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真带去日本的舍利首度亮相上博,你到奈良也不一定能看到!
鉴真(688年—763年10月4日),唐朝僧人,广陵江阳(今江苏扬州)人,律宗南山宗传人,也是日本佛教南山律宗的开山祖师,著名医学家。曾担任扬州大明寺主持,应日本留学僧请求先后六次东渡,弘传佛法,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与交流。
鉴真在中、日两国都享有很高的声誉。763年(广德元年)10月4日,鉴真在唐招提寺圆寂,终年76岁。日本人民称鉴真为“天平之甍”,意为他的成就足以代表天平时代文化的屋脊(比喻高峰、最高成就)。
15世纪鉴真和尚像
唐招提寺位于日本奈良市,由东渡日本、弘扬佛法的中国唐代高僧鉴真(688—763)亲手兴建,是日本佛教律宗的总本寺院。
这座具有中国盛唐风格的建筑物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东山魁夷(1908-1999)是一位深受日本国民喜爱的风景画家,他的作品受到包括日本皇室在内的各界人士青睐。
1971年东山魁夷应唐招提寺之请为御影堂内的壁龛、拉门绘制图画。为此,他潜心研究鉴真的生平与唐招提寺的历史,遍访日本自然景观。
鉴真带去日本的舍利首次回乡展出
此次展览共分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遥凌沧海”遴选唐招提寺珍藏的5组与鉴真相关的文物,包括日本孝谦天皇(749—758在位)仿王羲之笔意所题的“唐招提寺”敕额,为供奉鉴真东渡带去舍利的“金龟舍利塔”,描绘鉴真弘扬佛法、壮烈人生的《东征传绘卷》,宋刻本与和刻本的佛教典籍《一切经》,以及日本室町时代(15世纪)的设色画轴“鉴真和尚画像”。
鉴真东渡日本是为了弘扬佛法,他把日本天皇赐给他的宅邸变成了学习戒律的道场,也就是唐招提寺。
敕额中的“唐招提寺”四字为竖排双钩体,刻于木制匾额上。据寺院文献记载,此匾为唐招提寺初建之时孝谦天皇题写,挂在讲堂或者中门之上,以行书书写,字体纤细,略有王羲之的风格。
“金龟舍利塔”是为供奉鉴真带去日本的舍利而铸造的容器。
舍利塔为铜铸鎏金,塔顶屋檐等各部分均按照宝塔的建筑结构制造,塔身采用透雕工艺刻画了藤蔓花纹(日本称作“唐草纹”),透过花纹可以看到存放舍利的唐代琉璃瓶(展览所示琉璃瓶为复制品),瓶中存放着鉴真带去日本的舍利,此番是首度回到故乡展出。
《东征传绘卷》修复好后才亮相上博
《东征传绘卷》绘于1298年(永仁六年,日本镰仓时代),作品描绘了鉴真从出家到东渡日本建立唐招提寺的辉煌一生。
《东征传绘卷》第二卷第三段部分:鉴真下榻阿育王寺
大部分故事情节根据日本奈良时代(710—794)著名学者淡海三船(722—785)编写的《唐大和上东征传》绘制。
《东征传绘卷》画面丰富精美,人物动作、表情生动有趣。这种绘卷和后来的连环画、漫画有异曲同工之妙,先有一段序文,再有画面描述。
此次将展出两卷,展期内将经历一次换展,其中卷二展出时间为2019年12月17日至2020年1月12日,卷五展出时间为2020年1月14日至2月16日。
奈良博物馆馆长松本伸之介绍,这两年,由日本国家出资对《东征传绘卷》进行了修复工作,修复后状态比较好,才得以来上博亮相。
东山魁夷隔扇画十年心血绘制
展览第二部分“情景交融”,展出了东山魁夷受邀为唐招提寺御影堂绘制的68面隔扇画。
隔扇画是日本室内隔断空间的拉门或墙壁,通常以绘画为题材,是日本传统的一种室内建筑美术作品。
从1971年起,东山魁夷为创作这些极富历史意义的隔扇画,研究鉴真的生平与唐招提寺历史,遍访日本的名山海景,于1975年5月完成了《山云》和《涛声》。
他三次游历中国的自然名胜,吸取中日古代绘画艺术的精髓,将其胸中的情与景完美地交融在画作中,于1980年2月完成了《扬州熏风》、《桂林月宵》和《黄山晓云》,最后在坐龛内部绘制成《瑞光》。
在唐招提寺御影堂安放鉴真和尚坐龛的正房,画的便是《扬州熏风》。“这是东山魁夷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用水墨作画,画中可见扬州瘦西湖上雾气蒙蒙,风吹拂着杨柳,就像唐诗里描绘的‘烟花三月下扬州’的景象,那是鉴真最熟悉的故乡风景。”擅用色彩的东山魁夷为何要用水墨作画?此次展览内容策划、上博展览部金靖之分析,由于鉴真是中国人,却永远留在日本,因此东山魁夷用中国的水墨描绘中国山水的方式,让他仿佛回到故乡扬州,以此纪念这位先贤。
这些从构思到制作完成花费了10年心血的巨制,是东山魁夷创作生涯中的一个里程碑。
展览以御影堂建筑为本体,按照原来的格局设计展厅,基本复原了隔扇画的室内场景,将情与景交融在御影堂中,让观众身临其境,感受完整的艺术空间。
此外,展览还展示了唐招提寺收藏的书法家赵朴初的两幅书法作品,以纪念其在上世纪80年代积极促成唐招提寺鉴真和尚像回归故里的善举。
展品的年代从八世纪到二十世纪,横跨1200年的历程,见证了中日文化交流悠长的历史,宛如一道道绚丽的彩虹遥凌沧海。
“2019年正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中日文化交流协定缔结40周年,上海博物馆以此次展览献给古往今来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贡献的先贤先学,续写中日两国的友好篇章。”上海博物馆馆长杨志刚说。
本文综合自: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微信公众号“上海博物馆”
作者:钟菡 等
微信编辑:大白
◢ 猜你想看↓↓↓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下载上观新闻APP
嘿,星标我们了吗?
“嗯,这篇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