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上海市区50万年薪的工作不要,他宁愿降薪回金山!有人质疑“越混越差”,看完真香了→

上观新闻 2022-03-17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三层阁 Author 黄勇娣

地处上海远郊的金山区
曾长期存在“引才难、留人难”的困境
但近年来
一些年轻人却愿意从市区回到郊区小镇

被质疑“怎么越混越差了?”
“回去后,再想跳出来就难了!”
“好好的前途放弃了,选择了安逸的生活……”
他们怎么说?

回到小镇的年轻人
工作生活还如意吗?
吸引他们的到底是什么?


为何从市区回到小镇?

房价低、离家近,还有…


许锦程,33岁,金山石化人
“低房价是金山吸引年轻人的最大优势”

许锦程本科毕业于同济大学,学的是工程力学,2011年,还去台湾逢甲大学读了研究生。2013年回沪后,在市区工作,跳过几次槽,但一直在房地产公司,做地产开发的政策研究。六七年打拼下来,他在行业内小有名气,年薪也达到了三四十万元。

许锦程

2019年,他听说金山山阳镇正招聘回流人才,立刻投了简历,之后经过笔试、面试,于2020年1月正式回到小镇,在上海湾区科创中心园区服务部上岗。

从市区回到小镇的大胆决定,让身边同事和朋友很意外,而小许则是经过了深思熟虑。他告诉记者,当时,自己主要基于三方面因素的考虑。

一个是家庭因素。当时,他已经成家,孩子2岁,父母妻儿都住在金山新城,他只能每天开车往返于虹桥与金山之间,全程高速也要1小时,晚上下班到家,总是过了晚饭时间,通勤上颇为辛苦。

第二个是经济因素。市区动辄每平米七八万、十几万的高房价,让想要成家的年轻人望而生畏,而金山就不一样了,当地房价前些年一直在1万元/平方米左右,即使眼下也只有2-3万元/平方米。2014年,他购置了100多平方米的婚房,单价1万元出头,总房款100多万元,与在市区购房相比,压力值骤减。也因此,小许笑称——“低房价是金山吸引年轻人的最大优势”。

第三个则是职业上的考量。一方面,当时文旅地产不太景气,另一方面,他眼看着家门口的山阳镇、金山滨海地区日新月异,“上海湾区”建设热火朝天,而自己正好是做地产开发的,应该能在家乡找到施展拳脚的舞台。

不仅如此,他还讲了一个故事。两年前,他和小区居民一起维权,与镇领导进行了对话,对方的态度和素养让大家颇有好感,最后拿出的解决方案也让他刮目相看。也许,正是打破了对小镇“营商环境”的刻板印象,拨动了他内心深处“回乡发展”的那根弦。

记者采访的另外几位年轻人,理由也大抵相似。

张英姿,29岁,金山卫镇人
“离父母很远,买房比较困难…”

张英姿

1993年出生的张英姿,老家在金山卫镇,与山阳镇、石化街道相邻。她曾留学新加坡,毕业后还在那里工作了一年半,2015年回国。之后,在金山区民政系统工作,2020年入职了上海湾区科创中心。

对于直接回金山工作生活,小张坦言:“在国外生活,还是比较孤单,离父母很远,互相照顾不到。还有,经济压力也很大,买房比较困难……长期来看,不是个办法。

华丽,38岁,金山吕巷镇人
“每天通勤至少4小时,实在辛苦”

华丽

1984年出生的华丽,是金山区吕巷镇人,目前在山阳镇旅游公司担任副总。大学毕业后,她一直在保险公司工作,2018年回金山前做到了部门主管,年薪20多万元。但2016年底,她生了双胞胎儿子,休完产假后,把孩子留在金山托父母照顾,自己则每天往返于陆家嘴与金山之间,“金山小火车”转地铁一号线,再转地铁二号线,每天花在路上的时间至少4小时,实在辛苦。这成了她回乡应聘的最大原因。

通勤压力、房价压力、照顾家庭的需求,以及对家乡发展机会的重新认识,是这些年轻人选择回到小镇的理由。相比而言,对收入的考量,被放到了后面。比如许锦程,回乡后的两年内,每月可获得3000元的人才补贴,但年收入还是从三四十万元降到了12万元左右。华丽刚回来时,年收入也从20多万元降到了12万元左右。

但许锦程说:“我相信上海湾区会越来越好,也相信自己的能力。而且,本地人生活成本没那么高,不必太计较眼前的薪资待遇。”回乡不到一年,他竞聘成为上海湾区科创中心园区服务部经理,薪酬逐步提高,而华丽也在回乡工作10个月后,从普通员工被提拔为公司副总经理,年收入涨到了20万元。

山阳田园景区

回到小镇,意味着“安逸生活”?
面对质疑他们这样说

对于许锦程回小镇工作,他曾经的同事听说后,表示了各种质疑:“你怎么越混越差了?”“回去后,再想跳出来就难了!”“好好的前途放弃了,选择了安逸的生活……”

回到小镇,就意味着“安逸生活”?

