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沪苏浙皖党政主要领导,近日为啥一起去看太湖?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华东局 Author 任俊锰 陈抒怡
太湖也是长三角人共同的太湖,太湖沿岸有江苏的苏州、无锡、常州,浙江的湖州,若算上太湖流域,则还要算上上海,江苏镇江,浙江杭州、嘉兴,还有安徽东部宣城等部分区域。
太湖孕育出鱼米之乡,苏湖熟,天下足,还有数不尽的物产,茶叶、大闸蟹、枇杷、杨梅、银鱼……都是长三角人共同的心头好。
但是,太湖也是长三角“头顶一盆水”,年纪稍长的长三角人,会记得太湖发大水。
比如1999年,嘉兴市区“水漫金山”,嘉兴面粉厂的工人扎了木筏,在城区里运送困在二楼阳台上的居民;上海动物园被迫关闭,老虎、豹子躲在假山顶端。
从2007年太湖水危机至今,十多年过去了,不知不觉中,环太湖城市人口增加了上千万,GDP增加了约135%,城市扩张、产业升级,不少原本偏僻处已建成了新城和开发区,太湖水患也很少听说了。
1991年,太湖发生特大洪灾,最高水位4.79米,损失达100多亿元;2020年,太湖水位达到1991年水平,但洪灾损失约2亿元。如考虑今昔货币价值和太湖沿岸城市经济体量,更能看出其中的差距。
一盆泥塘水,一笔糊涂账
寿坚是湖州市长兴县跑步协会会长,在长兴生活了34年,常在湖边跑。他记得三十多年前在太湖里洗澡的人很多,但后来,随着工业的发展,太湖边的居住环境越来越差,蓝藻及其带来的臭味,劝退了不少想要亲近太湖的人。就算只是往太湖边跑个步,也灰蒙蒙的,附近开矿,“炮声隆隆,每天是灰”。
1954年出生的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产业经济学系教授芮明杰,6岁前在宜兴居住,在他的印象中,只要从太湖边的河浜里挑水回家,加些明矾静置后,就可以喝了。上大学时,他有时还会回到宜兴,当时乡镇企业兴起,人们环保意识普遍不强,太湖水质变差,宜兴城里的小河浜,到夏天开始发臭。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秦伯强,自小在太湖中的西山岛长大。在他童年的记忆中,太湖湖水澄澈,岛民与太湖有着天然的亲近。上世纪90年代起,他开始从事太湖研究之初,太湖水已开始出现富营养化。
在乡镇企业盛行时,不少化工企业就设在太湖边,你排放一点,我排放一点,心想“太湖这么大,污染一点没事的”,于是太湖成了“一盆泥塘水,一笔糊涂账”。
多年形成的“病灶”,终于在2007年那个夏天暴发。夏季太湖盛行东南风,大量蓝藻在无锡堆积,水源地受到影响。如今已是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副局长的朱威回忆,他当时就与同事一同前往无锡应对水危机,发现无锡城里水龙头出来的水都是臭的。
怎么办?治!
2007年后,太湖迎来新一轮的治理。苏州将东太湖乃至阳澄湖的围网全部拆除,并不断拆除太湖以及太浦河周边的污染企业;湖州在2013年后的两年内,将采石产能缩减2/3……苏州、无锡、常州、湖州等城市,在太湖治理上的投入巨大,各方协同的力度也很大,但湖泊治理在全球范围内都是一个需要数十年持续投入的难题。
另外,少有人知的是,太湖平均水深仅1.89米,也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中平均水深最浅的湖泊。太湖的“浅”,导致承载能力极为有限,污染问题依然严峻。秦伯强也是太湖湖泊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站长。他表示,问题可能出在多年排放的氮、磷等污染物质有2/3被埋藏在湖底,但又因风浪扰动,就容易被翻上来,持续污染水体。
太湖围网一度也让太湖水体不堪重负。高峰期的太湖,围网养殖区域规模达13.07万公顷,其中以东太湖居多,养的多是长三角人喜爱的大闸蟹。不同于纯天然放养、不投饵料的生态养殖,秦伯强分析,围网的养殖户追求以最小面积追求最大价值,必然形成高密度养殖。密度一旦增大,投饵也就多,饵料沉入湖底,腐烂后又将加剧水体富营养化。
一体化成熟,共治水成形
不得不正视的是,虽然太湖水质好了,但太湖治理仍处在爬坡攻坚期。
太湖局的监测数据同时表明,太湖水磷含量居高不下,适合藻类生长的环境依然存在。秦伯强表示,现在随着气温升高,蓝藻有逐渐向南发展的趋势。以前苏州并不担心蓝藻,如今苏州的蓝藻也多了起来,2019年的暖冬,导致去年开春之后,太湖南岸的湖州一带也发现了大量蓝藻。
