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上海医院一后勤人员新冠肺炎确诊后,我们还能安心去医院看病吗?

洪俊杰 上观新闻 2021-03-18
上海出现本土确诊病例后,疫情防控形势引发高度关注,这也成为代表委员讨论的话题。

 “我们对上海疫情防控有信心。”代表委员们表示,要在“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方面下更大功夫查漏补缺,用踏踏实实措施、精细化管理筑牢上海的战疫防线。

还能安心去看病吗?

在市人大代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看来,基于全国疫情新形势,上海出现本土病例不是偶然事件,关键在于后续处置是否可以及时控制住。

张文宏说,通过“快速反应,及时处置,精准检测、动态清零”的策略,相信疫情可以得到控制。

那么,如今上海就医环境还安全吗?还能安心去看病吗?有市民提出疑问。

市政协常委、农工党界别召集人张怀琼注意到,3起病例是医院主动筛查出来的,而非出现症状后被动送医的。“目前还没有证据表明,这3位病人是在院内传染。”市政协委员、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陈澍介绍,截至目前,本市医疗机构还没出现一起院内感染事件,但仍然需要提高警惕。

多位受访医卫领域代表委员介绍本市医院防控情况——发热门诊布点较为完整,就诊闭环管理严格;医疗机构核酸检测能力强,准确度较高;防护物资准备比较充足,院内人员都戴好口罩。自去年出现疫情后,医疗机构一直保持高防控等级措施。

即便如此,这一事件给广大市民提个醒。“病毒非常狡猾,防控疫情会是场‘持久战’。”张怀琼说,长时间抗疫会使大家出现疲态,但此时一定要“屏住”,切不能认为上海防控做得好自己就放松警惕,“要不断提醒自己,上海的‘好’是众志成城、一起努力的结果。”

“我们对上海快速响应和处置要有信心。”正如张文宏所说,“你快速我快速”,上海人民可以过个祥和的春节。


医院防控如何更好?

在肯定上海医院防控的同时,代表委员还提出进一步做好医院疫情防控的建议。

医院始终面临较高传播风险。一方面,医院本是人员高密度地区,那里流动人员多,且来自全国各地区;另一方面,就医人员本身就存在疾病,抵抗力较弱,感染风险相对较高。

陈澍因此建议,对于病患一定要做好“闭环管理”,流调工作不能放松。与此同时,对院内人员要主动进行高频次、高覆盖的筛查,定期进行核酸测试。“辅助人员,比如护工、后勤人员等,他们往往起到‘桥梁’作用,同样要尽快进行疫苗接种。”

市政协委员、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结直肠外科主任许剑民提醒,医疗机构一定要做好应急预案。

本次确诊病例中有位是医院后勤保障人员。多位委员提到,即便医院对他们管理严格,但这些人员在社会上的活动,依然存在“输入医院”的风险。推而广之,管理“流动”人口——护工、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等,愈发成为上海“内防反弹”的重要一环。

许剑民对此建议,除了自身要加强防护意识外,相关单位以及行业组织更要负起责任,加强防控宣传力度,不定期对员工进行核酸检测。

还有医卫界委员建议,只要符合条件,广大市民还应尽快前去注射疫苗。


老旧小区防得住吗?

不少市民注意到,此次列为中风险地区的临江新村为老旧小区,昭通路居民区更是二级以下旧里。有人担心,这类老旧小区往往出租率高、外来人口多、年老体弱者多,可能成为基层疫情防控的短板。

“防控措施一定要努力比病毒更迅速。”在陈澍看来,在密度高、条件差的老旧小区,出现疑似或确诊病例后的早发现、早治疗、早隔离显得尤为关键。他呼吁,居民如果出现不适症状,一定要及早就医,同时也要积极配合防疫人员作流行病学调查。

更重要的是,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当下,如何将防控措施落实在日常生活中。市人大代表、杨浦区民政局局长明依说,老旧小区环境较差,情况复杂,一定要“管好门”,做到进小区必测温、必登记、必询问;一定要“看好人”,特别要排摸小区内的外来人员、流动人口,对小区内情况要动态了解,及时排摸。 

“在防疫方面,我们基层的专业知识还是比较薄弱的。”市人大代表、大宁路街道宝华现代城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李华说,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后需进一步提升专业性。

在李华看来,欠缺专业性的做法不仅可能存在安全隐患,也会导致居民对基层干部不信任。“建议在各区成立一支相对专业的队伍,或请专业人员对基层人员开展宣传培训,辅助基层开展专业化防疫。”

 “要对小区封闭式管理进行演练。”在明依看来,要理顺几个问题:一旦进行全员核酸检测,居民动线如何安排、居民如何通知?小区封闭管理后,生活垃圾如何清运,生活物品如何递、志愿者如何安排、物资储备如何到位?“应急预案要有,可以备而不用”。


建立消毒员职业标准

病毒依然在全球范围内肆虐。通过对国内多起聚集性传染事件溯源发现,截断境外输入依然是当前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

有代表委员提出,现在“外防输入”更要强调“人物并重”,既要防止境外感染人员回来造成本地传播扩散,又要防止病毒以冷链物品为载体,进行远距离跨境输入。

除切实做好入境人员核酸检测及集中隔离观察外,市政协委员、市疾控中心病媒生物防治科主任冷培恩建议,在机场集团恢复设立疾控机构。非常时期,这一机构可在市疾控中心的指导下对疑似病例进行留观、流调、采样、监测。在平时,可以开展机场卫生管理、卫生防疫宣传、病媒生物控制等工作。

不同国籍人员入境,也对机场防疫人员的语言能力提出要求。市人大代表、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姜锋提出,有关部门可进一步与本市高校对接,用好高校多语种资源优势,形成涉外防疫志愿服务工作机制 ,“在应急响应和常态化建设两个方面进行机制化建设,体现上海的国际化综合服务能力”。

与此同时,冷链运输及导致的“物传人”,成为病毒境外输入的重大风险。

 “入境物品应进行严格消毒。”陈澍建议,对于海产品、冷链产品及来自高危地区的产品,要进行物表检测。而口岸物流人员、冷链工作人员等高危人群,应尽快进行疫苗接种,并定期进行核酸测试。“他们是第一道(防线),他们守住了、安全了,后面的风险就小了。”

冷培恩说,消毒工作是门技术活,消毒员也要进行专业培训。他举例,不少消毒剂在零下18度的低温环境下会结冰失效。而在不久前,某地一名消毒工作人员核酸检测呈阳性。

他因此建议,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当下,本市应该尽快建立消毒员职业标准,制定适应本市情况的消毒员职业标准、培训大纲、教材以及技能鉴定题库,并对相关人员进行技能培训和水平认定,建设一支高素质基层防控队伍,更好地守住国门。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洪俊杰
图片摄影:蒋迪雯、海沙尔
微信编辑:车车
校对:CP


◢ 猜你想看↓↓

上海确诊病例涉及的火锅店、饭店、琴行、便利店都怎么样了?现场直击→

疫情将如何发展?何时能结束?参加上海两会的医生提到了这个时间点→

上海这家酒店被列为中风险地区!提倡近期“喜事缓办、丧事简办、宴请不办”
刚刚通报!上海宝山发现一小区人员核酸检测可疑,正开展追踪排查;下午将召开疫情防控发布会→

嘿,星标我们了吗?



“嗯,这篇正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