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社区配送志愿者自述:有居民质问送货慢,说实话我是有些生气的

吴越 上观新闻 2022-04-24
张隽茂是宝山区淞南镇盛达家园小区的一名普通配送志愿者。尽管最近几天才参与服务,但就是这短短几天内的经历,让他心中五味杂陈。

以下是张隽茂的自述。

4月20日晚10点12分,我完成了一天的配送工作回到家,洗完澡,处理了一些白天没来得及回的工作消息,心情却不太平静。那天,我从早上9点一直干到晚上,吃了回家吃中饭和晚饭,中间都没有休息过。而这仅是我第一天参与志愿服务。和我一起在门口分送快递、外卖盒团购物资的志愿者,很多都已干了十几天了。他们之中的许多人,早上8点甚至更早就会到岗,默默地坚守岗位。
小哥感慨“你们这里很负责”
我们家网上下单购物的次数不是很多,大概3到4天一次。每次有志愿者把东西送到楼下,我们总是心怀感激。因为觉得他们很辛苦,所以在够吃的情况下,我们会少买一些,相信很多居民也和我一样。
20日早上9点我到岗时,已经来过几批外卖了。没几分钟,陆陆续续又来了好几个快递小哥,都带着满满一车东西。没过多久,门口收货区域就堆满了。为了确保大家的安全,小区门岗会查看小哥的核酸证明。一名小哥感慨:“你们这里很负责,很仔细地看核酸检测报告,没有24小时内报告的,还要做抗原。”其实,志愿者们一直是这样坚持的,为的就是确保送到居民手上的物资是安全的,要牢牢守住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
送来的东西进行消毒后,需要静置一段时间。我们会利用这个时间,对物资的配送进行排序。排序不是按照楼号1、2、3、4、5这样排下去,因为小区里有两条主干道,我们有两辆电动三轮车,而两辆三轮车不能同时过,要把路线错开。这是有经验的志愿者告诉我的。
把快递从小区口送到居民家,难道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吗?如果你没来当过志愿者,可能会和我一样把事情想简单了。这些天,志愿者们已经尝试过很多办法来优化配送流程。但是,当配送量到了一定程度后,再好的办法可能也显得薄弱。
上午10点,小区门口堆满了包裹。这才是当天天的第一批,后面还有几批,我已经记不清了。
完成当天核酸检测后,志愿者们开始进行配送。“每天至少40车吧,晚上有时要干到11点半才送完。”工作了半个月的志愿者璐璐告诉我。
一辆电动三轮车出发,后面要跟上四五个志愿者一起配送。有很多人家里的门铃坏了,我们只能靠嗓子喊。小区一圈兜下来,至少半个小时。就是这样:两辆三轮车,七八辆电瓶车,十多个志愿者,送着每小时上百件源源不断送进来的快递、外卖、团购物资。
希望他们可以“忍耐”一下
小区有阳性确诊的情况下,除了开展核酸检测时居民们应按楼栋排队前往指定点位,其他时候必须做到足不出户。但依然会有个别居民偷偷跑来大门口:“你帮我找一下几号几零几的好不好,里面是肉和鲜奶,要坏掉了,很早就到了。”
因为送来的物资都要消杀静置一小时,即使已经消杀完毕,我们也没有给居民。为什么?
如果我们给了,难保不会有其他居民也跟着出门,下楼来找自己的快递、外卖,这无疑增加了交叉感染的风险。我们只能一遍遍地向居民解释:“你们的菜已经放置在阴凉的地方,会尽快给你们送的。”
很幸运,绝大部分居民会理解,也会感谢我们,听取建议后,他们就立即回家了,在家耐心等待配送。但也有少部分居民会和志愿者“大声交流”,想立即拿到他们的物资。本就一身疲惫的志愿者,此时更希望能心平气和地进行交流。
也有一些买啤酒的、买小龙虾的……我们并不反对,因为这是他们的自由和权利。想改善生活,我们能理解,但是特殊时期,希望他们也可以“忍耐”一下,尽量减少非必要购物的频率。
下午4点左右,午饭后返岗的我已经连续配送3个小时了,很累。天气越来越热,穿着“大白”和反穿衣,我的汗没停过。戴着乳胶手套,手一直都是湿的。
刚送完一位居民的物资,另一位居民下来了,问我们:“我买的菜和奶怎么还没送来啊,都显示到门口一个小时了。”听到这话,不知道边上的志愿者怎么想,说实话,我心里是有一点生气的。我告诉她:“门口有几百件快递,我们只有十个人分两组轮流送。如果您觉得慢的话,加入我们,相信会快一些。”
她没有再继续往下说了,我就去配送下一家了。那一刻,她的心里,是否能够更理解我们一些呢?
人手能不能再多一点
第一天参加服务时,我发现下午的时候志愿者最多,我问“前辈”:“今天下午,志愿者人算多吗?”
“前辈”回答:“差不多就这些吧,十个人左右,之前人还多一些,最近少了,就总是这几个。大家也都有工作,也要带孩子。”
我搬来这个小区的时间不长,了解也不多。璐璐也才住过来3个多月,但是已经做志愿者超过半个月了。
我准备了一些小区平面图,用来标注每趟“出车”需要配送到的楼道号、室号。晚上,这些平面图都用完了。粗粗计算,一天最少出40车,一车放50个快递,一天可能会有超过2000份快递要送吧。
具体数字没有人算过,但我的感受确实是快递源源不断地来。刚刚送完一车,门口就又堆满了新的一批,而我们的人手没有增加。虫妈、杨叔、王天、璐璐……还有很多人,我叫不上名字。他们同很多人一样,也是孩子的父母,也是爸妈的宝贝。他们真的已经很负责、很努力了。
我想,小区里能有这么一群人为大家服务,其实是很温暖的事情。但超负荷的工作量,还有一些不理解的声音,也在持续消耗着他们的热情。在这个特殊时期,希望大家能够一起分担、共同进退。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尽管疫情将我们与往日的生活阻隔,但只要所有人都更努力一点、更配合一点,相信疫情就会更早一些退散,一切久违的美好也将如期而至。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作者:吴越
微信编辑:纳米
校对:SYL

◢ 猜你想看↓↓
“邻居奶奶拿到我送的菜,哭了”…此刻在上海,一些普通人做的小事→
81岁《天书奇谭》美术设计黄炜:52岁“小伙子”每天送我去医院打点滴
上海疫情下芯片产业:口岸力保不断链,包机运光刻胶、设备紧急转向江苏…
上海最新通报:这5个区感染者增幅较大!什么原因?新增阳性都怎么发现的?发布会回应热点→
揭秘疾控中心“封控组”工作流程:白天干活凌晨出去,每天都在“倒时差”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下载上观新闻APP



“分享点赞在看,一气呵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