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90后”志愿者组长:以前对基层一无所知,居民的抱怨曾像一根刺扎心上

周楠 上观新闻 2022-04-24
“您好,请问您是在先锋上海上到社区报到的党员吗?您愿意在封控期间担任你们小区的党员志愿者组长吗?我们现在社区的人手都比较紧张,希望你们年轻党员可以冲在前面……”3月29日,小区封控前,解放日报·上观新闻的拉克(化名)收到一通来自普陀区委组织部的电话。

就这样,这位原先来连居委会都没去过的90后姑娘,走上了志愿者的道路,并担任小区党员志愿者组长。并未从事过管理工作的她,开始了前从未有的挑战。而经此一役,她对社区亦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自述人:拉克

“现在要去居委会报到了!妈,咱家的居委会在哪啊?”

“走,我领你去。”

3月31日晚上7点,是我第一次与自己小区的居民区书记见面。

 一个急促的来电,语气是小心翼翼的

3月29日,普陀区委组织部的王贞飞给我来电询问是否愿意做小区志愿者组长时,语速很快,但听得出,她的语气是小心翼翼的。

得到我肯定的回应后,她明显松了一口气,和我交代起了担任志愿者组长的任务有哪些,并告诉我稍后会把本社区的党员名单发来,由我去联系确认,随后便匆匆结束了和我的对话,继续给其他党员打电话去了。

挂了电话,我看了眼时间,是晚上7点40分。此时的我,心里是一股子冲劲,想着名单一来,晚上就把小区里的党员全联系好。终于,等到凌晨1点,微信的消息弹了出来,“抱歉,深夜打扰……”党员名单来了。手机屏幕的另一端,王贞飞同我把联络组员时的注意事项又过了一遍,“明天开始要辛苦你们了,一切都为了疫情快点过去!”

第二天一早,打开名单,一共有27名在社区报到的党员,需要立刻与他们确认是否可以做志愿服务,是否持有48小时核酸,是否接种过2针或3针疫苗,然后建立联络组群,共同到小区居委报到。

志愿者服务困难群众

拨下第一通电话,等候接听的时间显得特别长,我突然明白了王贞飞与我通话时,那种踌躇的感觉,我也害怕被拒绝。很快,27人联系完毕,有14人可以参加!另有13人或因本身在医院驻守,或是人在外地隔离等不可抗力的原因不能参加。我心中暗喜,认为这个“成绩”还不错,马上制表反馈给了王贞飞。

“你们小区上岗的志愿者不多的。”等到王贞飞的回应,我不太理解,因为我的小区一共只有60余栋6层高的居民楼,2500多居民,14名志愿者配合上居委会,人怎么会不够用呢?

然而,后面的事实证明,当时的我,对基层工作一无所知。

居民的抱怨,
曾像一根尖刺扎在我的心上

“请问是清二的杨建霞书记吗?”“对,你是我们小区党员志愿者的组长吗?我一直在等你的电话!能来的党员有多少个?我来安排任务!今晚能来一趟居委吗?”一个风风火火的声音伴着人声嘈杂的环境音,从电话那头扑面而来,容不得半点犹豫,我顿时明白,任务紧迫,党员志愿者必须火速上线。

3月31日晚7点,当我按照约定时间去找居民区书记时,看到的竟已是一片忙翻天的场景,一群人正在大雨中搬运着居民封控期间的第一批物资。“快来帮忙,雨太大了,我们在抢救大白菜!”也不知道谁喊了一嗓子,我的第一个任务就开始了。

志愿者随时响应,搬运物资

当社区的“共享家”空间彻底被大白菜、土豆、胡萝卜、鸡腿等彻底“占领”时,物资搬好了,我们才有时间互相“认亲”,确认彼此的“战友”身份。随即,居民区书记便发布了第二个任务,协助4月1日的核酸检测工作。“党员队伍就交给你来安排了,我们现在居委只有4名女将,特别需要你们!”杨建霞郑重地和我说,居委会现在是与老百姓贴最近的地方,在这场疫情考验下,需要做的事情很多。

翌日上午6点,居委会门口已经集结了社工、志愿者近30人,分别需要负责跑楼(按照楼号带居民前往核酸检测点)、二维码生成服务、排队秩序维护、困难人群服务、政策解读等工作。然而第一次核酸检测工作,进行得并不顺畅,大多数老人的信息需要手动输入,困难家庭需要搬运轮椅,特别的邻里关系需要协调……一个看似简单的做核酸,我们竟然从清晨干到天黑,用了整整一天才把2500余人的检测工作做完。

“今天做得好慢,组织得不好啊。” 居民的抱怨像一根尖刺扎在我的心上,这根刺也同样扎在其他志愿者的心里。服务结束后,党员志愿者的微信群又热闹起来,大家不约而同地复盘着一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们都意识到,工作之所以开展缓慢,很大因素在于我们对小区居民构成并不了解,遇到复杂情况只能现场临时处理,耽误了不少时间。于是,我们找到了驻点的社区民警鞠龙飞,在他的帮助下快速了解了本小区各种人群的分布,做出相应预案。

