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始于立春终于大寒,二十四节气你背得下来吗?它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

彭薇 上观新闻 2021-01-05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不少人对这首节气歌朗朗上口


如今,二十四节气已被列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蕴含中华民族悠久文化内涵的
二十四节气是如何产生的?
还有哪些有趣的“冷知识”?

完整的“节气歌”是怎样的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由于农耕生产与大自然规律息息相关,上古先民为了顺应农时,通过观察天体运行,总结了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变化规律,形成了这一体系。二十四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周而复始。

霜降时节,上海的银杏树成了城市的一道风景线。 孟雨涵 摄  

一般来说,每月有两个节气,在古代历法中叫法不同。月首者称为“节气”,包括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而月中者称为“中气”,包括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节气”和“中气”各占一半,交替运行。但如今不再细分,统称为节气。
   
从节气的字面意思,可感知自然界的规律变化。比如,霜降时节,意味着霜冻的现象开始出现,它也是从秋季过渡到冬天的节气。芒种时节,小麦等有芒作物即将成熟,可以采收留种,农民们要开始忙碌的田间生活,和“忙种”的意思相同。“惊蛰”也很好理解,蛰的意思为藏,动物冬眠又称“入蛰”,古人认为冬眠的昆虫被春雷惊醒,故称惊蛰。
   
其实,“节气歌”还有后四句。如果说,前四句展示了二十四节气的出场亮相,后四句说明了各节气在现行公历中的时间相对固定。“节气歌”的后四句是,“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来八廿三。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相差一两天。”意思是,上半年的节气头一天多集中于每月6日及21日前后,而下半年则多集中于8日及23日前后,最多相差一两天。

土圭测影法最早确定节气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寒暑往来气候的变化,是农事活动的“晴雨表”,还影响着人们的衣食住行和文化观念。那么,二十四节气是如何诞生的?据记载,二十四节气源于中国农耕文化的发源地———黄河流域。古人将洞悉到的自然规律凝结在历法之中。西汉时期,我国有了第一部完整文字记载的历法———《太初历》,正式将二十四节气编入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而二十四节气中的“两分”“两至”,即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最早是通过我国周朝和春秋时期的“土圭”测影法来测定的。世界上最古老的天文台———土圭建筑,现仍保留在河南省登封市告成镇。

上海街头的银杏树着色染枝,宛若一幅金秋画卷。孟雨涵 摄       

由于一年中太阳的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作周期变化,土圭测影就利用直立的杆子,通过观察其正午时影子的长短变化来判断节气的变化。当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杆子的影子最短,这一天定为夏至;当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杆子的影子最长,这一天就定为冬至。而春分和秋分的影子长短相同,都是夏至、冬至影子长度之和的1/2。
   
战国时期《吕氏春秋》中,在“两分”“两至”基础上,增加了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这8个节气将一年清晰地划分为四季。
   
“二十四节气”被国际气象界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我国现行的二十四节气,来自300多年前订立的“定气法”。意思是,地球绕太阳一周为360度,将整个黄道(地球绕太阳公转产生的轨道)划分为24份,每一份即15度作为一个节气,并以此确定阴历月份。
   
古人对一年往复更替的节气的感受更为深刻,并将其作为创作元素,别有韵味。唐代诗人杜甫诗云:“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白露节气的夜晚,令人顿生寒意,借用节气表达对亲人和家乡的思念之情。秋天适合思念,最易伤感,唐代诗人刘长卿的诗句“霜降鸿声切,秋深客思迷”,借霜降日的断鸿之声表达游子的羁旅之思。宋代陆游《时雨》云:“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描写了芒种时节的热闹景象。

节气里的“冷知识”
   
二十四节气虽然实用,但仅从字面理解,有时不能一一对应。节气中的“冷知识”,你了解吗?
   