许锦程: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了
职业成就感也更强了

许锦程坦言,回到小镇后,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了:

  • 房子大了,却没什么房贷压力


  • 通勤时间短了,开车10分钟就到了单位;


  • 陪家人时间多了,早上7:50出门,先花5分钟送孩子上幼儿园,一点也不耽搁上班,晚上准时回父母家一起吃饭,父母就住在隔壁一栋楼,“一碗汤的距离”,方便互相照顾。



但他并不承认“工作安逸”,相反,工作更忙了,职业成就感也更强了。

作为上海湾区科创中心园区服务部经理,他现在每天要服务大大小小的企业,全面推进产业生态的构建,目前正致力于打造“数字经济”孵化器,主要从人才支撑、业务支撑两个方面发力,得到了各方认可。“以前做地产研发,链条太长,许多方案最后不了了之,经常有无力感;而现在,可以放开手脚推进项目,眼看着一个个想法变成现实,同时,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喜欢来找我,希望帮他们一起头脑风暴,推动数字转型,辅导商业计划书……这是一件非常有成就感的事。”

2021年4月,他和其他几位“回流人才”还被山阳镇派到深圳,在“上海湾区办事处”进行为期3个月的挂职锻炼。在那里,他参加了招商工作,接触了许多的企业界人士,在沪深两地对比研究中收获不小,并有了不少领悟:“招商引资,不是简单粗暴的拉企业,人家在那里发展得好好的,不可能突然搬走,但可以合作,你要琢磨对方的需求点,在深入交流中找契合点,发挥长三角的优势,帮对方在供应链、市场空间上做增量……”

对于在小镇的工作,许锦程满怀抱负:“我之前做地产的产业研究思路,在上海湾区科创中心这个平台上产生了更大能量,我积累的东西有了更多的发挥空间。”“金山有弯道超车的优势。再过几年,我可以很自豪地告诉曾经的同事,我是上海湾区的第一批建设者……”


华丽:公司离家不远

做了许多“从无到有的事情”


而华丽则说,本以为回到小镇,可以有更多时间照顾家庭,但没想到,自己做了山阳旅游公司副总更忙了,而且,越是周末和节假日越忙。好在,公司离家不远,周末还可以邀请父母带着两个孩子来山阳田园游玩,她和孩子时不时可以看到对方。


但出乎预料的忙碌,并没有让她懊恼。她说,以前,自己每天“两点一线”,只是保险行业的“一颗螺丝钉”,但如今,视野和空间更开阔了,做了许多“从无到有的事情”。刚回来,就参加了金山嘴渔村4A级景区的创建冲刺,干得风生水起;最近一年半,又负责山阳田园“民宿一条街”的建设,许多领域以前没接触过,但逼着自己学,挑战很大,成长也很快……她觉得,回来这两三年,自己的能力有了全方位的拓展,工作生活也都变得越来越精彩。

回到小镇生活,“朋友圈”会否因此变窄?休闲娱乐的选择是不是变少了?

许锦程说,一开始,确实发现朋友少了,但一两年下来,自己在与各类企业家打交道的过程中,挖掘出了不少聊得来的朋友,大家互相启发,思路开阔,“圈子”更广了。到了周末,自己会带妻儿去市区逛一逛、吃个饭,心态放松,开车一小时,也并不觉得远。

而华丽的新生活,已经得到了昔日朋友的点赞。如今,她时常邀请市区闺蜜到美丽的山阳田园和金山嘴渔村游玩,大家不仅对她心生羡慕,还改变了对远郊小镇的刻板印象,不少人甚至一来再来。

山阳田园民宿一条街

张英姿:还是能经常和朋友
相约去市区探店

“90后”张英姿,则经常和朋友相约去市区探店、看展、看话剧,“很方便呀,坐小火车半小时,周末经常去的”。

在这些年轻人的讲述中,他们回到小镇的选择,似乎不是一种“逆城市化”的趋势,而是“同城化”的多元选择。

金山嘴渔村老街

年轻人回到小镇,有没有遗憾?
会不会再度离开?


金山新出台的人才政策,能吸引更多本土人才回到金山吗?

