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去超市进货、去医院配药,到底有多难?记者的体验来了,真的很辛苦→

茅冠隽 上观新闻 2022-04-24

4月21日中午,我开车来到嘉定区汇旺路,要找一个名叫“越华”的社区。我和社区党总支书记王韵约好,要在她那里当一回物资进货员、药品配送员,亲身体验一把特殊时期的“保供”和“配药”——当下,这是居民百姓非常关心的两件事。无非是去特定超市进货、拿着医保卡去医院配药,能有多难呢?


开着三轮车去进货


没想到我出师不利。我竟然找不到越华社区,或者说,我找到了很多越华社区——汇旺路和新宝路的交叉口附近,分布着很多名为“越华”的小区,我找了很久,才终于找到王韵所在的门口。越华社区是一处农民动迁别墅区,共有11个弄、1214户、4000多人,住户以老年居民为主。这也是王韵想到要在社区内和各出入口之间开设“流动货栈”的原因。



为解决疫情期间居民采买货品“最后100米”的问题,嘉定最近重点推进“我嘉货栈”建设,通常将货栈搭在小区门口。但具体到越华社区,由于“门口”太多,一个货栈满足不了要求,所以要把货栈建在电动三轮车上,要让货栈流动起来。每天晚上,王韵会根据居民需求,向社区对应的保供超市下单订货,然后第二天再开着三轮车去进货。这天,去超市进货的任务就交给了我。


穿隔离衣、戴防尘帽、戴橡胶手套、口罩外面再套上面屏,一套操作下来,我瞬间就在4月底正午的阳光下变成了一个微型温室大棚——实在太热了,汗水马上从额头上流下来。等到开着三轮车上路,才终于有了一丝凉意。


王书记骑着电瓶车在前面带路。社区对应的保供超市很近,在嘉朱公路1316号朱桥农贸市场附近,是一个名叫“优您购”的超市,电瓶车开5分钟左右就能到。到了那里我才发现必须开三轮车进货的原因:自行车、电瓶车的荷载量太小,而由于疫情原因,农贸市场里内管控严格,设了一些检查点和路障,开货车就不太灵活。



这天,王书记订购的货物是几十份速冻馄饨、速冻汤圆、风味红肠、手抓饼、八宝粥、培根以及100份生姜。越华社区内老年人很多,馄饨、汤圆极受欢迎,但这些都是速冻食品,需要快速将物资送回社区,一刻也耽误不得。


“这些其实都是改善型的食品,我也想给居民们换换口味,不然天天吃米饭面条,老年人食欲会不好。”一边聊,王书记一边和我快速把冰柜内的速冻食品和其他食品搬上三轮车。超市外,超市老板早已将100份生姜分装在两个泡沫塑料盒子里,50份一盒,搬起来非常重,我和王书记一人搬一份。每份生姜装在一个小塑料袋里,5元一份。王书记说,这也是社区里的“抢手货”。



进货完毕,我开着满载货物的三轮车回到越华社区。由于疫情防控原因,我无法进入小区,物业公司经理朱先生就在小区门口对车辆进行仔细消杀,然后由他将车开入小区,准备把速冻食品先放到居委会办公室的冰箱里,然后再由志愿者分发。“速冻食品不能流动售卖,如果是其他食品,我们会在三轮车上摆出一排排纸箱制作的简易货架,有餐巾纸、洗发水、调味料等二十多种商品,还用纸板制作了价目表,确保居民一目了然,然后开着三轮车在小区里兜转,有需要的居民可在家门口等待,一户人家完成付款购买后,再开到下一家,全程确保人员不聚集、少接触。”


配药这活儿考验体力和脑力


目送朱经理开着三轮车在小区内远去,我和王书记急忙开始执行下一个更艰巨的任务:去嘉定区中心医院配药



从越华社区到嘉定区中心医院,开车需一刻钟左右。为什么不去近一些的社区卫生中心配?王书记说了几个原因:一方面,社区卫生中心虽有大部分常规药,但有些药配不到,必须去中心医院配;另外,社区卫生中心配药是有固定日期的,每月逢5、逢10可配,这样可以减少志愿者的工作量,但对于一些临时、紧急的用药需求,就需要到其他医院去配药。“比如有一次,我还托朋友去精神卫生中心配过药——有社区居民发现,家中病患已经停药三天了,再不吃药就可能要犯病了,我们只能想尽办法,当天就去配。”