同时,作为组长,我还从街道组建的组长群里收集了其他小区分享的成熟经验,与组员分享探讨,打开思路,因地制宜地改良成适合本小区的方案,再上报居委,多方合力共同为下一次更好的志愿服务而努力。

集智的成效非常显著。第二次核酸检测时,按照更合理的检测流程和更默契的配合,原本一天的工作缩短到了半天完成。尽管彼此间并不熟识,但当我们这群党员在共同的家园里集结时,又好像认识了很久。

和“最熟悉的陌生人”成为朋友

封控期间,居民足不出户,志愿者就好比是身体里流动的血细胞一般,保障着社区这个有机体的正常运作。

面对居民各式各样的生活需求,志愿者团队高效运作的关键在于合理分工,而这对我来说是不小的考验。虽同住一个小区,但平日里邻里交集并不多,组员们就是我“最熟悉的陌生人”。为了更好地凝聚起这支队伍,更高机能地运作这支队伍,我和每一位志愿者成为朋友,主动了解他们的个人情况,比如哪些人家里有孩子需要照顾,哪些人需要居家办公,哪些人腰腿有损伤等等,根据个人特点进行服务排班。

巡逻员为居民运送快递

“还缺人吗?我全天都可以!”党龄近40年的陈鹤良是小区里的活地图,是社区巡逻的领队人,坚持不留一处死角,确保居民安全;在普陀邮政分公司工作的苏珺,总是骑着他心爱的小摩托,后座是一个蓝色的大框,满载着各色物资,在大门口与居民楼间来回穿梭,他是居民快递最后100米的配送使者;从事会计工作的吴敏芝,细心又热情,总是能耐心地为居民提供咨询服务,架起老百姓与居委沟通的桥梁;顾浪、樊守瑞和王继东是队伍里的“活力三剑客”“搬运积极分子”,居民有需求,他们总是第一个举手;宝妈陈媛和朱丽雯有着博爱的母性光辉,是居民紧张情绪的疏导员;在南翔工作的医护人员陈林,是小区封控期间的“健康使者”,为居民提供科学防疫小妙招;还有退役军人李景,每天要奔波街道内的5个小区,负责为孤寡老人、困难群众的代配药工作……

“以前我都是关机睡觉的,现在啊,要随时响应号召,24小时开机。”顾浪感慨,疫情当前,任务时常来得突然,但我们必须冲在前面,扛起来。4月9日原本是一个普通的巡逻日,但早上7点,居民区书记杨建霞的电话突然打来,原来是核酸筛查扫码方式有变,需要立刻安排4名年轻党员担任扫码志愿者,参加扫码采集培训,9点前上报名单,下午就要上岗。任务虽然急迫,但在我脑海里始终挥之不去的,是杨建霞沙哑的嗓音,仿佛再多一个字都无法从这个嗓子里说出来。

核酸码上线后,志愿者首次为居民服务

每一位基层工作者,每一位志愿者,每一位党员,在这场疫情下,都是你我身边平凡的普通人,但是他们身上的坚持、坚韧和坚定,又让他们显得是那么的不平凡。吴敏芝曾与我谈心,她说:“做了十几天的志愿者,每天穿脱防护服,我老公担心我会交叉感染,还劝我不要再去做志愿者了。”“那你咋打算的?”我语气担忧,“我啊,我把入党誓词甩给了他看,要‘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他就没话说了,哈哈。”吴敏芝笑了笑,云淡风轻地说道。

志愿工作虽不易,但我们的队伍却不断扩大,现在已有19名党员志愿者为小区进行服务。我们彼此也定下了一个约定:等到疫情结束后,一定要脱掉口罩和防护服,大笑着合个影!


眼下,上海进入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市民生活的各方面难免遇到不便。大家对疫情防控工作有什么意见建议、或碰到困难需要帮助,欢迎在文末给我们留言并留下联系方式。我们将及时向有关部门传递信息,尽力为您排忧解难。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作者:周楠

微信编辑:纳米

校对:佳思敏

◢ 猜你想看↓↓
上海刚刚通报的这个数据,值得关注!这几天,封控区每天做核酸检测有必要吗?回应→
发放保供物资失职渎职,上海两名干部被党纪政务立案
特斯拉上海工厂复工了?无人机现场直击!疫情下,这些重量级企业最新情况→
“我在上海给人装修房子,被封在毛坯房20天后…”
这些人在上海方舱最不起眼的角落,承担着最脏的活儿…
上海新增7例死亡病例,均未接种过疫苗!一图读懂疫情最新情况→
邻居从方舱康复归来,我有感染风险吗?专家提示→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下载上观新闻APP



“分享点赞在看,一气呵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