关于太湖治理,以前虽有省部际联席会定期举行,仍有不少争论点难以达成共识,但是现在市、县乃至乡镇这一级别有了一体化的意识,有时虽讨论激烈,但能形成一致方案并迅速执行。就拿去年的太湖洪水来说,究竟为啥有灾无险?关键还在于长三角一体化机制在各方面都趋于成熟。
以前,干旱时,大家都要水,而每年发洪水时,大家都在拼命排水。在一张铺满一面墙的太湖流域水利工程图前,太湖流域管理局副局长朱威为记者边比画边讲述:
去年在太湖达到4.65米的超标洪水水位前,太湖局已经就排洪方案与沪苏浙协商一致,并经水利部批准,其中要求太浦河全力排水,让超标洪水从太浦河经黄浦江流出,江苏则负责从望虞河向长江排水,此外,沪苏两地还合作通过吴淞江至 藻浜,向黄浦江排水。
“大洪水前9天,就发现问题。”朱威回忆,从与沪苏浙商议到水利部批复方案只用了四天左右时间,刚好赶在水位达到4.65米之前。
太湖的“一盆清水”,正实现共治共享。2007年,蓝藻污染导致无锡南泉水厂出现供水危机,当年就启动将取水口从岸边向湖心“伸长”3公里;2016年,服务于上海西南五区的金泽水库正式启用;湖州也在2016年建起太湖水厂,实现从太湖引水,近期每日取水20万吨,未来将达到60万吨。
一条沟通太湖和上海黄浦江的太浦河,流经沪苏浙,在这条河里,太湖流域管理局协调沪苏浙有关部门建立起省际地区水葫芦防控协作机制,一改过往“追着”打捞水葫芦的做法,太湖流域管理局节约与保护处处长贾更华介绍,现在沪苏浙联合前往河流上游的源头打捞,“水葫芦长长的根,就是来年的种子”,因此即使是冬季,大家也会来到“死角”小河浜里打捞长长的根。
跨界治理的协同推进还不止于此。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内,江苏苏州吴江、上海青浦“跨界”湖泊元荡整治一期工程已完成,实现了标准衔接、治理同步。“元荡经验”正在沪苏省界再复制。现在,在对流经苏州昆山花桥的吴淞江治理上,沪苏双方都提出先共同治理好省界区域,因为一体化的治理标准、规划对接,才能让治理后的河流不产生“梗阻”。
好生态有了,新经济来了
太湖太重要了。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陈雯的研究表明,太湖流域专利授权量约占长三角总数的50%,企业并购中买方和标的企业主体约占长三角的70%,合作建设园区数约占60%,是项目、技术、品牌等要素的重要输出地区,她认为,太湖流域发展促进了长三角社会经济巨大变革。
在芮明杰看来,长三角形似一把蓄势待发的弓弩,分居上海南北两侧的杭州湾、通州湾像是弩臂,中间的长江则是弓箭,如果说上海是最前端的箭头,那么环太湖区域就组成了发射弓弩的扳机,这一区域为上海提供腹地和向前的动力。若细细看这一扳机,可以发现北太湖的苏锡常正持续保持发展势头,南太湖的湖州也正在以“黑马”姿态崛起,太湖西岸正仿效沪苏浙在太湖东岸共同打造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做法,提出打造“一地六县”长三角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产业集中合作区的设想。
作为“太湖明珠”的无锡,更将眼光聚焦在太湖。去年,无锡正式启动头号工程“太湖湾科创带”,科创带规划由来自上海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副校长吴志强领衔。“无锡南拥太湖,在环太湖科创共同体中具有‘C位’优势。”吴志强表示,科创力是经济高水平持续增长的核心动力,目前环太湖区域经济与人口总量可比肩世界级湾区,但在内涵指标上与世界顶级科创区仍存在较大差距。
去年11月24日,在无锡举行的第二届苏锡常一体化发展合作峰会上,苏锡常三市决定“共建太湖湾科创带”。今年发布的江苏省“十四五”规划中提及,“积极推动苏锡常共建太湖湾科技创新圈”。其实,围绕太湖做文章不止苏锡常,太湖南岸的湖州正欲借未来直通上海的沪苏湖铁路推进,提出“南太湖崛起”。
作者:任俊锰 陈抒怡
微信编辑:车车校对:纳米
刚刚,刘鹤与美贸易代表戴琪通话
广东新增2+4!相关传染链已增至7人,又一地升为中风险,详情→
黑色恶犬连续咬伤21人,最小的才3岁!紧急调疫苗!
上海东方明珠,啥时候成了“凤凰通讯社”电视塔?这家“媒体”到底什么来头?
嘿,星标我们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