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上海这些年,哪些变化最打动“魔都”市民?答案令人感动

孟群舒 戚颖璞​ 上观新闻 2020-08-19
上海这些年
哪些变化最打动你?

是每天晨曦初露
能在黄浦江滨江摆臂迈腿,跑步、散步?

是分布各处的老建筑
变身美轮美奂的文化、艺术、商业空间
成为时尚“打卡地”?

还是傍晚和周末
不少中小学的运动场馆免费开放
能愉快地三五结伴,锻炼出汗?


有人提到了:
黄浦江昔日封闭的生产岸线
变成开放贯通的公共空间

黄宝妹退休前是上海国棉十七厂职工,是闻名遐迩的老劳模,当年工厂就在杨浦滨江边。她亲眼目睹了滨江的巨变,感慨万千。昔日封闭的生产岸线变成开放贯通的公共空间,曾经冰冷的工业“锈带”变身充满欢声笑语的生活“秀带”。留下她青春记忆的锯齿形纺织车间,已成为上海国际时尚中心的新品秀场。

从封闭到开放,这一巨变载入史册,也感动着申城居民。一项调研数据显示,滨江开放不到两年间,到访黄浦江边的人数同比增加50%。

继黄浦江贯通之后,上海还在推动苏州河沿河住宅小区、工厂单位打开围墙,努力在今年年底实现苏州河42公里岸线贯通。为百姓送上又一份沉甸甸的大礼。



有人提到了:
学校体育场馆打开了大门

上海曾饱受体育场地稀缺之困,尽管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从30年前的两张A4纸扩大到2.23平方米,但需求依然强烈。鉴于超过六成体育场馆在学校,市委、市政府下决心,出台政策措施,让学校体育场馆打开大门。

西可体育参与了47所学校的体育场馆开放,通过增设智能化技术设施,居民“刷脸”“打卡”进入学校运动场。负责人龙利红说,在政府、学校、企业等努力下,百姓走进学校运动场馆,健身与吃饭、睡觉一样,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有人提到了
北外滩这块宝地被激活了
工作、生活、休闲环境在这里都是一流的

北外滩与外滩、陆家嘴构成了“黄金三角”,苏州河与黄浦江交汇于此,沿江沿河的一栋栋历史建筑,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变化。


为了激活北外滩这块宝地,让历史建筑不再沉睡,虹口对海鸥饭店、红楼灰楼等滨江历史建筑启动保护更新,打造具有国际水准的滨水会客厅;同时,还计划打造适宜步行、骑行的慢行系统,配置高品质的公共设施体系,营造一流的工作、生活、休闲环境,努力打造上海新时代都市发展新标杆。


不少人还提到了:
一批历史建筑的硬件设施得以修葺
重新融入居民生活

今年3月,徐汇区复兴中路上,近百年历史的黑石公寓经过保护性修缮重新开放,底楼开设的“幸福集荟”书店成为时尚新地标;


黄浦区江西中路的“老市府大楼”,从去年10月起开始保护性综合改造,今后将作为高端金融办公和文化公共空间,并配置特色商业空间;


坐落在静安区黄金地段的张园,正开展国际方案征集,将开展综合性开发,努力让昔日“海上第一名园”焕发新活力。



从这些已建、在建和待建项目看,拥有不同年代建筑资源而又寸土寸金的上海,正通过精细化的风貌保护和城市更新手法,让公共空间复合叠加历史、文化、商业等多种功能,为市民和游客带来独特体验。



如何才能建设一流的城市,这是上海城市建设管理者反复追问思考的问题。

对人的需求的重视和城市更新的实践,开辟了上海城市存量发展的新路,亦形成了一种新的城市治理方式。

放眼全市,越来越多的“新面孔”正参与基层的建设管理实践——

浦东塘桥街道峨海小区,居民投票将一处废弃闲置近20年的配电房,改建为阳光阅读室;

同济大学教授邀请“00后”参与城市街角设计,为的是留下“放学路上的美好回忆”;

杨浦、徐汇、普陀等区率先建立“社区规划师”制度,邀请规划、设计、建筑领域专业人士走出“象牙塔”,参与道路景观设计和社区微更新……


城市发展一小步,幸福生活一大步
上海的那些变化最打动你?
留言说说吧!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孟群舒 戚颖璞

微信编辑:皮小姐


◢ 猜你想看↓↓↓

上海人为啥愿为买块炸鸡、买件衣服,排队三四小时?

敏感时期,上海中小学生发热人数上升了!别慌~专家来支招,赶紧收藏→

美国泰森一禽肉屠宰企业发生员工聚集性感染,海关总署暂停其产品输华→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下载上观新闻APP

嘿,星标我们了吗?


“嗯,这篇正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