每次去配药,王书记和志愿者都会拿一个很大的塑料袋,里面再放无数个小塑料袋——不少老年人有个习惯,就是把社保卡、病历本装在塑料袋里,整袋交给志愿者。至于收集的社保卡,每次去医院都有厚厚一叠,少则几十张,多则上百张,这也是出于效率和安全考虑:进出医院有风险,一次能多配点就多配点


走进嘉定区中心医院,里面有很多和我们一样的人:身穿防护服或隔离衣,手里拎着大大小小无数个五颜六色的塑料袋,急匆匆地在门诊大厅走来走去,不时还看手机、打电话——这些人都是各个社区的配药志愿者。配药的第一步是门诊挂号,为了尽量给这些志愿者提供方便,医院还专门设了两条志愿者绿色通道。



平时自己看病,在挂号这个环节不会花费太长时间,但王书记在挂号窗口花了很久——有的人有新版社保卡,有的老年人还没换,是旧版社保卡,有时能用有时不能用,不能用的话就要重新自费建卡;有很多老年人是外地的,没有本地社保卡,也要自费建卡,建卡信息要么在王书记的手机里,要么在老年人提供的塑料袋里(有的老年人会提前将建卡信息写在小纸条上、夹在病历本中),要翻出塑料袋、拿出小纸条、递给挂号窗口的工作人员……这个过程中,王韵还接了不少电话,有的是居民咨询她速冻汤圆什么时候能送到,有的是居民问她下次能不能去超市买点别的口味的速冻馄饨和饺子,有的是志愿者和居委干部告诉她新到了一车物资,询问她车要停在哪个门口卸货。


光在旁边看着听着,我就感到头晕。过了很久,王书记终于完成了全部挂号工序,收拾好手里如雪片般的各种单据,然后快步走向医院的全科诊室——就算病人没到,也需要医生问诊后开药。


走去诊室的路上,王书记继续告诉我给居民大批量配药的各种诀窍:去居民家中拿社保卡的时候,最好是向居民要一个纸质的药壳子,到时直接交给医生,这样就不容易配错药,不然很多药名非常复杂难记,志愿者又不是专业医生,很容易配错;有时候同一种药会有不同的品牌、不同的厂家生产,有的居民能接受换牌子、换厂家,有的居民不能接受,一定要在配的时候就沟通清楚,以免配到居民不需要、无法使用的药。



从门诊医生那里离开后,王书记就带着医生开的单子回到挂号收费窗口去交费,费用由她先垫付。她告诉我,配好药之后要在单据上把自费部分用记号笔圈出来,然后把单据用订书机订在塑料袋外面,就跟外卖小哥的做法一样,这样一来居民就能直观看到志愿者垫付了多少钱,在社区取药环节可以在不打开小塑料袋的情况下尽快将相关费用转给志愿者,然后快速拿着药离开,减少与人接触的时间。“很多老年人是不用微信支付和支付宝的,喜欢用现金。每次配药回去,我们都要零零碎碎收到很多现金。现在我和其他志愿者有经验了,索性准备一个小布包,专门用来收钱。”


交完全部费用后,终于到了最后的取药环节。医院取药有一号、二号两个窗口,有的药需要在一号窗口取,有的药需要在二号窗口取。我和王书记俩人先在一旁的椅子上将两个窗口的单子分开,然后分别排队。“所以我们来配药都是两三个人一起,这样可以快很多,不然一个人排完一队再去排另一队,就会非常慢。”王韵说。



取好全部的药后,我俩就在椅子上将所有药品一盒一盒进行分拣,对照单子放到每一个对应的小塑料袋里,然后将小塑料袋口子扎紧,全部放到一个巨大的塑料袋里,装了鼓鼓囊囊一整袋。我俩带着这一大袋子药,开车回到越华社区门口。上车前,我们换了口罩、面屏和橡胶手套,并对全身衣服和鞋底喷洒了消毒喷雾。虽然只有短短几小时,但脱下手套时,我的双手已被汗液浸得发白。


到了越华社区,我目送王韵扛着一大袋药往门内走去。“谢谢你帮我搬货、陪我配药!”王韵向我招手。“不用客气,你们真的辛苦了!”我说。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作者:茅冠隽
微信编辑:安通
校对:huisong、晓川
◢ 猜你想看↓↓
上海疫情连续多日呈下降趋势,这3个区仍有所上升!70%重点企业实现复工复产→
严防“大礼包”腐败!市纪委监委部署对保供物资采购发放开展专项监督检查
新增“1931+15698”,一图读懂上海疫情最新情况→
上海新增本土“1931+15698”,各区数据公布!“九大行动”开始,坚持12个健康细节→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下载上观新闻APP



“分享点赞在看,一气呵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