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上海最新通报!感染后抗原多久能测出来?华山医院:近阶段可能就诊高峰,这些人群暂缓来院

上观新闻 2022-12-19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澎湃新闻 Author 澎湃新闻

上海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每日报告


市卫健委今早(12月11日)通报:2022年12月10日0—24时,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4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97例。

2022年12月10日0—24时,新增境外输入性新冠肺炎确诊病例4例,新增境外输入性无症状感染者57例。

2022年12月10日0—24时,新增出院45例,其中本土33例,境外输入12例;新增解除医学观察无症状感染者410例,其中本土无症状感染者295例,境外输入115例。

感染奥密克戎后,抗原多久能测出来?
专家回应防疫热点


为进一步优化新冠病毒检测策略,做好防控工作,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近日印发了《新冠病毒抗原检测应用方案》等文件。感染奥密克戎后,抗原多久能测出来?抗原“阳”了怎么办?围绕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有关专家作出专业解答。


问:感染奥密克戎后,抗原多久能测出来?

答:抗原检测的速度更快,操作更便捷。但一般要等到病毒复制到较高水平、感染者排毒量较高时,抗原才可以检测出来。

在初期,即使感染者出现一些轻微症状,由于病毒载量低,抗原检测未必显示阳性。根据奥密克戎的潜伏期估算,一般感染后2至3天可以检测出来。部分感染者尤其是无症状感染者,由于病毒载量持续较低等原因,可能要5天甚至更长时间后才能检测出来。

问:抗原检测显示阴性,是不是就意味着没感染?

答:如果病毒在体内还没有大量复制、排出,不能达到抗原检测的灵敏度,结果就会显示阴性。所以会有部分人已经被感染了,甚至出现一些轻微症状,但抗原检测仍显示阴性。不过,通常此时的病毒载量较低,传染性较弱。

抗原检测无需“一天两检”“一天三检”。如有必要,一天测一次即可。

问:为什么有人抗原阳性,核酸却是阴性?

答:两种检测方式的灵敏度不同,加上采样操作不一定标准,可能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的结果。通常来说,核酸检测的准确率更高。

如居家治疗人员症状明显好转或无明显症状,自测抗原阴性并且连续两次核酸检测阴性(Ct值≥35,两次检测间隔大于24小时),可结束居家治疗,恢复正常生活和外出。

问:抗原检测阳性怎么办?

答:抗原检测如果是阳性,没有症状或症状轻微时,居家隔离治疗,按照居家隔离治疗人员用药指引,选择适宜的药物进行治疗。症状加重时,及时前往医疗卫生机构发热门诊(诊室)就诊。

老年人如果抗原检测阳性,还应在医务人员指导下选择药物。症状加重时,及时前往三级医院就诊。

此外,抗原检测如果阳性,按照要求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报告结果。

华山医院:近阶段可能就诊高峰

这些人群请暂缓来院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出台"新十条"后
上海正平稳有序落实各项优化调整措施
目前,多数医院已将
门诊查验核酸阴性报告的有效时间
从原本的72小时调整为48小时

医院表示,时刻准备应对
可能会到来的就诊高峰
建议慢性病、常见病患者
避免门诊聚集


记者看到,华山医院的门诊入口处已经调整为两种通道:

→持48小时核酸阴性报告的患者可以扫码通过闸机进入门诊大厅;
→不满足条件的患者则走一旁的绿色通道,接受现场抗原检测,凭阴性检测结果换领证明后方可进入门诊大厅。

门诊大厅外,医院设置了用板房搭建的缓冲诊疗区,用于接收核酸或者抗原检测结果异常的患者。


医院介绍,医护人员将在科学防护的前提下,到缓冲诊疗区域为相关患者提供诊疗以及配药服务,最大限度地降低不同患者之间发生交叉感染的风险。后续,医院还将根据实际情况动态调整门急诊的接诊诊室和医疗力量,提升接诊效率。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副院长马昕表示:不管是核酸阴性的病人,还是核酸阳性的或者核酸有异常的,包括(检测结果)可疑病人,我们都提供了不同的区域和途径,保证让病人可以及时看上病,尤其是危重症病人,不管他是阴的还是阳的,都肯定要提供及时的救治。


