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刚刚,港理大正式解封!

吴泯 宰飞 上观新闻 2020-01-25

搜出3800多枚汽油弹

检获大量弓箭、巨型抛弹器

……


据海外网消息:

随著警方完成搜证及移走大批危险品

刚刚,港理大校园已可自由出入

大学对开的畅运道亦已解封



来到位于红磡的香港理工大学。这里之前经历了几天几夜的“战火”,变得分外冷清,甚至有种难以言说的死寂感。

而在香港科技大学与香港中文大学,虽然没有镜头前理工大学那么火光冲天,但两校的压抑感惊人相似:黑衣黑裤黑口罩的人在校内游走,人流密集处喷着斗大的黑字,到处能看到政治类海报与煽动性言论,整个校园被社会上的情绪所裹挟。

我们不禁要问
香港的大学生怎么了?


与警方激烈对抗的大学生

竟自认是城市“英雄”


5个月前恐怕没有人会想到香港竟有这么一批“勇武”大学生,沉溺在政治漩涡中不能自拔。他们在街头、校园与警方激烈对抗,发明“私了”“装修”这些自我美化的暗语,甚至出现无端攻击内地学生情况。


在当地媒体的报道中,这些年轻人说是为了“香港未来”,认为自己是城市“英雄”。或许是这样的观点,给他们“勇气”做出许多过去连梦里都不敢想的事情。


但问题是,给这些黑衣人赋予所谓“正义感”的事情,远远不是他们想象中的那样。或者说,他们看到的只是问题最表面。

比如,要求“撤销被捕人员起诉”,表面看能让手足免于刑责,但却以牺牲香港法治精神为代价。
再如,10月17日,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就说,香港示威者提出的“五大诉求”旨在推翻香港特区政府。也就是说,要求满足“诉求”只是“表”,争夺这座城市的管治权才是“里”。


另一个小细节就是,前段时间香港校园中会看到这一幕:学生老师在与黑衣学生就政治问题争论时,一旦后者理屈词穷,就会喊上几句“五大诉求,XXXX”之类的政治口号。我们常说,有理不在声高。这些让他们如获至宝的壮胆口号,掩盖的正是无法回应质疑的尴尬与心虚。

谎言就是谎言。即便给披上了一件光彩的“英雄”外衣,依然如此。


一切都归因于政治

就能解决问题吗?


如果一切问题都能归因到某个简单原因上,那人世间一定能少了很多烦恼。

这几个月在香港,明显感觉到这座城市泛政治化倾向愈发严重。穿衣服的颜色,吃饭选的馆子,甚至在外说粤语、普通话还是英语,都能被演绎成一种政治表态。这段时间反对派有句口号“黄蓝是政见,黑白是良知”,而在现实中恰恰是“黄蓝”政见凌驾在“黑白”良知之上。

最直观的例子,黑衣人打砸中资企业、美心餐厅,就是可以被某些人容忍的行为,但警方使用警械严正执法,就成了不可接受的行为。

学校中也是如此。看着年轻人如痴如醉地参与政治中,有识之士担忧这些行为会把社会推向危难之中。更令人不安的是,整个社会大环境的泛政治化,以及校园小环境的泛政治化,让一些学生天真地以为解决一切问题的钥匙就在政治上。

恐怕连反对派自己都不会相信,满足了所谓的“五大诉求”,大学生的住房、就业、贫富悬殊等深层次、结构性矛盾就能迎刃而解。


让“被偏爱的有恃无恐”

这是负责任态度吗?


看到香港有些人对黑衣青年的评价,让人想到陈奕迅在《红玫瑰》中唱到的,“被偏爱的有恃无恐”。

举个例子,对于那些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如果发生在平时,主流舆论就会说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应当依法处理。但同样行为发生在当下一些年轻人身上,就有人找出各种理由为其辩解。

很多人看过德国之声记者Tim Sebastian与香港城市大学学生邵岚之间的对话。

当Tim问邵岚,如何看待殴打意见不同者、欺凌警察子女。
邵岚说这些方法“不理想”。
Tim很惊讶:“你不谴责这些(行为)?”并继续反问:“你甚至不能直视我说,‘我谴责这种不人道对待’?”


这句话既是在责问邵岚本人,何尝不是拷问所有对暴力沉默的人。特别是那些立场先行的香港政客,持暧昧态度不愿意与暴力“割席”,甚至辩称是“兄弟登山,各自努力”,希望借助年轻学生在街头与警方激烈冲突,为自己谋得更多的政治利益。

或许还有年轻人沉溺于“一场游戏一场梦”中难以自拔。但旁边人,特别是有资源、有声望的社会人士,如果还把这些孩子当作城市未来的话,就应该要一语点醒梦中人,停止暴力行为。


暴力活动停歇后的香港

似乎又恢复了平静

但平静背后却是未愈合的伤痛


校园外,因修例引发的非法游行、暴力活动也加剧了不同群体的对立。支持泛民主派和支持建制派的市民之间,裂痕愈撕愈大。理性声音被埋没。

置身于风波中,只问立场,不问是非
在任何一个议题上
先划线站队表明政治态度

撕裂存在于陌生人间。


一位从内地来港5年的朋友说,以前在香港,说普通话或是粤语,透露的只是你的地域身份;而现在,对方首先会从语言里判断你所在的阵营——你是我们这边的,还是他们那边的。


撕裂存在于朋友、同事间。


修例风波发生后,立场相左的同事大多会小心翼翼避开政治话题。一位来自内地的朋友称,原来他们公司里有位香港本地同事,和内地同事关系融洽,大家会分享零食,会说说笑笑。


但最近的一天,她向这位同事打招呼,对方却视而不见。现在,公司开会的时候,香港本地员工坐在一处,来自内地的员工坐在另一处。


这样的故事几乎在每家公司、学校发生。一位大学刚毕业的女生表示,自从暴力事件发生后,她和几个多年好友便再也不联系,大家似乎是有了默契,你不找我,我也不找你,就这样成了陌路。还有在社交工具里删除好友的、在脸书上决裂的,每当接触一个香港朋友,就会听到一段这样伤心的故事。


更隐秘的撕裂发生在家庭。


中国人自古有家丑不可外扬的古训,很少有人向外界倾诉“黑色恐怖”造成的家庭纷争。但是,这类故事还是弥漫在香港社会。


一些受了激进言论鼓动的年轻人,逼着父母在区议会选举中给泛民主派投票,或是为阻止父母给建制派投票而把他们的身份证藏起来。一些内地、香港联姻的家庭,因为观点冲突而产生内部矛盾,有些成员甚至不再说话。


旺角的马路上、墙壁上,随处可见暴徒喷涂的字迹
暴徒挖走的地砖还没来得及铺上


如今,封锁了两周的香港理工大学

已开始清理校园废墟

而暴力带来的社会心理裂痕

不知何时才能弥合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作者:吴泯、宰飞
微信编辑:皮小姐


◢ 猜你想看↓↓↓
封锁两周后,香港警方进入理大!黑衣蒙面的暴徒竟还叫嚣自己“光明正大”?
驻港部队会否行动?国防部表态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下载上观新闻APP



嘿,星标我们了吗?

“嗯,这篇好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