓

【李强一周】“包邮区”里,上海怎么做“服务”

【李强一周】上海以什么论英雄?

【李强一周】频频同他们见面,传递什么信号?

【李强一周】寻找上海的“独角兽”




觉得文章不错,那就点个赞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