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上海人注意:收到这条短信请配合做核酸!快递寄不到上海?病人因黄码收治难?官方回应→

上观新闻 2022-04-01

最近,有上海市民反映

收到短信说“没有核酸检测信息”
这是什么情况?


有网友在“上海发布”微信公众号评论区留言:收到10086短信说我16号以后没有核酸检测信息,这是什么情况?


对此,上海发布回应:据市防控办,从3月16日开始,上海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了重点区域和非重点区域的核酸筛查。目前仍有少量居民没有参加筛查,对这部分居民,疾控部门会适时安排社区检测服务,请大家注意社区通知,积极配合。



小观在此提醒大家:
积极配合社区的通知
该做筛查的早做筛查!

还有一种短信
是来自上海市防控办的大数据排查短信



收到这种短信,又该怎么办呢?
上海发布也做了解答


此外,这些市民和网友关注的焦点
官方也都回应了

快递寄不到上海?


密接、次密接如何管控?


“2+12”中的“12”
可以出小区吗?


有没有孕产妇的绿色通道?


病人因黄码收治困难?


隐匿性强、传播速度快

面对奥密克戎BA.2

如何做好个人防护?



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专家组成员、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吴凡“支招”,现阶段市民要做好三件事:一是减少流动,不要聚集;二是配合筛查,主动亮码;三是自我监测,做好防护。

  • 减少流动,不要聚集


在上海这样的超大型城市,呼吸道传染病传播快,与人群密集并且大规模流动息息相关,使得传染病很快从A传到B,并且不是单线传播,A还传给D,B还传给C,造成新增病例指数级上升。而奥密克戎变异株BA.2传播力强,更容易在人群聚集情况下大范围传播。

奥密克戎另一个特点是自身致病力下降,临床症状不典型,因此隐匿性强。这对于感染者来说是好事,意味着症状轻微,对健康的影响更小。但对于防疫体系来说这是难事,意味着无症状感染者自己不知情,也更难被发现,可能不知不觉就传染给了身边人,更增加了人群聚集的风险。近期,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也介绍,全国目前在院感染者轻型和无症状感染者比例超过95%以上。

对此,吴凡呼吁:“我们一定要坚持下去,继续减少流动,非必要不出行,不聚集。”她特别提醒,除了在外流动的市民之外,近期一些市民在居家隔离,也不要成天“窝在一块”,尽量各居各室,吃饭要用公筷公勺,启用分餐制。特别是在有阳性感染者出现的楼栋区域,更要当心。

  • 配合筛查,主动“亮码”


抗疫已经两年多,部分市民出现了疲倦心态,再加上当前流行的奥密克戎株毒性下降,不少青壮年人怀有侥幸心理,对疫情逐渐轻视。

市疾控中心主任付晨介绍,上海本轮疫情感染者的平均年龄40.6岁,中位数年龄40岁,60岁以下的比例占84.5%,感染者总体以中青年为主,健康状况良好,机体抵抗力较强,以无症状感染者为主。

“但是,随着疾病的发展,有部分无症状感染者会表现出临床症状而转为确诊病例,这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同时,无症状感染者也具有传染性。”付晨说。因此,即使是健康的青壮年,也不能掉以轻心,同样要积极配合筛查。

对于一些正在封闭管理的小区,吴凡表示:“希望大家能够很好地按照社区的安排,按时检测。”对于仍身处“决赛圈”的市民,如果实在需要流动,乘坐公共交通、到达公共场所应当主动“亮码”,包括健康码和行程码等。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场所已经建了“场所码”。“大家一定要配合,不要嫌麻烦。扫了‘场所码’,万一这个场所今后出现了病人,你可能有风险的时候,这些场所能够第一时间进行研判,及时通知你。这既是为你个人负责,也是为整个社会承担责任。”

  • 自我监测,做好防护


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防疫中的个人健康监测也非常重要。吴凡解释,个人健康监测就是要关注自己细微的变化,尤其是平时比较粗心或者“神经比较大条”的朋友,这段时间稍微要细致一点,关心一下自己是不是有一些低烧、嗓子疼等新冠肺炎相关症状。一旦有症状,就要及时就近前往发热门诊。

对于必须出行的市民,付晨提醒,现阶段市民仍要坚持“三件套”“五还要”,继续做好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一米线等防护措施。居家时,也要保持个人卫生,尽可能打开门窗通风换气,最好能持续开窗,若做不到则每日至少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有条件的家庭也可以使用循环风空气消毒剂、空调过滤器、过滤网,应每月清洗消毒,可用空调消毒液喷洒至湿润,作用30分钟。

此外,快递尽量在户外拆,外包装不要拿回家中,按照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即可。如需拿回家中拆,可以戴好口罩和一次性手套,使用消毒湿巾将外包装表面完全擦拭消毒,静置半小时让消毒因子充分作用,处理完快递后做好手卫生。儿童、孕妇、老人等特殊易感人群,尤其要注意防寒保暖,提高免疫力。

对于家庭来说,该如何正确消毒?

市疾控中心提醒:
84消毒液不能和其他清洁剂混合使用
别让“消毒”变“投毒”



本文综合自:上观新闻、上海发布、网友评论等

相关作者:侍佳妮 叶田媛 王美杰等

微信编辑:皮小姐

校对:wing huisong


◢ 猜你想看↓↓
瑞金医院北部院区监控曝光!有患者抱怨“这种床怎么睡”?护士的举动好暖:困难不能对患者说
东航坠机时机头垂直砸向地面?官方最新回应!200多名家属前往事故现场
上海这个区火线开发“通行码”,这类人群可凭码进出封控小区
痛心!这个上海人走了,从建筑系学霸到一代名帅,“没有他,就没有女足的辉煌…”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下载上观新闻APP



“分享点赞在看,一气呵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