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苏州援沪医疗队员:昔日医学院同窗这次却成了我的病人

郑子愚 上观新闻 2022-05-30

来自苏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的张强,是一名援沪医疗队队员。5月26日,是张强和其他307名援沪医疗队员结束工作返回苏州的日子。


4月3日至今,他所在的援沪医疗队分别转战了核酸检测点、方舱医院和仁济医院南院定点医院。


令张强没有想到的是,他在定点医院时竟遇到了自己昔日在医学院的同窗。可在这次疫情中,对方的角色不是医生,而成了患者。


以下为张强的讲述。


讲述人:张强

年龄:40岁

职业:苏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脑病科医生


苏沪一衣带水


3月28日,我第一次得知医院要组建援沪医疗队,就向领导请战,但没能如愿。很快,我们医院在组建第二批援沪医疗队时,我第一时间报了名。


领导提醒我,前一批队伍支援的是核酸检测队,第二批则是要支援方舱医院,要进入方舱与阳性病人面对面,感染风险比较大,要好好考虑。我回,我准备好了。


也有同事来问我,为什么报名?我觉得,喜欢一座城是有原因的,是水滴石穿的积累,慢慢刻在心里。我曾在上海中医药大学学习,后来在业务上,也与上海这个地方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今年年初,苏州疫情形势不乐观。我在上海的师长、同窗和好友第一时间就给我发来物资和慰问。我在上海收获了很多,无以为报,是时候反哺了。


4月3日,我们到了上海。我从没有见过这样的上海,有点难过。在离开苏州时,院领导送行时说,苏州和上海是一衣带水的关系,覆巢之下无完卵。我想也只有深入上海,才能感受到疫情对上海的冲击,不仅仅是冰冷的数字,而是生活本身。


我们要去支援的是位于临港的方舱医院,它尚在搭建。所以,我们先直接转战核酸检测点位。


总是安慰病人


几天后,我们入驻临港方舱医院。


我和同事都发现,进到方舱医院的一批病人中,少部分患者有些怨气。我们只能牢记一句话: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


张强的工作证。受访者供图


我们在治疗上也要防止他转为危重病人,并且帮助他们正确地认识新冠肺炎,还要接受他的负面情绪,去鼓励他们。一次,一位病人气冲冲地来质问我们,为什么他进了方舱,我们医生不管他,也不给他开药什么的。


我拿出他的病例,展示给他,并告诉他,病例上清楚记录患者本人的各种信息,包括其目前症状、既往病史等等,告知他我们一直都在关注,只是他属于轻症病人,无需特殊干预,但我们会一直关注其病情变化。他看到了我们对他情况如此详细的掌握,他放心地走回到自己的床位上。


可以这么说,在方舱的每一个病人,我们都会记录详细的病例,包括年龄、不良嗜好、既往病史等。根据患者各种情况的综合,我们会将患者分类管理,重点看护。


前段时间,一位中年男性新冠阳性患者入住方舱医院。他未从系统体检过,对个人身体状况完全不了解,并且长期抽烟。我们将他列为高危人群。那天早晨6点左右,他突发不适,瘫倒在床边。


我和同事们第一时间发现后,冲到他床边。我们立即对他快速查体,心电监护,迅速判断,立即心肺复苏,吸氧、除颤、肾上腺素注射、气管插管……经过40分钟左右的抢救后,他的生命体征稳定,恢复意识。


我们又复查心电图,判断患者有心肌梗死的可能,与此同时,我们立即联系并将他送到了定点医院进一步治疗。事实上,这是一次特殊的抢救,当复盘时觉得,在当时患者众多,医疗条件相对简陋的情况下,能通过对患者分类管理、重点关注、团队合作,完成一次高质量的抢救,挽救病患生命是非常不容易的。


偶遇老同学


4月中上旬,每天都有大量的病人转进方舱医院,可以说,我们精神和身体都顶着巨大压力。但这样的情况在4月下旬开始有所好转。诸多方舱医院陆续开始并舱和关舱。离家月余,我当时也有点想家了。


5月7日前后,我们接到通知,要支援设立在仁济医院南院的定点医院。


说实话,刚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大概有几秒钟的失落。但转念一想,我们是最应该去支援定点医院的队伍。


首先,我们这一批医护人员来自苏州,在年初的时候已经经历了一波疫情,我们这支队伍都是实打实的“老兵”,有投入快、适应快的优势。这些日子在方舱支援,也有治疗症状较重的病人的经验。


援沪医疗队部分队员合影,后排右三为张强。受访者供图


在定点医院里,我们要面对的病人的情况会比在方舱医院时的要复杂得多,很多病人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基础疾病,但总体情况都在可控的范围内。我主要负责亲子病区内的部分病人,有赖于之前的经验,我们的工作顺利展开。


记忆中有一位中年女性新冠患者,垂体瘤术后,并服用外源性激素替代治疗。鉴于患者有基础疾病病史,我们非常关注她,查阅垂体瘤相关资料,当她住院过程中出现了发热头晕乏力等情况时,我们与仁济医院医生团队及中医团队讨论,本着早期积极干预及治未病的原则,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辩证论治加用中医干预。经治疗后患者症状改善,患者核酸检测转阴出院。事实上,在我们既往病例中,并没有遇到类似的病例,但能预见的是,如果不予患者密切关注和积极干预,有可能会出现难以预料的不良事件。好在,这次治疗很顺利。


在定点医院还有件巧事,我遇到了我研究生同学。他是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医生。


那天,我在朋友圈里发了一张我们在医院大楼前的留影。对方问我:“你也在仁济南院?你也得了新冠?”


我说:“没有。我是援沪医疗队员。”


这时才知道,我的同学在这波疫情中感染了。他和两个孩子就住在仁济医院亲子病区。我抽空和他见了面,得知上海疫情刚爆发时,有不少医护人员都感染了新冠。而他因为先是密接,后又被确诊、治疗,已经近一个月没有上班了。


究竟是否可以“躺平”?他和我都思考过这个问题。而我们俩的共识是:不可以。首先,目前高龄老人接种疫苗的比率还不足够高,本着对生命的敬畏是不可能放开的;回到工作层面,“躺平”很可能会在短时间内出现医疗资源的挤兑,这很可怕。


不久之后,我的同学出院了。原先5层楼亲子病区,也逐渐并区,成了1层半。这就是上海在好转的佐证。


驰援上海,我放不下的是我的家人。我的妻子在苏州市中医医院工作,疫情期间,我们都在各自的战场上;我的女儿和我的母亲住在一起,因为我们工作原因也只能隔三岔五和他们视频一会儿,连女儿的作业也没法盯着,只能让她在钉钉上打卡。


给女儿制定的计划表。受访者供图


我的女儿喜欢吃日料。苏州自2月开始暂停了堂食,5月上旬才恢复。我希望,回到苏州解除隔离后,带她去吃日料,多花点时间陪陪我的家人们。这段时间确实疏于陪伴了。


证书。受访者供图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作者:郑子愚
微信编辑:安通
校对:皮小姐
◢ 猜你想看↓↓
上海昨日本土新增“48+290”!金山、奉贤宣布:全区所有区域均为防范区→
都讨厌“层层加码”,靠什么真正杜绝?
封控近两个月,停车费6125元?最新:上海出台疫情防控期间公共停车收费减免政策→
上海复商复市的新信号,就藏在一杯奶茶、一份小龙虾里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下载上观新闻APP



“分享点赞在看,一气呵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