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上海人开始“团花园”了?已有114位居民报名成为“团长”

黄尖尖 上观新闻 2022-12-07

你真的了解自己生活的社区吗?


近日

位于杨浦环同济2035未来生活原型街

“NICE社群”居民

组织了一次社区穿行活动



“我们每天都在城市里穿行,但对身边的社区总是习以为常。”担任“导游”的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学生江垚说,社区穿行的意义,在于带居民去重新发现社区空间里那些不常留意的角角落落、一草一木。


新冠肺炎疫情让人们对自己所生活的社区产生了前所未有的依赖和紧密关系。伴随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一些新社群、新空间、新的共创方式在上海的社区里悄然生长——无论是带领居民重新发现社区空间的社区穿行,还是从“团物资”变成“团花园”的团园行动,无论是隐藏在老弄堂的“NICE社群”,还是活跃在元宇宙空间的“Web3.0新社群”,这些社区新事在延续着基层社区黏性的同时,也重塑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重新发现社区空间



社区穿行活动鼓励居民带着植物人文的眼光去重新发现社区。在路转角的街心花园,一枝黄花并非入侵物种,而是生态主角;立体树池经过改造后延伸出了三维空间,让人可以在树下休憩;为了给一棵上了年岁的古木让出生长空间,靠近它的栏杆进行了改造,这是城市对自然做出的妥协……



活动从中午持续到傍晚,人们边走边捡拾起路边散落的植物果实、枝叶,如同一次野外探险。穿行团从四平路1028弄原型街出发,穿过一个个居民小区,走过改造中的赤峰路,最后来到新落地的同济星巴克共创空间进行交流分享。


这是一座通体纯白、带有落地玻璃的建筑,大门外有两个招牌,左边是绿色店招,右边是红色的“HELLO校园文创”。店面中间同样以色彩划出分界线,右侧的“YELLOW BOX”是同济文创展示区,左侧的“GREEN BOX”是星巴克就餐区,最里面的“RED BOX”设有投影仪和会议桌,为周边居民和企业提供一个举办小型会议和创意工作坊的公共空间。



“‘NICE社群’和同济星巴克共创空间,都是在疫情后建立起来的。”NICE2035发起人、同济大学副校长娄永琪说,“疫情以后,人们的关注点从城市级的大尺度公共空间进入到社区邻里的小尺度公共空间。过去我们认为高质量的城市公共功能区应该放在市中心或者大尺度社区里,但在疫情封控期间,人们90%活动被限制在非常局促的一个空间范围内。这对未来的社区空间营造提出了新思路,我们应更多关注人们居家邻里范围内的功能优化及空间和生活品质提升。”


同济星巴克共享空间内的YELLOW BOX、GREEN BOX和RED BOX。


在上海打造“15分钟生活圈”的基础上,“NICE社群”提出更小尺度的“5分钟生活圈”。“我们的目标是打造一个将所有功能加在一起的服务型社区场景,在5分钟步行范围内满足人们买菜、洗衣、咖啡、社交、办公等各项生活需求。”娄永琪说。同济与四平街道合作打造的“NICE2035未来生活原型街”升级版,正在赤峰路逐步落地。“它的本质就是大学创新和科研转化的场景式科创园,这里的业态功能高度复合,我们希望在这条路上出现的会是各种‘四不像’场景——看上去有点像实验室、概念店、孵化器、众创空间或是大学生实践中心,但仔细看其实又都不完全像。”


社区穿行团走在赤峰路上。


落地赤峰路的首个星巴克同济共创空间就是这样一个高度复合的空间,它最大的特点是有一个多功能公共空间。“未来上海将有相当一部分市民的生活方式会变成在线上办公,在线下进行高品质、多功能地互动,这将对互动空间的供给提出新要求。”娄永琪说,在这样的趋势下,许多曾经被遗忘的社区空间将被激活,承载新的社区任务。


小区门卫室也是一个具有潜力的空间。疫情以来,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副教授、四平空间创生行动的发起人倪旻卿开始思考,如何将那些曾经在居民区防疫期间发挥过重要作用的门卫室变成一个共享空间。作为上海城市更新品牌项目,“四平空间创生行动”自2015年起每年都会改造一个社区空间开放给居民,阜新路口袋花园、红楼梯等代表项目遍及社区各个角落。今年,团队决定将创生行动落在一个个小小的“门房间”。


