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80后小囡的集体回忆:我们都被父母送过“托班”“小小班”

王丹、栾吟之 上观新闻 2018-10-31

暑假马上就要到了

公办暑托班报名截止、一席难求

让家长们很头疼


但其实更让人烦恼的是

婴幼儿的照顾托管问题

托儿所不复存在,社会幼托机构风险重重

家长们往往无所适从



但在一些老上海人的回忆里

他们的童年就是爸妈去上班

自己去托儿所


那个年代,托儿服务在中国城市中非常普遍,上海很多企事业单位都开办了托儿所,员工在上班时可以把小孩放到其中托管。


这段往事,细数起来也颇有意思


镇政府重金打造托儿所


1950年代的托儿所


家住普陀区真如地区的老居民回忆:


1951年,真如在西港烬66号办了本镇第一家托儿所——真如托儿所,设4个班,收托幼儿100名。


1957年9月,该所有保育员4人,入托儿童75人。


1958年,收托达300余名。


1963年桃浦新村居委会也兴办托儿所。


80年代,镇政府和饮食中心店都陆续兴办托儿所。


1990年底,全镇共有托儿所10所,保育员182人,入托儿23个班共745人。


其中1986年,镇政府集资26万元重建的真如第一托儿所新舍,位于中石桥西堍南侧,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190平方米。


这座由上海市教育局设计,参照市政府、市妇联在建国西路所建托儿所式样,结构合理、美观,设施齐全,主楼4层,可容纳11个班,240名幼儿,其中5个班配有卧室、活动室;设有医务晨检室、园长室、传染病隔离室、厨房、仓库、贮藏室等,每层建有2个厕所、浴室、盥洗室及150平方米的大活动室;室外有草坪、小游泳池及各种幼儿活动器具,四周为透空室围墙,格调高雅,色彩柔和。


此外,真如饮食中心店和真西第二居委会都办过简易托儿所。


建国初期托儿所数量快速增长


1938年,战时儿童保育会成立,由宋美龄任理事长。抗战期间,战时儿童保育会抢救和保育了近3万名难童


中国的托儿所出现于1929年,设立托儿所,是为了“解放妇女”。


民国时期,高官夫人们十分热衷于妇女运动。她们推动成立妇女指导委员会,进而推进托儿所的设立,一方面援助、救济处于战时社会的妇女,一方面又从她们那里征发抗战所需的人力资源及物资。言下之意,国家设立托儿所帮你带孩子,妇女们便可以义无反顾地参加生产,支持抗战。


1938年,宋美龄在机关刊物《妇女新运》上主张,为了让妇女们有余暇从事抗战工作,要创办托儿所、公共食堂来减轻她们的家庭负担。随后,国统区各地陆续设立了不少托儿所,收容难民、工人家庭,以及士兵家属的幼儿。


此时,战时儿童保育会成立,由宋美龄任理事长。抗战期间,战时儿童保育会抢救和保育了近3万名难童。与此同时,在中共领导下的苏区和陕甘宁边区,也开设了托儿所。据统计,在解放前,全国一共有托儿所119个,按类型分劳工托儿所、职业妇女托儿所、工厂托儿所和农村托儿所等,但尚未形成规模。


托儿所的使命在建国后得到了升华。“为了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社会,发动广大妇女参加生产活动,具有极大的意义”,而照看孩子就是妇女参加社会建设的绊脚石。当时,天津统一橡胶厂一些女工,因为家离工厂路途遥远,女工们利用午休时间回家哺乳,常常“人在厂里,心在家里”。


因此建国初期托儿所的数量得到快速增长。1951年7月,全国各地设在工厂、机关、学校、街道、农村的托儿所已有7681个,收托儿童95748名,较解放前增加了363倍。后来,妇女就业迎来一个运动高潮。“妇女什么都能干,什么都干得好”,在城市,女职工要参与技术革新;在农村,妇女要参加“夺高产”运动,劈山引水、修筑大坝、修建水库、深翻土地。公社普遍建立了公共食堂、托儿所、幼儿园等集体福利机构。


1981年民办托儿所吸纳10.5万婴幼儿



历经曲折的托儿所在上世纪80年代又重新步入正轨。这一时期托儿所的设立,延续了1956年以来对托儿所、幼儿园的规定。收三岁以下幼儿为托儿所,收三至六岁幼儿为幼儿园。在制订教育计划、规章制度方面,托儿所归卫生部领导,幼儿园归教育部领导。


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托儿所、幼儿园没有严格的划分。尤其是在农村,只有条件好的公社,才专门设置托儿所和幼儿园。而幼儿园,一直以来也有“托班”、“小小班”的存在,招收3岁以下的幼儿,上世纪80年代乃至90年代早期出生的人应该对此会有印象。


此外,托儿所具体的管理单位复杂程度,也超出了普通人能理解的范畴。


在城市,各种类型托幼机构的经费开支、人事管理、房屋设备等,由教育行政部门、机关、部队、学校、群众、私人等主办单位负责管理;而在农村,则提倡由农业合作社举办托幼机构。


也就是说,一直以来托儿所都分属于不同部门管理,譬如厂矿托儿所由厂矿行政指导,街道托儿所属于街道办事处管理。


《人民日报》曾经报道过,1981年上海有民办托儿所562所,分布在116个街道,吸纳了超过10.5万名婴幼儿,占市区各类托儿所在托孩子总数的一半以上。


上世纪90年代国企改制,迫于生存需要,像托儿所这种“企业办社会”的遗留,是必须卸下来的负担。据统计,1989 年,国有、集体办的公共托育机构,还占到 90%以上。但到2010年,国有、集体办托儿所已基本消失。此外,受出生人口下降的影响,街道、小区这些质量堪忧的民办托儿所,也随生源减少而逐渐消失……


你上过“托班”“小小班”吗?

当年有过什么趣事?

留言和小观聊一聊吧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王丹、栾吟之

微信编辑:皮小姐


你或许还想看↓↓↓

上海小囡的“回忆杀”来了!小浣熊干脆面卡片、九块八磁带、小霸王学习机,还有…

跨越黄浦江第13座桥都要来了,已经建成的12座你也不一定都认识!



觉得文章不错,那就点个赞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