据统计,山阳镇自2018年4月第一批“回流人才”到岗,迄今已招聘四批75名本土优秀青年,目前已提拔使用、内部晋升近20名,流动近20名。这里的“流动”,并不是指离开金山,而是“流”去了区内公务员岗位、事业单位等。近4年来,离开金山的只有一两位。

陶超凡
不轻松的上下班→令人羡慕的日常

1992年出生的陶超凡,就是“区内流动”的一个案例。

他的故事,颇为励志。回到小镇的三年多时间里,他拿到了华东师范大学MBA学历,工作中几个作品被同事们津津乐道,去年7月成功考上了区里公务员,如今在金山区经委工作。

他自小长在金山石化,本科考去了中央财经大学,念的是国际金融专业。2014年大学毕业后,先后在上海市中心几家证券公司上班,做投资顾问,曾经做到区域营销总监,带六七个人的团队,年收入近20万元。

陶超凡

那时的小陶,上下班可不轻松:

  • 由于家住金山滨海新城,为了赶早上7:06的直达小火车(金山铁路),他必须每天6:30起床。


  • 7:40准时到达上海南站,再赶紧换乘地铁3号线,8:10到达上海火车站。


  • 出站后,步行15分钟,路上顺便去麦当劳买个早饭,正好可以赶在8:30前进公司。“最不好的体验,就是有时真的要掐点赶时间,因为错过一班车要等很久。”


2018年4月,他成为山阳镇第一批“回流人才”中的一员,在上海湾区科创中心宣传策划部上岗。“之所以选择回来,一个是因为当时股市行情下来了,另一个则是因为妈妈身体不好,自己作为独子,想回来多照顾点父母。”

回来后,他的生活日常让人羡慕:


  • 他再也不用早起赶火车,从家到单位路上只要10分钟,从此拥有了“稳稳的早饭”。


  • 每天下班可以陪父母吃晚饭,还经常从食堂给家人带饭带菜。


  • 晚饭后,他就去离家不远的金山区图书馆自习,一直到20:30闭馆。


工作中,也是亮点频频。2年前,记者前往上海湾区科创中心采访时,工作人员就曾指着园中一个造型独特的路灯,说“那是陶超凡的创意作品,融入了园区的logo”。后来,他和团队小伙伴们又设计出了上海湾区IP形象“湾贝”,“这个更牛,我们没请设计公司,用了西周时期‘贝’的文字符号,而且‘贝’同BAY(湾区)……”说起这些,被同事们戏称为“湾贝爸爸”的小陶自豪不已。

陶超凡和“湾贝”吉祥物

“在上海湾区科创中心的那段日子,是我感到特别开心的日子,因为可以比较自由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说到这儿,陶超凡又补充道,“现在到了区经委,平台和视野更宽广了,我可以为建设家乡做更多的事”。

许锦程
拒绝50万元年薪的“诱惑”

许锦程也遇到过“离开的诱惑”。一次是阿里体育有人找到他,准备挖他去做体育地产,他参加了面试,最后成功拿到了offer,待遇也十分诱人——“年薪50万元,还有4000股的股权”。

后来,他在服务园区企业的过程中,一家企业也伸出了橄榄枝,请他去做公司的运营官。他拒绝了这些邀请,一是因为不想远离家人,更重要的则是很喜欢现在的工作平台,让自己觉得“原来我可以在这么多领域发挥作用,既得到了行业认可,又得到政府部门认可”。

在采访中,这些年轻人都不约而同提到“舞台”的重要性:一个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环境,让他们最有获得感。许锦程说,要是在十年前,自己还看不到小镇的机会和舞台,肯定不会考虑回乡择业。


记者看到,在金山区新出台的人才回流政策中,共有四大项11条内容,除了“给补贴”“给奖励”,还特别注重“给机会”“给舞台”。比如,构建金山籍青年人才梯度培养体系,持续加强青联、青企协、青年五四奖章、“鑫青年人才”素养提升班等推优培养;每年邀请和组织在外金山籍人才回金参观考察、交流洽谈和项目合作等。

不过,一些年轻人也实话实说,要让本地年轻人愿意“回流”,同时吸引外地人才“近悦远来”,除了要有精准的政策,更多还在于成体系的综合竞争力,比如交通、教育、医疗、商业等各项优质配套的跟进。“哪天,郊区居民不再把孩子送到市区读书,引才留人也就不愁了。”有人如是说。

位于山阳镇的上海金山区世界外国语学校

“最近,在金山南部,滨海国际旅游度假区项目已经启动,在金山北部,上海乐高乐园项目正在推进之中……不管是产业发展,还是城市形象,金山都变得越来越有吸引力。”对于未来,华丽充满了信心,“我希望,我们的回流和努力奋斗,能带动更多年轻人回来。人来了,产兴了,城市会越来越好,我们的下一代将在这里更好地工作生活。”

大城繁华,小镇美丽。也许,过不了多久,兼具“美丽风景”和“新经济”的沪郊小镇,会成为更令人向往的地方。

山阳镇夜景

在市区拼搏,还是回到离家近的郊区?
如果是你会这么选?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作者:黄勇娣

微信编辑:皮小姐

校对:纳米


◢ 猜你想看↓↓
上海昨新增本土“1+1”,发布会上的这句话让人破防!网传新增病例涉及区域通知?假的→
邮局咖啡店火上热搜?上海早就有了!喝咖啡+寄明信片+拍照,一天能卖400杯
中纪委打下虎年第四“虎”!王大伟任上被查,上周还公开亮相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下载上观新闻APP



“分享点赞在看,一气呵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