上海几乎大部分小区都有前后两个门卫室,这些数量庞大的门卫室虽小,但如果能利用起来,其实是一个很好的社区服务网络节点。如何将一个人的门卫室变成共享空间?四平社区引入“传达室”的概念,将其变成一个传递可持续生活方式的交流站。位于鞍山四村第二居民区的门卫室,是首个改造成“可持续生活传达室”的空间。门卫室的物理空间很小,只有8平方米,设计团队进行了设计优化,植入工具交换、图书漂流、休憩驿站、急救小站、城乡互动等新功能,并与蚂蚁森林合作宣传可持续生活方式的绿色行动。


门卫室改造前后。


随着空间改造、新服务模式植入,社区鼓励居民与门卫成为新传达室的空间“主理人”。“改造前我们和门卫进行交流,他平时的职责就是引导居民停车和扫场所码,工作内容单调。其实门卫很了解这个社区,他几乎认识每一位居民,是一个很好的社区网络节点。”在新机制促进下,社区居民的创造力、凝聚力以及门卫的自我价值都将被进一步放大。在倪旻卿看来,“可持续生活传达室”只是一个起点,未来上海还有更多便捷且充满活力的社区空间亟待被重新定义,链接社区资源与人际情感,让社区黏性变得常态化。


居民参与“团花园”



前不久,位于上海嘉定区真新街道433弄的居民聚集到小区新建的社区花园,这是“三叶花园”共建以来的第七次集体行动。孩子们带着水壶和手套在儿童花园里浇水,大人们合力在沙坑花园里搭建“轮胎盆栽”,进行土壤堆肥。经过1个多月的建设,居民共建的“三叶花园”初见雏形。


社区花园的每个进展,“团长”豸峰都会在“团园行动”的飞书笔记里进行详细记录。他是一名建筑师,但社区花园和他以往做的任何一个建筑项目都不一样。“团园行动没有居委、业委牵头,没有施工方负责建设,也没有政府投资,从策划、设计到筹款、施工、后期运维,完全靠居民自己组织。”目前,这样的社区花园已“走”出上海,在湖北宜昌的一些社区落地。



团园行动“团”的是社区花园,最初起源于“创智农园”。这是位于上海五角场街道两个小区间的一片废弃荒地,在2016年由上海四叶草堂工作人员带领居民志愿者共同改造,2200平方米的面积里有菜园、花园,还有一个由集装箱改装的“小蓝屋”,一处孩子们自己创作的游乐场。


50多岁的余瑞珍住在创智农园旁边的一个小区,一直热心参与花园日常维护工作。今年3月,她发现社区花园里的菜被“偷”了,“偷菜者”是住在附近的一位老奶奶。余瑞珍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四叶草堂的联合创始人、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副教授刘悦来。刘悦来没有生气,反而感到欣慰:“农园里有甘蓝、蒜苗、芋艿、韭菜、豌豆等20多种蔬菜,这位老奶奶在这里采摘到蔬菜,就不用去网上‘抢菜’了。”



小小社区花园在疫情期间发挥了不小的作用。张永梅是同济新村居民,她在自家门前小院搭建了一个“种子交流站”,成了居民下楼做核酸路上的“打卡点”。路过的人可自取或者留下想交换的种子,种子站也给了居民信心和希望。后来张永梅建了一个微信“团购群”,人们进群后问:“你这里团什么?”张永梅答:“‘团’一个春天。”居民在群里分享种子和菜苗,社区解封后,大家走出家门,合力将同济新村一片600多平方米的空地改造成小花园。



“疫情期间,线下活动停止了,当时我们就在想,有没有另外一种形式的社区花园可以继续维持邻里交流,让社区更有韧性?”刘悦来说,这就是团园行动的初衷,以分享种子、绿植空间为媒介,让原来社区物资团的团长们继续带领居民“团花园”。第一批团长有80多人,都是来自本土社区的普通居民。“成团”的初始条件是每一位团长至少要获得50位居民的支持。“居民对改造社区空间达成共识,团长通过调查问卷了解每位参与居民的个人特长、可贡献物料,以及对社区花园的期望,带着居民的意见与居委沟通,最后带领大家收集种子、种植植物、建设花园。”每一个社区花园的背后都有独一无二的故事。