以秋季为例,立秋时节的起点常在8月初,而此时正值酷暑的夏日,立秋这一天并不意味着凉爽秋日的到来。所以,“立秋不是秋”。

位于临港新片区的东海大道迎来了它一年中最美的时光。孟雨涵 摄   

确切地说,立秋节气时,我们仍处于气候当中的夏季。而秋天的划分,要根据“候平均气温”,即当地连续5日的平均温度,它是划分四季的重要指标。候平均气温小于10℃为冬季,大于22℃为夏季。如果当地这一平均温度从22℃以上,稳定降到22℃以下,才算是真正的秋天时节。
   
白露是预示着寒暑更替的时节。民间常说:“白露秋风夜,一夜凉一夜”。白露时节,白天气温虽然还比较高,但晚上温度明显下降,昼夜温差大。花草树木上出现小露珠,这是由于昼夜温差大,夜里大气中的水汽遇冷凝结而成的。但晶莹的露珠并不是白色的,难道白露不“白”吗?
   
其实,白露中的“白”并不是指色彩中的白。古人按照金木水火土这五行思考世界,而五行又和五色相对应。白露的“白”,指的是古人给予四时五行的“配色”———“秋天庚辛金色属白”。所以,“白”来形容秋天的露水,故名白露。
   
民间俗话说:“小寒胜大寒,常见不稀罕”。既然小寒最冷,为何后面还有大寒的节气?大寒小寒到底哪个更冷?

霜降时节,塞外青城内蒙古呼和浩特秋色浓郁,美景满目。新华社 发   

其实,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而是南北有别、年份有别。对于北方大部分地区来说,小寒的确冷于大寒,而对于南方大部分地区来说,却是大寒时最冷。还有一些地区与众不同。比如,四川西部、云南大部分地方是一年之中12月下旬最冷,大概在冬至节气;西藏、新疆的部分地区最冷时段出现在1月上旬。
   
不管怎么说,先小寒再大寒,大寒之后迅速归春回暖,这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物极必反”的思想。

期待节气文化“再创造”
   
从古到今,随着全球变暖、快速城市化的进行,节气歌似乎有些“走调”,会出现节气与气候变化不对应的情况。比如,古时立春后花开雪融,但由于气候变暖,如今在立春节气到来之前便有此景。有人提出,“二十四节气”在现代社会还有应用价值吗?
   
其实,二十四节气是古人留下的智慧,有着长盛不衰的生命力。对于节气文化,我们需要的是“再创造”。节气中的自然规律并不会改变,如何在现代人的生活和精神需要的背景下,赋予二十四节气新的意义,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内蒙古呼和浩特秋色。新华社 发

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刘晓峰等专家指出,“二十四节气”标示了一年的气候变化,虽然对今天生活在城市的人来说不再是生产方面的指导性知识,但它时刻提醒我们,大自然是按照自身的节奏循环变化的。人工创造的都市文明,始终是在大自然的世界中存在着的。人类还是要学习尊重大自然,不能完全倚靠人工改造的东西,这是我们需要克服的思路。
   
因此,今天即便是受温室效应、全球变暖等影响,人们也可以根据身边自然的变化,加上“二十四节气”的观察,慢慢形成节气新知识、新认知。“二十四节气”作为一种文化传承,是中国人思考人与自然关系的结晶,无论在今天还是未来仍然有其价值。面对年轻人群体,也可考虑漫画、动画等不同的传播手段进行“再创造”,贴近年轻人的生活,使其更有生命力。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彭薇
微信编辑:纳米
校对:凯丽

◢ 猜你想看↓↓
第三届进博会倒计时3天,上海准备好了!“上海展”独家剧透→
抚顺“被亲妈虐待女童”生父:不再接受捐款,千页流水账单留给女儿看

新疆新增确诊3例、无症状感染者61例;进口冻猪肉阳性,山东三地最新通告

早安,“尾款人”!凌晨“手抖”付了多少?冷静!别忘了这五点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下载上观新闻APP


嘿,星标我们了吗?


“嗯,这篇正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