另据记者了解
华山医院近日的门诊量有小幅下降
但也要时刻准备应对
可能会到来的就诊高峰

医院方面建议门诊患者
分院区、分时段查询出诊情况并预约
按照预约时段就诊
慢性病、常见病的患者人群
尽量使用互联网平台完成配药
以避免门诊聚集带来的感染风险


马昕称,这段时间可能医院内会产生人流的聚集、人流的增多。考虑到这一点,我希望市民朋友如果疾病不是很严重, 如果仅仅是改善生活质量的这种疾病,那可以缓一缓。不希望大家一下子一扎堆,全部这个时间段挤到医院,可能会加大医院的医疗负担,也可能不利于我们每个病人的安全。


接下来会出现感染高峰?
医疗资源会被挤兑?
陈尔真回应


“新十条”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出台后,市民和医疗机构该如何应对?有过武汉、上海两地丰富抗疫经验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副院长陈尔真近日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从2020年新冠疫情发生至今,这一病毒逐渐已经被大家认识。最初,新冠病毒对全身尤其是肺部打击很大,但现在基本上以上呼吸道感染为主,总体致病力逐渐下降,从全球数据和国内变化来看,绝大多数感染者都为无症状和轻症,重症比例很低。
面对接下来可能出现的感染高峰、如何避免医疗资源挤兑等问题,陈尔真特别指出:新冠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没有信心。很多情况下,医疗资源的挤兑,是因为大家心里没有底,盲目地跑去医院看病。事实上,通过三年抗疫,我们已经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医疗资源也得到了扩充,如今更需要冷静对待疫情,如果将现有的医疗资源用于真正需要救治的人群,一般不会出现医疗资源的挤兑。
问:疫情防控新形势下,我们该如何正确看待新冠病毒?
陈尔真:当前流行的奥密克戎变异株尽管传播速度在加快,但总体致病力在下降,对人体器官的损害程度不断降低,原来2020年新冠疫情刚出现的时候,它对患者全身,尤其是肺部的打击很大,但现在主要以上呼吸道感染为主。从全球数据和国内情况来看,绝大部分都是无症状感染或轻症患者,重症患者比例很低,即使有也主要是一些有基础性疾病或者没打过新冠疫苗的老年人。
目前,国内外也有诸多研究数据表明,打了新冠疫苗可以显著降低感染者的重症化趋势,对人体能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问:您如何理解“无症状感染者不是病人”,无症状感染者和轻症患者的区别在哪里?
陈尔真:目前,对无症状感染者的诊断缺乏一个比较合适的客观标准,主要是通过核酸检测,如果是阳性,又没其他发烧、咳嗽等主观症状,我们就会称之为无症状患者。有症状的患者,往往是身体感觉到不舒服了,出现喉咙痛、发烧、乏力、肌肉酸痛、干咳等症状。
对于无症状感染者,我认为仍然需要关注自身的健康状况变化。在无症状感染者中,有些是一直表现为无症状,最终病毒被机体清除了,但有一些是在病毒感染早期表现为没有症状,但随着病毒的不断复制可能会进而出现一些症状。
不管有无症状,当前我们都还是要做好个人防护,坚持防疫“三件套”(规范佩戴口罩、保持安全社交距离、注意个人卫生),牢记防护“五还要”(口罩还要戴、社交距离还要留、咳嗽喷嚏还要遮、双手还要经常洗、窗户还要尽量开),持续做好自我健康监测,这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他人的健康负责。
陈尔真参与上海抗疫工作,在方舱医院开舱前和工作人员交谈布置工作。
问:三年来,随着我们对新冠病毒的认识加深,如何看待它和流感之间的关系?
陈尔真:新冠和流感有相似的地方,都是病毒感染引起。流感主要引起的是上呼吸道感染问题,随着新冠病毒的不断变异,目前流行的奥密克戎变异株引起的感染也呈现为上呼吸道感染为主。
但需要注意的是,对一些有基础疾病、慢性病或免疫功能受损等高危人群来说,感染后容易引发下呼吸道感染,可能会增加疾病加重的风险。我们还是不能忽视对这些高危人群的有效保护,同时还要关注他们一旦感染后的病情发展,科学判定,采取最有效的治疗措施。
问:当前学术界和社会大众在热议“新冠肺炎”是否需要改名的问题,您怎么看?
陈尔真:在新冠病毒引起的疾病中,肺炎是其中的一种,但现在新冠造成的肺炎比例很低,因此不少人觉得应该改名,去掉“肺炎”两个字。但我认为,改名不改名意义不大,最关键是在新冠疫情新形势下,我们的防控措施如何优化调整以更好地应对,最大程度降低新冠带来的危害,如加强对脆弱人群的保护、做好感染者的分类分级救治、避免医疗资源的挤兑等等显得尤为重要。