松江岳阳街道人乐三村的居民张黛英是复旦在读博士,她本身也是一位宝妈。最初与居委商量想改造社区花园时,居委婉拒了:“如果你们愿意,就把居委旁边几个花箱救活了吧。”张黛英召集了几个宝妈一起从小范围种植开始。佛甲草、垂盆草、瓦松等植物天生天养,即便不浇水也能在瓦片中存活下来。同济大学社区花园与社区营造实验中心和四叶草堂的专业导师教他们用落叶和西瓜皮堆肥,为植物提供养分。张黛英组织了11组亲子家庭参与,天气热的时候,孩子们只在傍晚出来劳作,他们给小花园取名为“大树花园”,在种植以外还在花园里读绘本,办小型展览。



今年8月,首届上海市民社区花园节启动,在上海各区选择一个社区花园,通过小范围线下体验和线上直播的方式展现社区花园的经典案例。11月15日,同济大学社区花园与社区营造实验中心联合全国SEEDING联盟发布《全国社区花园地图》和《中国社区花园白皮书》,截至目前,团园行动已在全国27个省级行政区域收集到共630余个社区花园名录信息,其中上海建成200多个社区花园,共有114位居民报名成为“团长”


“Web3.0新社群”兴起


在一个社区活动中,如果某位参与者发表了一个有趣的观点,你可以在元宇宙世界里给他“铸造”一个“徽章”。每个“徽章”的名称、颁发原因、铸造者和接受者等信息都被记录在不可篡改的区块链上,它可以代表一个人在社区里的价值、参与度和个人技能等特点。



“透过徽章,人们可以发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群体,激发新的社群活动。”这是纪丹雯和她的团队利用Web3.0技术研发的一个名为“Social layer”的信任社会网络。纪丹雯是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的在读博士,在NICE COMMUNE等线上或线下社区打了两年“零工”。说是“打零工”,实际上是以行动研究员的身份深入居民区,将理论和实践结合,并改善设计实践,她也因此结识了许多社区贡献者。



“在‘NICE社群’的一些活动中,参与者来自不同社区或组织,贡献的内容和程度也不同,我开始思考,能否建立一个跨社区的贡献激励体系,以每个人创造的社会价值来建立一个分布式的绩效考核评价系统。”疫情后,更多的线上社群兴起,这让纪丹雯想到了Web3.0。这是一个运行在区块链技术上的去中心化互联网,用户不必在不同中心化的平台创建多种身份,而是能打造一个通用数字身份体系,通行各个平台。


“Social layer”正是这样一个去中心化的App。人们在这个App上注册一个唯一地址,就可以给任何人发“徽章”。价值评判的主体可以是大型组织机构,也可以是个体和小团队,用户在Social Layer中接收、查看和铸造徽章,通过了解他人接收到的徽章的颁发原因等,来获取与他人建立信任的有效信息,激发更多创新行动。



Web3.0新社群”是一个跨地域、活跃在虚拟空间里的社群。“未来上海社区的价值将会被重新发掘,产生一批各具特色、调性丰富的社区。除了物理空间外,如何凝聚拥有自己独特文化和品质的社群尤为关键。”在娄永琪看来,线上线下融合的社群是一种新趋势。后地产时代的社区再造模式,是以微基建的社区更新,以及线上线下交融的社群再造为主要特征,这将引发城市各种资源配置的重组。比如原先按地理位置优势区分的“地段”逻辑将会遭遇挑战,而更多基于社交活跃度和个性化生活文化品质的新社区将崛起。这些城市新价值的发掘,将为上海这座城市增添新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厚度。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原创稿件,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作者:黄尖尖
微信编辑:安通校对:泰妮

◢ 猜你想看↓↓

孙春兰:充分发挥各方专家优势,不断优化完善防控措施;多地调整政策,这些人可不参加每日核酸→
上海新增本土23+174,高风险区+27!地铁3号线淞发路站恢复正常运营

这条地铁线路试运行时间确定!上海人可以坐着地铁去苏州了→

“酒后做核酸会出现假阳性吗”?“吃橘子做抗原会变阳”?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下载上观新闻APP



“分享点赞在看,一气呵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