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张文宏直言:二次感染不值得讨论!全球4000万人确诊新冠,二次感染仅9人

侍佳妮 上观新闻 2021-01-05
10月22日傍晚,2020浦江创新论坛系列活动“特别对话:科技创新与全球健康共治”在浦东举行,由曹可凡主持,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市科协前主席陈凯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副院长陈尔真,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高级顾问兰斯·罗德瓦尔德(Lance Rodewald),共同探讨这一话题。


主持人曹可凡提问,中国成功抗疫的背后,也暴露出中国在公共卫生等领域的一些短板,“那么从基础科学研究来看,我们还有哪些短板?未来应该如何补齐短板?”

对于这个问题,张文宏指出,这次疫情最终取决于全球能不能很好控制疫情。只有中国控制得好,从长远来看并没有用,因为国际交流不可能长期停摆。

现在,中国还需要加强两个方向的研究:
一是对症治疗药物,能够使重症病人病死率下降;
二是疫苗,保护脆弱易感人群,也能降低病死率。张文宏说:“目前对症药物和疫苗都还没有真正问世。所有事情都要等它水落石出,才能吃下这颗定心丸。”

治疗重症病人的过程中,呼吸机是一种良好辅助手段,但关于呼吸机研发生产,其中有一些核心技术中国并不掌握。陈尔真认为,这是当前普遍存在的事实,尤其是在高端呼吸机和ECMO方面,中国还存在不少技术短板,不能达到临床需求,“在这些方面,我们仍然需要科技攻关,才能救助更多重症患者,降低病死率。”

作为药学专家,陈凯先认为,面对新冠疫情,中国药学界已经发现了一些新药,并且发表多篇相关论文。但中国当前的药物研究领域也有问题,主要集中于对重大突发传染病的技术储备、成果储备薄弱,不能完全做到防患于未然。

陈凯先总结了形成这种现象的三个原因:一是在制定科学计划时,没有将传染病预防放在重要位置上;二是一些药物研究需要P3级别的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符合条件的实验室数量不够,成为一大制约因素;三是对药物的评价手段非常欠缺。陈凯先说:“我们需要解决这些不足,不单对这次抗击新冠疫情有利,对未来迎击可能出现的新挑战也有长远价值。”

而兰斯·罗德瓦尔德在听完主持人提问后笑道:“你问我中国的短板,那就问错人了,因为我真的对中国抗击疫情的措施非常敬畏。我只是一个见证人。”他认为,中国抗疫措施中最值得其他国家学习的是密切接触者管控,这需要大量人力物力,但能够有效切断病毒的传播路径。

国际合作已成大趋势

全球疫情发展至今,国际合作已成大趋势。世界主流国家都明白,病毒没有国界,没有国家能独善其身,或者依靠自身力量遏制新冠发展,国际合作至关重要。兰斯·罗德瓦尔德认为,全球共同开发疫苗是国际合作共治新冠疫情的关键,国际合作可以快速生产出安全可靠的疫苗,让疫苗最快地被老百姓有效运用,让世界重启。

陈凯先则指出,抗疫国际合作需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研究领域的交流合作,比如在疫情早期,病毒基因组测序、病毒结构生物学等数据迅速公布,全世界科学家共享,对药物和疫苗研究非常重要。再如上海发现一种老药可以在体外遏制新冠病毒,不知道体内实验有没有效果,英国一家基金会主动拿出150万英镑赞助该研究。另一个就是研究成果的应用和推广,用全人类的智慧和力量来战胜疫情。

国际合作固然重要,外防输入也千万不能放松警惕。中国疫情已经得到很好控制,但全球疫情依然严峻,欧洲出现第二波疫情,美国感染人数依然居高不下。世界全部停顿似乎不太可能,在此背景下,中国应当如何防止输入性病例,如何继续有效守住国门?

“实际上大家已经不是很关注这个问题了。”张文宏坦言,老百姓对这一情况已经非常熟悉,只要谨慎维持原有防疫策略即可,中国的第二波疫情防控情况理想,完全有信心控制住输入型疫情。近期出现了小范围输入型病例,都很快就被控制住。

曹可凡还特别问了张文宏一个问题: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个别的二次感染病例,是不是说明抗体没那么有效,疫苗的效果可能会有折扣?

张文宏直言:“这个问题目前不值得讨论。”他认为,如今确切有可能二次感染的只有9人,而全球确诊病例已达4000万,二次感染患者占比太低,不能说明人类免疫系统会在一年内被病毒反复摧毁。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侍佳妮
微信编辑:泰妮
校对:车车

◢ 猜你想看↓↓
假到离谱!静安区120平米,仅售530万?“房天下”网站上一个小区12套中介房源,竟没一套是真的
张文宏为啥没去领“医德楷模抗疫特别奖”?他回应后,网友说:张爸够真!
这家航空公司停运!不少上海人吃的第一口哈根达斯,就是在他们航班上
原申花球员姚力君酒后打人被刑拘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下载上观新闻APP


嘿,星标我们了吗?


“嗯,这篇正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