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三年,黄浦江边“油罐变身记”
阳春三月
黄浦江畔又将迎来一座新的文化场馆
历时近三年的更新
位于徐汇滨江的上海油罐艺术中心
将于3月23日正式向公众开放
油罐艺术中心
自2016年项目启动建设,小观就一直关注油罐“变身”的进展。
而今开放在即,在此为大家独家呈现油罐艺术区历年“私房照”,细数这处老工业遗存的步步蜕变。
改造中的油罐区域俯瞰,可以看到,设计师用人为搭建的地下空间串联起五座油罐。
油罐区原貌
改建中的油罐
油罐艺术区占地面积6万余平方米,室内建筑面积约1万平方米。
这里曾为龙华机场提供飞机航油,包括5座储油罐罐体、一座消防水池、码头以及其他配套设施。
2009年,尚未更新开发的徐汇滨江全貌,机场跑道清晰可见。
原中航油油库
2017年10月,油罐艺术公园施工现场鸟瞰。
2018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期间,位于主会场的油罐艺术公园曾是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的展示区。
仔细观察“油罐们”的地理位置,介于龙腾大道与龙耀路交叉口。
从西向东眺望油罐区,一座“直挺挺”屹立着的立方形建筑,正是龙耀路隧道通向黄浦江的通风口。
油罐区夜景
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期间,油罐艺术公园曾是大会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展示区。图中被大会海报包裹住的就是龙耀路隧道通风口。
在油罐艺术中心创始人、著名收藏家乔志兵看来,东临龙腾大道,西接黄浦江滨水岸线的油罐区域,位置其实很不错。
距离油罐不远,已经建成的蓬皮杜艺术中心也将于今年开放。
可以预见,不出2019年,这里就会是上海又一个形象“扎台型”、适合“凹造型”、内核“有腔调”的新地标。
2018年9月,油罐区俯瞰。
去年9月,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召开前夕,乔志兵在徐汇举行的一次文化演讲中曾介绍,油罐艺术区的原址曾有7座航油储油罐。
在对滨江空间进行规划更新时,需拆除其中2座,腾出空间建设直升机场。
规划师们在“东西向拆”还是“南北向拆”中纠结,最终选择了后者。
2009年开发前的油罐艺术区,7座白色油罐清晰可见。
“方案一直变化,想法越来越好,现在呈现的是最好的形态。”
这里不得不提一下“油罐们”服务多时的龙华机场。
始建于1917年的龙华机场最初只是黄浦江边的一片大操场,上世纪30年代逐渐成为当时的远东第一大机场。
1946年龙华机场航拍图,机场跑道清晰可见。
上世纪30年代,龙华机场。
上世纪20至30年代间,龙华机场鸟瞰。
再来看看提供航油的油罐——
“外壳”是厚实的钢板,即便在龙华机场退出历史舞台后,空置的油罐也并未出现变形,因为钢结构有力地支撑住了罐顶巨大的压力。
2017年11月,油罐艺术中心施工现场。
油罐内部的空间开阔,五座油罐的挑高均超过15米,拥有极具工业特点的穹顶和曲面圆周空间。
当油罐的顶部被“掀开”,登上罐体屋顶的露台,喝喝咖啡,吹吹江风,黄浦江东西两岸的美景都能尽收眼底。
5号罐内部空间
4号罐顶层露台
即将举行阿根廷艺术家罗哈斯个展的3号罐有一扇电动天窗,可以自动开闭。
在油罐艺术中心,设计和施工中融入的巧思还有不少。
3号罐改造施工中
人工智能大会期间作为企业展示馆的3号罐
油罐艺术中心施工现场
乔志兵介绍,在改造过程中,每一座油罐的内部结构其实都不相同。
比如在正式施工前,需要先在油罐内部打桩,对整体建筑进行加固。
但问题来了,假如在罐体顶部打个“大洞”引入桩机,势必会对原本完整的罐体造成破坏。
2号罐改造中
2018年夏,油罐艺术中心施工现场。
2017年11月,油罐艺术中心施工现场2号罐。
最后施工方案决定,先将一部分桩机从开了小口的屋顶吊装进罐体内部,其他零部件则从油罐预留的开孔送入。
打桩的时候,施工人员把油罐当做一块“大蛋糕”,“对切”分成四块,依次打桩,减少了对工业“老家底”的影响。
油罐改造工地俯瞰
俯瞰整个油罐艺术公园,除了五座油罐之外,还有下沉式广场、阶梯式绿地、花卉绿植以及消防水池改造而成的景观水池。
阶梯式绿地与喷水池
施工中的下沉式广场
临江亲水平台的“C”型曲线设计,将临江空降连成一线;
在人工智能大会前夕种下的36种花卉植物,营造出一片盎然生机;
油罐之间的自然坡度和地下空间的联通,使得艺术中心的展陈、教育、轻餐饮空间与户外的广场、绿地与公园“无缝衔接”。
“C”型临江亲水平台
在4号油罐露台眺望浦江两岸
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前夕,油罐艺术区的景观绿地正在加紧施工。
完成施工后的绿地
油罐区域及其周边滨水空间的开放,使上海城市景观生态又多了一种新的表达方式。
黄浦江边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正在等待世人的拥抱。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舒抒
微信编辑:大白
◢ 猜你想看↓↓↓
活久见!女子酒驾发朋友圈“求抓 ”,竟是为了…上海警方迅速为其“圆梦”
快来领奖啦: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下载上观新闻APP
嘿,星标我们了吗?
“嗯,这篇好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