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5岁牛娃简历”刷屏,家长回应了️,HR网友:一看就“注水”

上观新闻 2019-02-15

这两天,一份5岁小朋友的简历

上了微博热搜,引发讨论

而今天孩子的家长出来回应了



这份简历是投给上海的一所国际学校

制作得非常精美

里面的内容


让不少网友直呼:

我们早就输在了起跑线上


简历显示,这位小朋友的父母都毕业于复旦大学,两人都是外资企业的高管。



简历里详细记录了小朋友各个方面的能力,非常全面。


阅读方面,小朋友大班时识字量达到1500字,列出的中文书单有《皮皮鲁与鲁西西系列》《深见春夫作品系列》《DK少儿百科》;


英文阅读更加厉害,小班时年阅读量120本、中班时年阅读量500本、大班时年阅读量500本……小朋友在自我介绍中还说,每周要写三篇英语日记。


还列出了英文阅读书目的书目,密密麻麻好几页。感受一下↓





数理方面,小朋友说,自己做过20多本思维书,里面有空间思维、记忆力训练、逻辑推理、计算练习、几何认知。


艺术方面,这位小朋友从小班开始就是小主持人,从四岁半开始学钢琴,还一直坚持学街舞,两岁多开始学习涂鸦,已经有150多幅作品。


去过的地方也不少↓



孩子家长:

走红是个意外,想要低调处理



孩子就读幼儿园:

他平时在学校表现很棒


另外还强调,他们幼儿园的孩子都这么棒。




不少网友感到“暴击”:

才是一个幼儿园小朋友的简历

精细程度已经堪比大企业展示PPT



更悲哀的是,连这个简历PDF也不会做……



有网友直言不讳:“你以为是孩子的差距,其实是你。”


家长的焦虑感简直溢出屏幕了~


不过,也有网友质疑简历的“水分”


也有网友提出质疑:年阅读量500本是怎么做到的?



有网友仔细看了下书单

说其实一些儿童英文绘本字很少

一天好几本也很正常……


也有人说虽然看上去去过很多地方

其实把上海周边的也都算上了


“文案狗”和HR忍不住点评

这是夸出花了……



其实,之前各地不乏一些“牛娃”简历


这位牛娃有一对

生物博士妈妈和工程师爸爸

已经认识了超过2000个汉字

会画心肺循环、神经传递等等


玩手机的方式很奇怪

喜欢玩微信里的图片推理


这个孩子2岁已经会

自己刷牙洗澡了

识字量2000以上

博士妈妈常常被她问倒

24点、数独已经非常娴熟


复旦硕士老妈和清华博士老爸

3个半月开口说话

6个月夺得全省第一

18个月熟背《弟子规》

3岁就会潜水

10分钟就学会了骑自行车


用英语聊美杜莎和居里

教爸爸用法语问好




三个半月能开口说话

一岁能和美国游客用英语聊美杜莎和居里

还有五岁已经能够看一点微积分

……


这些被戏谑“超过爱因斯坦”的神童

早在今年4月份

就在朋友圈刷屏过一波了


当时,小观的作者评论

网筛简历有多牛气,

育儿之路就有多焦虑


网传沪上某“牛校”当时正在进行的招生网筛里,大量家长为自己的孩子精心编写并提交了这样的简历。其真实性虽仍待考,但从社交媒体、家长圈内激起的热烈反响来看,这样“敢写敢吹”的家长,非但不在少数,甚至在引领潮流。


“晒牛娃”倒不是一个新现象。百度输入关键词“幼升小+网筛”,围绕某校500字的自我介绍和200字的特长描述,有看不完的撰写技巧和案例呈现——显然,市场需求很大。从过来人的经验也可知,在不少地方,网筛与其说是看孩子的自身能力,不如说是看家长的包装能力。


也正因此,那些以孩子口吻写出的自我介绍,都是父母费尽心思塞入了大量信息的写作比拼。“要不露声色地夸孩子,突出孩子的自学能力比突出现有能力更重要,突出家长对孩子学习的重视度与配合度……”这类谆谆教诲,想来出自一位出色的“简历启蒙老师”。所不同的是家长的领悟能力和写作水平,使得“自夸”也显出了“含蓄”和“赤裸”的差异。


当然,依照常识,真正“卓尔不凡”的“牛娃”毕竟不在多数,“比肩爱因斯坦”的怕是比凤毛麟角还要少。大多数华丽的简历,其实都带有某种“夸大宣传”乃至“溢价”的成分。所以也有网友说,掺了假的“优秀”学生,早晚会被打回原形的。但如果教育机构任由“斗秀场”的那一套成为“敲门砖”,老实人在一开始就吃了亏,显然离公平更远;而如若家长的欺骗,是对某些地方“网筛”规律的总结、概括和参透,那么教育机构恐怕更应反思。


教育是社会的缩影。无论是简历吹牛,还是朋友圈炫耀,都是社会风气的惯性使然。教育界长期流传着“家长鄙视链”,与之相似,高调晒简历的本质还是展现优越,贩卖焦虑。


一方面,在这个崇尚“赢在起跑线上”的时代,大量投入的家长亟需机会证明自己孩子的优秀,海选入围也算是孩子能力的一个证明,“进入前20%”至少表明幼儿园阶段的校外机构没白上;另一方面,散落在一份份个人简历中的国外旅行、钢琴私教、潜水爱好,表面上写的是孩子的能力、兴趣、经历,实际上就是一场家庭实力的大比拼,不放到朋友圈做阅读理解,实在可惜——难道这是我们想要的那个社会吗?


但就在笔者写此文时,听说一份如实撰写“识字不多,坚持运动”的“普娃”简历也通过了网筛。这很让人高兴,毕竟在看上去的全民疯狂中,仍有“坚定的清醒者”——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他们提供了一种希望。


不过,这样的家长应该不会乐于“自曝”简历,即便“自曝”,恐怕也不容易在社交媒体上“病毒式传播”。那么明年此时,是不是大多数人依然会朝着霸气简历的路数走,大多数家长也将继续在“别人家的牛娃”的光环下,焦虑地育儿?


不可否认

现在的孩子确实越来越优秀

但变成另一种形式的攀比

就有点不是滋味了


对于孩子们的“牛”简历

你怎么看呢?





综合扬子晚报、都市快报、梨视频、人民网上海、上观新闻、新浪微博等

相关作者:谢飞君等

微信编辑:纳米


大家都在看↓↓↓

【李强一周】“全世界最聪明的大脑”,为何齐聚上海

纠结!小观零食柜里这么多好吃的,究竟要送给哪条锦鲤?你来定→

定了!纽约有百老汇,上海人民广场演艺区取名为……

进博会交通管制第一天,我的车该怎么开?上海公安:大胆听导航的!




觉得文章不错,那就点个赞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