问:随着“新十条”防控措施的出台,全国多地新冠感染者可能会在一段时间内持续增加,您认为医疗机构该如何应对?
陈尔真:对无症状感染者而言,是没有必要来医院的,可居家进行健康监测。针对感染者可能增加的问题,我们瑞金医院已经做好充分准备,根据新冠感染者的临床分型,以及疾病的危重度与紧急度来做好分类分级分区救治。
首先,是要提高互联网诊疗服务能力,开设新冠感染线上门诊,为无症状感染者或轻症患者提供线上诊疗服务;其次,通过加强发热门诊功能配置和扩容,建立标准化、规范化就医流程,确保发热患者能得到及时诊治;第三,强化急诊预检分诊功能,根据患者疾病轻重缓急实施分级诊疗,同时确保所有急危重患者救治绿色通道通畅;第四,严格执行院感规范,对感染者和非感染者实施分类分区救治,避免医院内部的病毒传播,分别设立缓冲诊疗区、救治区和缓冲病房,以及开设新冠感染专用病房和监护室以满足不同等级和类型患者的及时有效救治;第五,对进展为重症可能性较大的老年人、有慢性基础疾病、肿瘤、血液透析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高危人群,给予重点保护和关注;第六,要求医务人员做好规范防护,合理安排工作时间,确保休息,避免过度劳累等。
问:现在很多人担心,接下来会出现一波感染高峰,一旦感染者数量多了,医疗资源会被挤兑?如何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陈尔真:其实,新冠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没有信心。通过三年抗疫,我们已经取得了一些丰富的经验,医疗资源也得到了一定扩充,目前我们更需要冷静地对待疫情。
很多情况下,医疗资源的挤兑,是因为大家心里没有底,盲目地跑去医院看病,导致医院人员过度拥挤,不但可能会增加被感染的风险,而且在医务人员人手有限的情况下,一部分真正需要得到及时救治的患者就可能被耽误治疗,从而出现重症的风险。所以,我们提倡对新冠感染者实施分级分类诊疗,有条件通过线上诊疗解决问题的,建议尽量居家自我健康管理,将现有的医疗资源用于真正需要救治的人群,一般不会导致医疗资源的挤兑。
问:当前不少人在买药囤药,您认为有必要吗?
陈尔真:可适当备些家庭常用的感冒退烧等对症处理的药物,但不主张大家去大量囤积半年一年的药量。首先,药品都有有效期,如果过期了就需要丢弃,随意丢弃也会污染环境。无症状人群,其实根本不需要用药,大多数轻症患者,其实也只需要休息好就可以了;其次,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不少药物能马上通过电商平台、互联网医院等途径直接购买、送药上门,等真正有需求了再买也可以,政府也会保证常见药物的正常供应,即使面临缺药,企业也会加大产能、加快配送,不可能出现“病倒了无药可用”的局面;第三,对于针对新冠的治疗性药物使用,如小分子药物等,建议在专业医师指导下使用,以便能达到最好效果,减少药物相关副作用。
在当前的疫情新形势下,我们需要同舟共济,大家才能一起度过难关。
问:当前,对脆弱人群的防护,您有哪些建议?
陈尔真:还是鼓励这部分人群尽早接种疫苗,尤其是老年人。老年人往往存在一些基础疾病,一旦感染新冠病毒,更容易发生重症、危重症甚至死亡。研究数据显示,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感染新冠后导致重症和死亡的比例逐渐增高。与年轻人相比,60岁以上老年人感染新冠后更易引发重症,而80岁以上高龄老人更是重症的高危人群。因此,老年人群比其他人群更需要接种疫苗。
接种疫苗既能保护自身健康,也能保护家人和周围人的健康,有效降低感染率、重症率和病亡率。60岁以上特别是80岁以上的老年人,尽早接种,尽早获益。

本文综合自:上观新闻、新华社、新闻坊、澎湃新闻等
微信编辑:皮小姐
校对:rong




◢ 猜你想看↓↓

北京发热门诊:有人排队6小时,医生配了感冒药…急救中心:无症状、轻症患者勿打120
又一批核酸检测采购项目被叫停,还有疫情态势感知系统建设终止
冷空气排队来袭!上海下周“晴冷”当道,务必注意保暖→
安徽怀远:办婚礼无需报备、无人数限制!深圳:体育赛事应办尽办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下载上观新闻APP





“分享点赞在看,一气呵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