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全球关注!梵高《向日葵》被泼番茄酱,文物艺术品安全与近距离欣赏能两全吗?

简工博 上观新闻 2022-10-26

近日,英国国家美术馆收藏的

梵高名作《向日葵》

遭遇两名社会组织成员用番茄酱破坏

引发全球关注


不过

好在该幅画作外层有玻璃保护

事件发生后6小时已恢复展出


据英国媒体报道

目前两名当事人被指控犯有刑事损害罪

并将于12月接受进一步审判


两个年轻人将番茄酱泼在梵高名作上


这不是梵高的作品第一次遭遇这样的险境,今年6月30日他的另一幅作品《桃花源》也曾被同一组织成员袭击,今年5月,《蒙娜丽莎》也曾被观众用蛋糕砸中。


在博物馆、美术馆参观时,不少观众都希望与展品更近距离接触。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除了使用新的科技手段对展品加强保护,完善的参观守则与安全巡视方案也必不可少。


安全与欣赏能否两全?

记者走访了部分博物馆和美术馆



事件回放:半年内多幅名画遇袭


北京时间10月14日,英国国家美术馆展出的梵高作品《向日葵》前,来自纽卡斯尔20岁的安娜·霍兰德(Anna Holland)和来自伦敦21岁的菲比·普卢默(Phoebe Plummer),在众目睽睽之下忽然打开番茄酱罐头,将之泼洒在画上,并跨进护栏内将手贴在墙壁上,大声向观众表达石油对气候带来的影响,并发问“到底什么更重要,是艺术还是生命?”


待一系列动作完成后,姗姗来迟的安保人员才将两人带离。英国国家美术馆后续表示,该事件对画框造成轻微损坏,画作受玻璃保护并未受损。约6小时后,《向日葵》恢复展出。通过网络,这段视频迅速传遍全球。


今年6月30日,该组织两名成员同样身着印有组织名称的服装,在英国伦敦考陶德美术馆内,用胶水把手粘在了梵高另一幅作品《桃花源》的画框上,喊话艺术机构负责人应“呼吁英政府立即停止所有新的石油和天然气项目”。此前,该组织还曾在英国国家美术馆所藏的英国画家约翰·康斯特布尔的作品《干草车》上粘贴图片。


而就在今年5月30日,卢浮宫镇馆之宝《蒙娜丽莎》也曾遭遇袭击。一名坐着轮椅、戴着假发的男子忽然从轮椅起身,将蛋糕抹在了画上。男子曾在现场大叫“所有的艺术家都要为地球考虑”。所幸2019年卢浮宫已为《蒙娜丽莎》安装新的防弹玻璃,这一艺术瑰宝和此次的《向日葵》一样,没有遭到破坏。


《蒙娜丽莎》刚刚更换防弹玻璃(图片来源:新华社)


据悉,梵高一系列《向日葵》画作创作于1888年至1889年,目前留存6幅,其中位于荷兰阿姆斯特丹的梵高美术馆所藏最为知名,自1973年开馆以来曾被外借6次,但目前已不再外借。此次英国国家美术馆的事件发生后,该馆也更加重视梵高作品的保护。


记者走访发现,不少中外网友都对这样的行为表示不理解。有网友对此表示嘲讽:“呼吁停止使用石油跟油画的关系是都有个‘油’字吗?”


文物艺术品保护装备升级


记者从业内人士处获悉,按目前的保护技术和措施,这些行为一般不会对作品造成实质性伤害。


日前记者在上海多家博物馆和美术馆走访时发现,许多画作前只有宽约1米、高不足半米的软隔离,参观者可以非常近距离地欣赏这些作品的笔触和色彩变化等细节,即使在这样的近距离下也很难分辨是否使用了玻璃护罩。记者走访时还发现,部分画作有明显的双层画框。


