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山公园的围墙打开了!美景“走”了出来,公交车站、人行道也融入公园,苏河岸线美出新高度→

舒抒 上观新闻 2022-09-21

“以前想看这棵百年梧桐,

要走到公园里面,

还有高大的围栏遮挡,

现在公园内外的人都能随时看到,太好了!”


今年78岁的林密
家住长宁区华阳路街道万凯小区
他家的窗户外
就是近在咫尺的苏州河与中山公园

今天
中山公园整体开放及品质提升工程正式完成
公园北侧高耸的围墙彻底打开
原本在园中“深藏不露”的
华东地区最大悬铃木也露出了真容

从华东政法大学“百年校园”、百年建筑中山公园“百年公园”,再到如今百年古树、20路“百年公交”、万航渡路“百年道路”,长宁区始终坚持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把最美的上海风光展现在老百姓的家门口。


一览160年古树景观

此次中山公园开放及品质提升,涉及万航渡路沿线约700米长的空间更新和公园开放,施工面积达到1.63万平方米,包含三个重要节点。

其中,西段公园3号门围绕百年古梧桐树打造“梧桐广场”,打开围墙、重塑公园入口;东段公园2号门打造“华阳广场”,迁移公交20路始发站,新建煤精亭及候车亭,并打造新景观“种子池”;公园2号门与3号门之间,拆除围墙后将人行道迁移至公园内部,原先的人行道改为非机动车道,同时拓宽机动车道,彻底改变万航渡路原先“车易堵、人难行”的状况。


“女儿小的时候,我就抱着她在窗口看中山公园,当时这里树多、墙高、人少,虽然公园在家门口,但景观其实很杂乱。”林密说,此次公园围墙打开,重新开放后令他印象最深的,就是参天蔽日的古梧桐树终于能被众人所识

去年,推进苏州河华政段景观提升时,如何保护苏州河畔一棵120余年历史的古银杏树,为专业部门积累了宝贵经验。长宁区绿化市容局副局长王晔菲介绍,位于中山公园西北角、被称为“独木傲霜”的这棵古梧桐,树龄有约160年历史,古树及一旁的铜顶,此前并不为广大游人所知。此次,随着公园围墙打开,周边的管理用房进行了迁移,使得这片特色景观能一览无余。古树与铜顶之间还新设了报廊、石凳等城市家具,古树周边的围栏虽然保留,但降低至60厘米。



另一个常被忽视的点位是公园2号门。很少有人知道,这个仿佛公园“门卫室”的建筑,其实是“中山公园十二景”之一的“旧园遗韵”,有近百年历史。此次改造对2号门的非机动车停车区进行了迁移,通过绿化景观提升与空间梳理,打开后的公园不仅颜值提升,百年名迹的风范也进一步彰显。

“还有一处打卡点值得一去。”王晔菲介绍,中山公园内始建于1924年的露天音乐台此次也进行了改造提升,增设了衔接地面与音乐台的台阶,市民游客不用再攀爬就能轻松上台高歌一曲,感受天然的回音效果,伴着夜间景观灯光,享受属于人民群众自己的舞台。



体验花园车站意境

不久前,长宁区在官方微信公众号为中山公园2号门的新建广场征名,最终广大市民和网友票选出了“华阳广场”这个承载着深厚区域印迹的名字。中山公园此次改造,通过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征询各方建议,公园与人民、公园与城市均实现了有机融合。

今年2月以来,记者参与的多场中山公园提升工程现场会上,20路公交站点的保留与否被多次讨论。最终,通过向周边居民、公交乘客征求意见,市民对保留20路车站的意愿非常强烈。因此,虽然实际施工中要克服公交电缆限制、公交管理用房需求等多重困难,20路站点还是被完整保留在公园2号门附近,经过略微迁移,让市民游客在等车、上下车的过程中,都能感受“花园车站”融入百年公园的美好意境。


