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量珍藏底片曝光!去上海外滩源,沉浸式感受人民城市的变迁

上观新闻 2022-11-20
南苏州路76号,一座建造于百年前的历史老建筑巍然屹立。一侧是苏州河,另一侧是同样充满历史底蕴的黄浦区外滩源,这座老建筑就是近年修缮完成的原上海划船俱乐部。百年前达官显贵参与划船活动的会所,百年后成了人人可以随时走进的滨河休憩空间。
一张张老照片,浮现在游泳池“水面”,仿佛历史的胶卷,在冲洗液中渐渐显影出上海人民关于“住”的记忆。
最新开展的《上海屋檐下——解放日报城市旧改影像志》展览,选择上海划船俱乐部旧址的户外游泳池区域作为展区之一。它与紧邻空间——协进大楼、圆明园路步行街等两个展区,展陈了近百张展现上海旧区改造历史进程的解放日报珍藏底片。
《上海屋檐下——解放日报城市旧改影像志》展览现场
户外游泳池已被金属板填平,蓝天白云及悬挂的老照片倒映其中,如同一汪清水汇成的历史画布,观众悠游其间,沉浸式感受历史与自然的交相辉映。这趟再现泳池的“记忆之游”,亦是对展览所在历史保护建筑的一次致敬。
公众可以在三个展区穿行,追忆发生在“上海屋檐下”的“我们的故事”,沉浸式感受人民城市的伟大变迁。
从新上海诞生之初“子弟兵睡马路”经典一幕,到今年“天下第一难”——中心城区成片二级以下旧里房屋改造全面完成,为民安居始终是党和政府牵挂于心、奋斗不懈的大事。展览展示的是解放日报社一代代摄影记者亲历见证的场景,记录的是城市决策者和建设者数十年间的接续奋斗。
追求人民居住条件改善
“眼望黄浦江畔霓虹闪烁,身处简屋陋室拥挤不堪”“拎着马桶望东方明珠”……这是很多曾生活在旧里陋室中的上海市民,对近30年旧改生活的印象。
但实际上,上海对市民居住条件改善的追求,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便开始了。
《上海屋檐下——解放日报城市旧改影像志》展览现场
新中国成立之初,上海百废待兴,特别是民生方面的旧区改造工作十分繁重。彼时,许多市民还住在简棚屋内,这是一种用泥土和茅草混合搭成的窝棚,俗称“滚地龙”。
尽管当时城市基础环境十分薄弱,但上海的建设者还是想方设法、力所能及地去改造、去改善,整修旧屋、改造老街、清洁居住环境、兴建工人新村……
《上海屋檐下——解放日报城市旧改影像志》展览的第一部分,主题为“百废待兴”,展示了这一时期上海努力改造简屋陋室的图景。
如,1956年2月8日,七宝镇老宅角农民陈德根家有了电灯,工人共为全镇农民装上了1500多盏;
1958年8月21日,黄浦区成都北路西邻里居民一清早就开始了大扫除;
1959年9月23日拍摄的闵行破烂老街,两年后被改造……
新上海全力改善居民生活条件,直至改革开放后的1990年,拆除了不少简棚屋和结构较差的旧式里弄。展览的第二部分主题为“筚路蓝缕”,展现了这一时期的上海旧改故事。
如,1964年7月,位于原闸北,当年上海有名的“滚地龙”蕃瓜弄迎来旧改,居民搬进了政府拨款新建起来的五层楼房。记者为喜气洋洋的居民拍下来一张珍贵的搬迁照片。居住环境的改善也带动了城市面貌的改善。
1974年,记者将镜头又一次聚焦在蕃瓜弄。在照片中,蕃瓜弄的小楼前建起了大马路,路两侧绿树成荫,路上车水马龙,好不热闹……
不过,当时因财政紧张,上海旧改大多是在分散的、局部的和零星小块的地块,对市区整体面貌的改变不大。绝大多数里弄和棚户区只能进行简单改造,如通水通电通气、铺设市政管道,旧区居民的“住房难”矛盾依然比较尖锐。
据统计,到1990年,上海旧式里弄和简棚屋占市区住宅总量一半左右,居住着市区一半以上人口。那些旧住房密度高、屋龄老、条件差,亟须更新。
《上海屋檐下——解放日报城市旧改影像志》展览现场
创新探索“敢为人先”
“转机”发生在1991年。这一年,上海市委市政府明确指出,要改造危房、棚户、简屋以改善居民居住条件,提出21世纪到来之前全面完成365万平方米危棚简屋的改造目标。《上海屋檐下——解放日报城市旧改影像志》展览的第三部分,主题为“承前启后”,展现了这一时期上海旧改的敢为人先。
《上海屋檐下——解放日报城市旧改影像志》展览现场
1992年,原卢湾区在海华花园及周边所在的斜三地块首次探索了以“土地批租”的形式改造旧区,破解了困扰上海旧改多年的缺少资金困境。此后,上海又创新性提出减免或缓缴土地出让金、税费优惠、财政补贴、鼓励房地产开发企业参与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上海旧改至此大踏步前进。
上世纪90年代,在普陀区,由潭子湾、潘家湾和王家宅组成的“两湾一宅”,是上海中心城区当时面积最大、危棚简屋最集中的棚户区。1998年,刚刚启动的“两湾一宅”旧改,遭遇了亚洲金融危机所带来的经济压力,政府部门想方设法引进社会资金,实施以货币安置为导向的方案,推动了旧改项目的实施。
在展览中,记者用跨越20年的镜头记录了“两湾一宅”的蝶变。在这里,可以看到旧改前破败不堪的“两湾一宅”,也可见旧改后被命名为“中远两湾城”的宜居图景。
进入21世纪,上海启动了新一轮改造任务,聚焦中心城区成片二级旧里以下房屋。上海在这段时期共改造旧住房超过1950万平方米,受益居民88万户。
此时的上海旧改,提速了;但还不够快。
《上海屋檐下——解放日报城市旧改影像志》展览现场
200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工作期间,先后在黄浦区和原闸北区调研时强调,旧区改造一定要坚持推进,不能让老百姓再在这么破旧的房子里生活下去了,并提出推进旧区改造是加快城市发展的基础性工作,也事关解决老百姓的“三最”利益问题,应该集中精力把这项工作做好。
此后10年,上海启用了一批新机制和新政策。其中,在全国率先全面实施阳光拆迁(征收)影响最为深远。尊重居民改造意愿,上海形成“启动之前听群众(事前征询制度)、补偿标准数砖头、安置方式多选择、住房保障来托底”,这一旧区改造理念沿用至今。