即使近距离观看,观众也难以分辨画作外是否有玻璃保护罩


“一般来说如今展出的画作特别是梵高、达芬奇这样的世界瑰宝级的作品,都会在画框上使用特制的玻璃防护罩。”据从事策展的胡先生介绍,这种博物馆级的特殊玻璃防护罩既能防尘、防湿、防紫外线,也能降低反光度,在灯光的配合下给参观者“没有玻璃”的错觉,“所以网上一直有人猜测展出的是复制品,其实是他们没有注意到有这样的保护措施。”据介绍,这些玻璃防护罩一般与外框是一体的,部分画作展出时是带着原始画框直接安放在其中的。


“这几次针对艺术品的袭击,其实只是把外框弄脏了。抗议者用胶水将手贴在墙壁或画框上的动作,则是为了阻止安保人员太快将自己拖离现场,因为这样容易造成身体伤害,对博物馆、美术馆声誉有影响。”居住在法国的艺术从业者高女士说。


“虽然这些组织和实施者有可能考虑到画作安全,但这样的行为依然应该受到处罚。”胡先生强调,除了这样的防护画框本身价格不菲外,他特别担心这样的行为引起模仿效应:“这些名画本身非常脆弱,经不起这样折腾,万一有人采取更激进的措施怎么办?”


保护展品安全需制度化措施


不过,此次事件中英国国家美术馆的反应也让一些人不满,有人则发问“食物怎么带进去的”,有人则认为现场安保人员“来得太慢了”。


记者日前走访上海多家博物馆美术馆发现,许多场馆都设置了入馆的安检程序,且食物饮料禁止带入馆内。在上海博物馆,入馆前人员和随身包袋都必须经过机器和人工安检,并提供寄存服务;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除安检之外,大于A3纸的背包需要寄存;在久事美术馆,背包、雨伞等物也要寄存。


去年6月,上海博物馆“鼎盛千秋——上海博物馆受赠青铜鼎特展”上,潘氏家族捐赠的大盂鼎、大克鼎“合体”,令人惊讶的是两尊国宝青铜鼎竟然没有放在玻璃防护罩中,而是直接放上展台“裸展”。


大盂鼎、大克鼎合体时“裸展”,但通过线路设计和展台高低差设计引导参观者(摄影:蒋迪雯)


上海博物馆青铜部副主任马今洪介绍,青铜器文物表面一般都已形成较稳定的氧化层,博物馆内各展厅保持恒温恒湿,不设玻璃防护罩对青铜器影响不大,观众能看得更清楚。不过记者也发现,两尊青铜鼎被单独设置在展区一隅,通过台阶高低差使得观众与文物保持一定距离,且通过指引让参观队伍保持单循环,确保了现场秩序。此外,这一区域时刻保持两名以上工作人员以确保安全。


浦东美术馆开幕之时,专门为名作《奥菲莉亚》设置了独立展区,隔出通道以便参观者排队欣赏,现场还配有多名工作人员。而在这里举行的蔡国强、徐冰等艺术家展览,多件装置艺术品根本无法使用防护设备,现场则有大量身着制服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维护秩序。


浦东美术馆正在展出的作品不适合装进防护罩内(摄影:孟雨涵)


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平衡展品安全与参观安全需要系统化的设计。“比如根据艺术品的材料、尺寸和表达形式来设计展陈形式、参观路线、布置人力,这些需要系统解决方案而不是固定模式。”胡先生建议,还可以通过普及推广展览知识,提升观众的艺术品安全观念。


一些法律界人士也表示,破坏艺术品、文物在我国是涉及刑事犯罪的行为。据《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条规定,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最高可处七年有期徒刑;第三百二十四条则明确,故意损毁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或者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的,最高可处十年有期徒刑。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原创稿件,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作者:简工博

微信编辑:佳思敏

校对:泰妮

◢ 猜你想看↓↓
上海市代表团举行全团会议和分组会议,继续讨论习近平总书记所作报告
李强龚正率出席党的二十大的上海代表集体参观“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
二十大报告为何说,这件事是“首要任务”?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下载上观新闻APP


“分享点赞在看,一气呵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