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周七八个补习班”,减负怎么那么难?

谢飞君 上观新闻 2021-03-17
7日上午,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第二场“委员通道”上,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校长唐江澎围绕自己眼中的“教育的真谛”首先回答提问,指出“一周七八个补习班会损害学生学习兴趣”。

唐江澎表示,学生没有分数,就过不了今天的高考,但如果只有分数,恐怕也赢不了未来的大考。分数不是教育的全部内容,更不是教育的根本目标。教育只关注升学率,国家会没有核心竞争力。

此前,全国政协委员马光瑜建议全面取消小学生家庭作业,推迟小学放学时间,让学生做完作业再回家,减轻家长的负担。
全国政协常委、中科院院士袁亚湘则提出,
不建议大部分普通孩子学习奥数。



在全国两会上,不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建言献策直指基础教育中亟待解决的“痛点”,为教育减负出谋划策,提供了真知灼见。但是到了家长那里,落实这些减负呼吁依然难度不小。对于这些富有建设性的建议,家长们一面拍手称快,一面又很难改变行动,还是继续“陪作业、送班忙”地“鸡娃”(给孩子“打鸡血”)。


从表面上看,家长的教育压力与“孩子放学早、作业多、要求高、补习多”有直接关系,只要学校推迟放学时间,取消家庭作业,就能为家长减负。但实际情况可能更加复杂。今年新学期开学后,根据教育部对中小学生作业、课后等问题提出的新要求,上海不少小学已经做出了教学调整,指导学生尽量在校内完成作业,并组织愿意留在学校的学生参加课后服务活动。以笔者的孩子所在学校为例,家长就可以选择放学后学校免费提供的45分钟课后服务,用以在学校完成所有作业,甚至可以申请延长课后服务至18时。但据笔者观察,即便是选择了课后服务的家长,明知孩子已经在学校完成了所有作业,也并不会因此减少回家后的学习任务。

家长“压力山大”的根源,是困惑于究竟应该如何培养孩子——面对社会舆论“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教育设定,众多家庭和家长都焦虑不已。这种焦虑情绪使孩子们成为一个个有待比拼的个体,而且比拼越来越低龄化。为了应对幼升小、小升初等重要教育节点,孩子们不得不通过刷题来训练各类知识点的熟练度,家庭分工中也必须有人拿出时间、精力来贴身陪学,用足双休日、寒暑假辗转于各种机构接受培优。在这样的大环境中,即便孩子在学校完成了所有作业,家长也会为自己的孩子布置、查看各种课外作业,用各种方式参与到孩子的学习中去。

家长热衷于送孩子去学习奥数,背后原因也差不多。如果从学习兴趣的角度衡量,学习奥数确实不适合普通孩子,很多学校也已经逐渐认可了这个观点。但是,当有些家长一想到奥数有助于小升初,或者有提高孩子课内数学成绩的可能性,他们就不愿意轻言放弃。正是这种功利心理,使学习奥数的热度一直难以真正降下来。

在“以分数论优劣”的惯性思维下,文化课程比重和应试选拔压力持续上升,学校、老师、孩子都只能围着主课评价打转。家长也很难从“分数焦虑”中解脱出来,只能拼尽全力陪着孩子奔跑在各种起跑线上。相反,如果基础教育能够建立并遵循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中小学生的减负才会更加容易得到落实实现。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谢飞君
微信编辑:泰妮
校对:huisong

◢ 猜你想看↓↓

这个台胞在人民大会堂说:祖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

香港市民:不能空洞地说爱中华文化,却不认同中国共产党领导

全国政协委员吴凡:很多人问我,疫情什么时候彻底结束?

绝不允许打着教育旗号侵害群众利益!让家长焦虑的问题,总书记十分关心,并详细询问了解

企业原本要上科创板,为何最终选香港上市?“犀利姐”代表连续三年发问

政协委员:越穷越需要存钱?畅通“国内大循环”,就要让老百姓“敢花钱”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下载上观新闻APP


嘿,星标我们了吗?


“嗯,这篇正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