《上海屋檐下——解放日报城市旧改影像志》展览现场


展览的第四部分,主题为“改革攻坚”,记录了这段时期上海旧改发起的攻坚战。
72岁的薛玲娣与老邻居在几户人家合用的灶披间,憧憬着即将迎来的旧改;82岁的朱修章老人带上了珍藏的“光荣退休”奖状,微笑着挥手告别蜗居了一辈子的老宅;上海爷叔陈阿林带着邻居,将八仙桌从二楼窗户缓缓吊下,珍藏了半辈子得家具要跟着他“住”进新房了……
在记者的镜头中,一幕幕场景让人动容。这一时期,上海改造二级旧里以下房屋770万平方米,31万户居民圆了“新居梦”。
啃下最后的“硬骨头”
2017年以来,上海城市建设从“拆改留”向"留改拆”转变,统筹推进风貌保护和旧区改造,旧区改造按下了快速键、跑出了加速度。为啃下旧改最后的“硬骨头”,上海探索出“政企合作、市区联手、以区为主”的旧改新模式,创新市城市更新中心市场化运作机制,坚持居民自愿,倡导共建共治共享,更加突出居民自治和群众参与,激活沉睡多年的“毛地”旧改、加速推进、收归国有、探索股转、率先立法……
《上海屋檐下——解放日报城市旧改影像志》展览的第五部分,主题为“全力冲刺”,记者用镜头记录了上海旧改全力创新,为了百姓的居住幸福奋力而博的一个个瞬间。
《上海屋檐下——解放日报城市旧改影像志》展览现场
2020年1月,距离外滩一步之遥的黄浦区金陵东路地块居民乔迁,仅用172天实现了全部居民100%自主签约、100%自主搬迁,创造了上海中心城区大型旧改基地新纪录,也创造了破解旧改群众工作的“宝兴十法”。73岁的张金荣手捧鲜花,坐在了排在车队最前面的搬家车上,满脸喜悦。
2020年6月,地处历史风貌区的虹口区山寿里地块旧改生效,采用了政企合作新模式。67岁的李金凤,坐在住了20多年、仅9.8平方米面积的亭子间,望着门外的一方天空,憧憬着旧改后的生活。
2022年7月,上海最后一个成片二级以下旧改地块——黄浦区建国东路67街坊(东块)、68街坊旧改生效,困扰上海多年的民生难题得到历史性解决。
在记者的俯瞰镜头中,一片低矮破旧的红顶旧里背后,是一幢幢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远处屹立着东方明珠与浦东“三件套”,不久这些旧里也将焕然新生。上海终于消灭了成片二级以下旧里,这不仅是为了改变城市面貌,更让每扇门背后的人真正过上了好日子。
其实,改善居民居住环境,上海永远在进行时。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老公房翻新改造、历史建筑的微更新、零星旧改地块启动……在展览中,透过记者的镜头,能看到这一个个能让“人”受益的细节,始终在我们的身边发生着。
在这场展览的前言中有这样一段话:“1949年新上海诞生之初,‘子弟兵睡马路’便成为经典一幕,人民城市的初心与理念从一开始就融入我们城市基因血脉。”这场展览,展现的是解放日报摄影记者一代代亲身见证的历史现场,是对这座城市建设者一代代接续奋斗的忠实记录,更是对矢志不渝更向前的“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的生动诠释。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原创稿件,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作者:唐烨

微信编辑:皮小姐

校对:安通


       

◢ 猜你想看↓↓
上海昨无症状感染者+2,排查情况公布!“不准对单元门一锁了之”,呼和浩特提出“七不准”社会管控新举措→
新西兰爷爷年过六旬,转型来中国做主播!“最好玩的就是观众隔着玻璃,看着我们”
公众号上“无票”,闲鱼卖家却说预约“百分百成功”!闵行博物馆这个展览火了,市民纳闷:难道有“内部渠道”?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下载上观新闻APP



“分享点赞在看,一气呵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