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嘱托,砥砺奋进
——解放日报今推党代会特刊
梁思成说“建筑之真义,乃在求其合用,坚固,美”。城市地标概莫如斯。地标之用在于为谁而建,之坚固在于其高品质,之美则在于其非凡创造力。五年来,伴随着人民城市建设和城市更新步伐,上海涌现出众多新地标,既记录着这座城市的发展脉络和思路,更承载着生活于这座城市里的万千市民集体记忆。今天,我们将过去五年设定为一个观察历史的切面。尽管城市发展是动态连贯的,很难确切找到某个特别的段落或端点,但五年之中城市出现的那些建筑地标,以及它们背后体现的城市发展理念,或许能让我们从更多维度认识这座城、理解这座城。高度之外,定义一个城市之“强”,亦可以有别种标尺。这是我们逐渐意识到的,也是我们所在的这座城市正在追寻和实践的。兴业路和黄陂南路交会处,中共一大纪念馆被城市林立的高楼簇拥着,但这座厚重的建筑却是信仰高度的“山峰”。2021年,建党百年之际,中共一大纪念馆开馆。这座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记载着先辈披荆斩棘、筚路蓝缕的创业足迹,更时刻激励着当代人肩负着这座城市的荣光,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砥砺奋进。2018年,上海一座俯瞰如四叶草的建筑进入全球的视野。那是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举办地,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尽管建筑的本体高度只有30余米,却堪称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会展综合体。当时的多数观点都认为,这个“世界之最”之于上海,乃至全国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不仅将加快上海现代服务业发展,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更会成为中国新时期服务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发展新格局的重要节点,成为服务对外开放的关键平台。一座桥梁全长仅180米的慢行桥能有多雄伟?可就是它,元荡桥,连接上海青浦金泽和江苏苏州吴江,把两地通勤时间从40分钟车程大幅缩减到5分钟,昔日“两不管地带”变为网红打卡点。元荡桥不仅打通了交通的断点,更书写了沪苏浙三地打破行政壁垒、推进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的时代故事。五年间,洋山港四期、张江人工智能岛、临港新片区生命蓝湾、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等,也纷纷成为上海令人瞩目的地标。它们都是不那么“高耸”的建筑体,但在全球产业链重构的大背景下,却彰显了这座城市对高质量发展的不懈追求;也在城市转型升级的牵引下,在城市更新转型的洪流中,坚定了上海面向未来的底气。我们的城市里,还有不少难以衡量高度、广度的地标。它们在云端拓展纵深,抑或链接着历史、当下和未来,向生活在抑或来到这座城市的每个人传递着温度与美好——杨浦滨江,20世纪上海工业的重要阵地。近年来,上海“一江一河”沿岸空间的贯通,重新界定了人与城市的关系:我们不光建设城市、创造城市,我们也更能享有城市、亲近城市。张园,曾有“海上第一名园”之称,是上海现存最大、拥有中晚期石库门种类最为齐全的建筑群。2019年1月,静安区张园地块旧改征收生效,居民圆了新居梦。而百年张园也迎来保护性修缮,将重焕生机。分布在全市各区、各街镇的城市运行综合管理中心,串起上海的血管与脉络。地上的建筑安全、交通安全、市民安全,地下的深井安全、河道安全……数据在看不见的地方以每秒亿次的量级传递着。在这张密织交错的网络之下,我们的城市安全有序运行,我们也共享着城市智能化与数字化改革的点滴成果。五年来,上海的一个个新地标,塑造了这座城市的能级与品质,丰满了这座城市的精神与品格,无论是直插云霄的摩天大楼,抑或是依水临街的综合体,同样伟岸与壮丽。解读城市新地标可触摸城市建设者、参与者、维护者的合力,可感知为城市持续构筑新优势、发展新空间、创新新动力的探索实践。地标作为城市发展的生动剪影,折射的是上海这座城市对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的执着坚守,对扩大改革开放信心决心的坚定不移,其根本着眼点与落脚点就是人民至上、勇立潮头。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原创稿件,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作者:解放日报记者
微信编辑:泰妮
校对:huis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