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估价45万的藏品,被“熊孩子”撞坏后....上海玻璃博物馆:有救了!网友:太暖了!
城堡被损坏后
一些网友认为应该
“禁止小朋友参观”
@黑色的春水:建议部分展览明确禁止儿童入内
@做个梦起来就暴富:能不能规定几岁以下的不得进入某些区域?
有人觉得
之所以有“熊孩子”就是因为有“熊家长”
@pililibeibei:建议让孩子家长赔偿,作为监护人应该尽到监护义务,孩子和家长都该有个教训。
@怡安永逸:贴个标签,损坏照价赔偿,来时候先保险公司估个价。没什么比让孩子爹妈掏钱更能遏制熊孩子的了
事件刚发酵的时候上海玻璃博物馆立场就很鲜明:小观众已经认识到错误
相信未来一代会成长为好观众
而在7月18日,馆方的微信公号还发了一篇文章处理方式之大气,超拉好感
· 他们认为骂别人“熊孩子”,是走偏了:
“给孩子打上犯罪者标签,并禁止小朋友参观,作为博物馆人,我们觉得画风逐渐走偏……”
· 同时,他们不认为应该怪家长的教育出了问题:“神兽看护人aka家长们,虽然去博物馆的路上千叮咛万嘱咐,“眼观手不动”“不要跑不要闹”,可是到了之后,还是抑制不住神兽的爆棚行动力和精力?”
· 馆方表示理解孩子们在参观中“摸一摸”的冲动:“用触觉感知这个世界,是人类的本能,更何况充满好奇心的小朋友,他们甚至会捡起地上的小垃圾放进嘴里尝尝味道,在他们的世界里,没有什么不可以。”
对的,没有什么不可以但是要注意礼仪~
表明了立场之后,上海玻璃博物馆给出了针对“熊孩子”的“治愈良方”
“不要触摸展品,不要追逐打闹,不要展厅内饮食,不要翻越围栏……”
为此,上海玻璃博物馆决定推出公教活动——礼仪工作坊2.0版儿童礼仪工作坊
他们认为,在我们的世界里,孩子决不是潜藏的破坏者,通过引导,他们也可以是博物馆的守护者。
这次礼仪工作坊活动是城堡被损坏事件发生后,馆方一早计划好的:
现在,专治博物馆内“摸一摸”“蹭一蹭”“靠一靠”等疑难杂症的“治愈良方”来了~参加吗?据上观新闻7月12日报道,馆方表示,将从这次的遗憾中积极学习并思考,未来会特别设计升级面向孩子们的参观“礼仪工作坊”,承担起更多教育责任。希望能通过博物馆公众教育活动,将文明参观转化为一种可以趣味性习得的知识和习惯。
消息一出网友纷纷表示要报名:
这才是教育!
和上海玻璃博物馆类似当游客无意损坏展品时大部分博物馆或美术馆都不要赔偿,而选择了原谅为主
· 2006年,一位名叫尼克·弗林的外国观众在参观剑桥大学菲茨威廉博物馆时,被自己的鞋带绊倒,一下子打碎了3只价值约17.5万欧元的17世纪花瓶。
他唯一受到的惩罚是收到博物馆的一封邮件:“在近期内请勿再踏足我馆。”
· 2017年,英国《每日邮报》曾报道,一位中国留学生在参观展览时,因为自拍不小心碰倒了一个陈列展品的方形柱子,导致后面陈列展品的柱子发生骨牌效应,相继倒下,最后导致价值20万美元的艺术品被损坏。
她还被馆方安慰:“这只是一个意外,她还是个学生,不需要她做出赔偿。”
嘿,星标我们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