改变的不只20路车站,更有公园沿线700米长的万航渡路。长宁区建管委交通科负责人陈慧介绍,此前万航渡路的华阳路-凯旋路路段最窄只有5.6米宽,沿线人行道平均宽度也只有1米多,不仅人、车通行都很局促,还时常出现机非混行、人车混流的现象。此次改造,中山公园沿万航渡路一侧的城市界面全面打开,原先1米多宽的人行道变为非机动车道,机动车道则拓宽至最窄7米、最宽12.6米,人行道并入公园内,人们可以直接在树荫茂密的公园中穿行,体验“公园城市”的惬意与从容。

“不要小看这一米多的变化,当中倾注了大量架空线入地合杆工程建设,还有周边居民的理解与支持。”陈慧说。


眼下,苏州河万航渡路游船码头正在紧张施工,工作日白天,周边小区居民确实能听到一部分电钻、挖掘机的轰鸣声。华阳路街道苏一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钱嫣佳告诉记者,虽然去年下半年起,万凯小区的居民因精品小区改造、中山公园提升、苏州河码头建设等工程,需要“忍受”施工带来的一些不便,但通过充分征询居民意见、及时回应居民诉求,各项工程建设都得到了居民的理解。

尤其万凯小区因紧邻中山公园,此次改造需要将小区的围墙退让近2米,一开始居民并不接纳该方案。经过街道、居委和建设方的多次沟通,在公园改造的同时对小区的门卫室、垃圾房和周边环境同步进行了优化提升,让居民看到了家门口实实在在的改变,最终得到了居民的支持,实现了公园与居民小区的融合。



打造慢行示范道路

1994年,林密一家是第一户搬到万凯小区的居民,当时苏州河还远没有今天这般清澈。“现在码头施工的地方,以前是倒粪码头,再往西一点,是倒垃圾的码头……”林密说,晚上听着“哗啦啦”的倒粪声,“就像睡在瀑布旁边。”

而今,“瀑布声”换成了老百姓的欢笑声。2019年苏州河景观步道贯通,2021年苏州河华政段“一带十点”景观开放,都让林密感叹周边生活环境越来越好。而今,更大的惊喜就在家门口。“疫情期间看到窗外施工到一半,已经打开围墙的中山公园,就期待完工后第一时间去走走。”


苏州河景观步道开放后,买水、找厕所、找地方坐,是市民最关心的问题。王晔菲介绍,此次中山公园开放,长宁区绿化局等部门与华阳路街道、周边居民区召开了多场协调会,并从人民建议征集中挖掘了不少“金点子”。“2号门与3号门之间改造了公厕,配有母婴设施和第三卫生间,增加了儿童友好功能,这些都是市民集中反映的诉求。”

提升后的中山公园还“少”了一些元素:台阶。仔细观察可以发现,新改造的公园入口不仅都是平地或缓坡,地面的“弹格路”也经过打磨,既与苏州河华政段等现有景观步道呼应,也方便老人、小孩、无障碍人士通行,打造适合全年龄段的慢行示范道路。


眼下,正在施工中的苏州河万航渡路游船码头,预计年内建成并投入使用,沿岸景观步道将从1米拓宽至3米,未来人们可以从水、陆两地饱览苏州河、华政校园和中山公园的美景。据悉,下一步,长宁区将打造贯通中山公园、苏州河的慢行系统,今后市民在中山公园不仅可以东西横向畅行,体验苏河贯通的城市轴线休闲空间,还可以南北纵向穿越,感受愚园路、武夷路等长宁“美丽街区”的别样魅力。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原创稿件,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作者:舒抒
微信编辑:佳思敏
校对:泰妮
◢ 猜你想看↓↓
密切关注路径!又有新台风生成,强度可达超强台风;应对中秋节客流,上海地铁有变化→
公职人员公车私用送菜?停职!一地通告:继续全员核酸,漏检赋码
知名餐饮品牌将撤出中国市场,目前仅剩上海1家门店…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下载上观新闻APP



“分享点赞在看,一气呵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