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违法搭建、乱象丛生、厨房也当盥洗室…昔日的杨浦豪宅,为何变为“城中村”?

董天晔 上观新闻 2021-10-13
你知道吗?
在上海的市中心有一片
“城市秘境”

远看
是一幢幢造型洋气
格局气派的老洋房

但近看
违法搭建、乱象丛生...
俨然一副“城中村”模样


上海市区竟有这种地方?

这就是上海人口中的
“市光路三十六宅”
也有人称这里为
“三十六栋花园洋房”


杨浦区民府路市光路是一片神奇的所在。

沿着市光路行走,从132到176弄,沿街两侧影影绰绰,是许多造型洋气,格局气派的老洋房。

但是,这片让人恍如来到武康路太原路的老洋房只能远观,一旦走近,便能够从这片距离繁盛的五角场不到一公里的地方,感受到城市“野趣”。

这些建筑本身和它们的周围,都裹上了一层厚厚的“岁月与生活的包浆”

“上半身”还颇有些气派洋房的气质和体面,“下半身”只剩“平凡的世界”了。

蓝色的顶棚是违章搭建,把建筑原有的结构也严严实实地遮蔽了起来。


如今
这里已是外来务工者的集聚地


私自搭建在这里随处可见。


在这些老洋房里,一栋一般住着5、6户人家,洗手间是要公用的

洋房旁摆着痰盂,是这里常见的景象。


三十六宅虽然有入口,却是一片开放的社区,所以随便停车、乱丢共享单车的现象在这很普遍。


因为是洋房,楼宇之间的间隔充分,居民们利用这些空间种蔬菜,搞出了“城中村”的味道。


原先洋派的小广场现在晒满衣服。


每一栋楼上都贴着杨浦区文物保护点的牌子。


三十六宅处处有“野趣”,完全不见昔日的气派。


这是居民的公用厨房,也是盥洗空间。


门口的大树根茂盛,已经快要拱到地基,爷叔只得自己动手用水泥砌围栏。


爷叔告诉记者,自己这栋房子,整个就是“违建”。1976年,住在市中心的爷叔“上山下乡”,被分配到杨浦的五角场。

来到这里的时候,三十六宅附近都是农村、农田,中间矗立着一片“豪宅区”,显得突兀又荒诞。

爷叔没有地方住,就从生产队拿来一些废弃的木头和砖石,盖起了自己的房子,在这里一住就是45年。  


不过
从某些角度看
还是得见三十六宅当年的峥嵘


曾经
让人羡慕的花园洋房
为何会沦落为破败的“城中村”?
这还是从“三十六宅”的历史说起

“三十六宅”,到底什么来头?

这里是20世纪30年代当时的民国政府“大上海计划” 的一部分。

杨浦在当时,与公共租界、法租界不同,属于华界,当时的国民政府希望以江湾为中心,建起一座新城,与洋人“别苗头”,所以江湾体育场——当时的上海图书馆(今同济中学图书馆),都是大上海计划的组成部分。

三十六宅,就是统一规划中建起的高档商品房,建筑的风格、结构,都参照了当时法租界的洋房来设计。

“这里原来是上海最高档的住宅区之一”一位老居民说,这36家几乎每家每户都有小汽车,洋房也有车库,小姐、太太们梳着漂亮的发髻,所及之处会留下好闻的香水味,进进出出的男士们摘下帽子相互致礼,衣服帽子都是当时最新潮的。


后来,淞沪抗战后,日本人进入了这片区域,因此在当地居民中流传着三十六宅是日本人兴建的说法,其实当年日本人不过是“鸠占鹊巢”。

也因为这个原因,这里曾经遭遇过美国飞机的轰炸,彻底炸毁了两栋房子,人们口中的三十六宅变成了一个概数,真要严格说起来,其实是三十四宅,当然,那些后来花样百出的私自搭建不包含在内。


解放后,三十六宅成为了解决居民困难的公房。

一栋洋房,住着六户人家,将将就就几十年就过去了。

今天,大部分这里的居民并不掌握房子的产权,而是使用权,每个月象征性地上交几十元的租金。


今天居住在这里的大部分是外来务工人员,主要还是看中了这里租金便宜。


围绕着三十六宅和周边的几个正在动迁中的农民新村,这里聚集着一些为这片生活区的人们服务的小菜场、小市集。


也许在将来,三十六宅的面貌会被彻底改变。

唯愿这片历史文化建筑,也可以拂去蒙尘,重焕荣光。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董天晔
微信编辑:佳思敏
校对:皮小姐

◢ 猜你想看↓↓
刚刚,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发射升空!
郑爽被查!央视发声:谁偷逃税谁就得凉凉!一批明星工作室接连注销,怎么回事?
痛心!广西北流幼儿园持刀伤人事件已造成2人死亡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下载上观新闻APP


嘿,星标我们了吗?



“嗯,这篇正在看↓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